§懂得适可而止,所以活得开心(1 / 1)

活着快乐最重要,亿万财富不会给人能力和成长,反而会消磨你的**和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钱只是一串数字,只有乐观、自信、勇敢、勤于思考的性格才能收获快乐而丰富的人生。因此可以说,我已经把我最珍贵的财富都赠送给了我的孩子们了。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作为全球首富,巴菲特的财富观同样非常值得所有人学习。

2006年6月26日,巴菲特宣布正式向5家慈善基金会捐出他个人财富的85%,约合375亿美元,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慈善捐款数额的最高纪录。具体方式是,他把自己的1000万股伯克希尔公司B股捐赠给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每年实施5%;与此同时,给以亡妻、孩子名义设立的4家基金会各捐赠135万股伯克希尔B股。

巴菲特在回答《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的孩子们小的时候他并没有对他们有过多要求,只是一味地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玩泥把侍弄花草、听音乐唱歌、看摄影作品、在田野里疯跑……总之一句话,就是尽量让孩子们快乐,并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

因为他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快乐是最重要的。亿万财富并不会给人以能力和成长,反而可能会消磨人的**和理想。从某个角度看金钱只是一串数字,只有乐观、自信、勇敢、勤于思考的性格才真正属于自己,才能得到快乐而丰富的人生。因此可以说,他早就把自己最珍贵的财富给了这些孩子们了。

其实,巴菲特的这个捐赠计划已经考虑了50年,他1986年9月就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应该把所有财富都留给孩子们吗》的文章,表达了自己想把所有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的愿望。那么,为什么直到这时候这一愿望才付诸实施呢?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巴菲特总认为先不忙着捐款,认为把财富放在自己手里的增长速度会比交给慈善基金会更快,事实也正是如此。与此同时,他个人并不擅长慈善基金会运作,一直在寻找运作有效、值得自己信任的慈善基金会,过去没找到,现在找到了,这就是比尔·盖茨夫妻于2000年创建、已经透明并高效运作了6年的慈善基金会。

二是巴菲特原来估计妻子的寿命会比他更长的(妻子比他小两岁,并且一般来说女性的寿命要更长一些,所以这种考虑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他把这些捐赠事项完全交给了乐善好施的妻子来办理。没想到现在妻子已经先他而去,轮到他不得不自己出面来考虑捐赠计划了。

细细研究会发现,巴菲特的捐款技巧完全可以和投资技巧相媲美。

他之所以捐股票而不是现金,目的是不至于引发伯克希尔股价动**,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司原有股东利益,今后股票价格如果上涨还能保障这些捐赠出去的股票增值。

巴菲特捐赠出去的这些B股,是用自己原来直接持有的A股转换成1250万股B股后实现的。之所以这样操作,是因为如此一来巴菲特手中的股权比例虽然大幅度下降了,可是由于B股投票权只有A股200分之一,他依然能够完全控股伯克希尔公司,确保公司正常运营。

而之所以捐赠给比尔·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会,而不是自己另外创建一家慈善基金会,除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比尔·盖茨夫妇的慈善热情和专业精神外,还在于该基金会有足够的实力,可以保证不抛售这些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就有足够现金每年花掉总额5%的善款(法律规定)。相反,如果自己单独创建一家慈善基金会,每年要巴菲特去花费至少15亿美元以上的善款,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何况,巴菲特完全相信比尔·盖茨夫妻的为人,把捐款交给他们完全放心。

巴菲特并不想给子女们留下巨额遗产,但他的这种家庭教育理念使得他的三个孩子长大后都很快乐。大儿子霍华德是一名摄影师,小儿子彼得是一名音乐家,女儿苏西虽然是家庭主妇但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不肯做的阔太太,同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巴菲特这种“开心就好”的理念始终贯彻在伯克希尔公司运营中,该公司在“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润、为雇员创造就业机会”这些最基本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与其他企业家一样,巴菲特也有许多痛苦和烦恼,而且还不少,但他都能以适当方式加以排遣。1991年巴菲特在临时掌管所罗门公司时就经常用打桥牌的方式摆脱烦心事,比尔·盖茨也是这样,他们认为经常打桥牌会有助于一个人集中精神。

巴菲特不但善于自己找快乐,而且乐意把快乐带给其他人。伯克希尔公司每年四五月间召开的股东大会办得有声有色,一点不输于我们看到的商品交易会或博览会,其中就包含主办方的这种用意在内。

关于这一点,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得非常明白:“这使得那些想要参加正式会议的股东可以如愿参加,没有兴趣的股东也可以自由地去购物。”实实在在,一点也不矫揉造作。

巴菲特经常说,他之所以会如此知足常乐,是因为自己出生在美国,有杰出的父母抚育他接受良好教育,能够享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并且拥有非常健康的身体,上天又赋予他一种“商业”基因,从而取得了大大超过别人的投资成就,理所应当回报给这个社会。如果他早出生几千年,就必然难逃成为其他动物一顿午餐的命运,因为他既跑不快也跳不高;即使出生在其他国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每天都跳着踢踏舞工作”(他的意思是说,他每天都快乐无比)。

[启示录]

巴菲特的财富观暗合中国人“钱是身外之物”的观念。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别人多是嘴上说说而已,而他实实在在做到了,践行着最富裕的人最难得也是最应有的社会责任,折射出另一种伯克希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