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一些公司总是希望自家公司的股票保持高周转率感到疑惑不解,感觉上这些公司好像希望原有的股东赶快厌倦而琵琶别抱、另结新欢,以使得新的股东能够抱着新希望、新幻想赶快加入。相反的,我们希望原有股东一直喜欢我们的服务、我们的菜单,而且常常来光顾,我们很难找到比原来的股东更好的新股东来加入我们的行列。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长期投资是巴菲特的主要投资策略之一,而该投资策略他主要是向菲尔·费雪(Phil Fisher)学来的。他曾经表示,从精神层面来讲他自己有85%像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有15%像菲尔·费雪。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79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菲尔·费雪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投资专家和作家,他曾经比喻说一家公司吸引股东的方式就好比是餐厅招揽客户的方法一样。餐厅的特色可以是便利的快餐店、优雅的西餐厅和特别的东方食物等,但却不能一会儿是法国美食,一会儿又是外带皮萨饼,否则就无法吸引到同一群客户。而上市公司也是这样,它不可能同时迎合所有投资者口味,所以伯克希尔公司总会对有些公司希望自己的股票成交量放大而感到疑惑不解,这就好像希望原有股东赶快移情别恋一样。相反,伯克希尔公司希望长期拥有同一群股东,因为这表明这些股东了解并认同本公司的经营方向和对未来经营业绩的期待,为此公司的股票成交量就必然会很小很小。
的确如巴菲特所说,菲尔·费雪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投资专家、经济学家、数学家、经济计量学家,深受美国华尔街的推崇和敬重。他从1928年开始从事证券分析职业,1931年创立投资顾问公司,被视为现代投资人的开路先锋之一。他的投资理念主要集中在《非常潜力股》一书中,1958年该书一出版就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必读材料。
巴菲特毫无疑问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并且深受鼓舞,并且在投资生涯中发挥了巨大影响力。他说,当时他看完这本书后就去找菲尔·费雪,当面请教以后,他对菲尔·费雪的投资理念佩服之至,随后就运用书中介绍的投资技巧操作,这非常有助于他个人做出聪明的投资决定。
那么,巴菲特这里所说的投资决定是什么呢?实际上,这就是看准股票的质地,然后长期持有。
从考察股票质地方面看,有这样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非常潜力股》一书出版后,美国华尔街上那些专业投资机构都在纷纷学习,但都是坐而论道,而巴菲特则更侧重于实际调查。
当时美国印地安那州有一只高速公路债券的价格是70多美元,而与该债券几乎一模一样的伊利诺伊州高速公路债券价格却高达90多美元。其他人纷纷认为前者价格之所以低,主要原因在于该高速公路的维护金额不够。而巴菲特呢,这时候专门开着汽车在印地安那高速公路上转了一圈,然后专门到印地安那波利斯去查阅高速公路部门的维护报告,看维护金额是不是真的不够。最后他得出结论说,实际上这条公路不是维护金额不够,而是不需要这么多维护金额,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这只债券。没过多久,该债券的价格就上升到了90多美元,上涨了30%。
从长期持股方面看,以下这个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1955年,菲尔·费雪购买了摩托罗拉公司股票。要知道,当时的所谓移动通讯设施只不过是在警车上装个收音机系统而已。他在1961年给美国斯坦福商学院学生上投资课时,把摩托罗拉公司称之为“最伟大的成长性公司”,而当时摩托罗拉公司的资本总额不过才3亿美元。直到2004年菲尔·费雪97岁高龄去世时,他依然拥有这些股票。不用说这些股票在他手里已经捏了43年,由此可见他的长期投资真可谓是“白头偕老”、“至死不渝”了。
对照一下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项目,巴菲特也曾经表示有几只股票是伯克希尔公司永远不卖的,这颇有一点菲尔·费雪投资风格。
他曾经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年钱德勒家族花2000美元购买可口可乐公司,除此以外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事情的关键是无为而治,而不是盲动,即使在1919年也没有理由非要卖掉可口可乐公司不可。遗憾的是,钱德勒家族当年真的卖掉了该公司,它怎么会知道它会发展成现在这般规模呢?如果知道的话,一定后悔死了。
所以巴菲特建议说,投资者的最好出路就是买到一只好股票然后持之以恒,从此远离股市,并且尽最大可能延长持股时间,直到你的梦想变成现实。如果你整天泡在股市里,5分钟叫一次价,你想做到长期持股、不为心动是很困难的。
巴菲特提醒说,证券公司需要依靠不断买进卖出来赚钱,而投资者则相反,需要尽可能减少买进卖出来赚钱,这是一对矛盾,也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如果一屋子里的每个人每天都在互相买进卖出他们拥有的股票,到最后每个人都会破产,因为他们的佣金都进了证券公司腰包。相反,如果你们每个人都持股50年岿然不动,到最后破产的只能是证券公司,而投资者必定会赚得不亦乐乎。
用另外的例子也可以说明问题:医生需要通过不断给你变更药品来赚钱,如果一种药能包治百病,那么他一生只能开一次处方、做一次交易,他的赚头就到此为止了。如果他每天都能开处方、想方设法给你换药,那么最终你的健康状况不会变好而只会越来越糟。
[启示录]
巴菲特认为,要想长线投资就必须离开那些会促使你作出仓促决定的环境,在中国这个环境主要是证券公司交易大厅。他说,他之所以把伯克希尔总部放在远离华尔街的奥玛哈,原因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