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企业时就有长期持有准备(1 / 1)

伯克希尔购并了几项重要的新事业,其产业竞争力在各自业界均堪称数一数二,并由优秀的经理人所管理。这些特点是我们“进入”策略决定关键的两只脚,至于合理的价格则是第三只脚。不过,不同于一般融资购并者及私人投资银行,我们并没有所谓的“退出”策略。在买进以后,我们就把它们好好地放着,这也是为何伯克希尔往往成为许多卖方及其经理人心目中的首选,有时甚至是唯一选择。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企业的一条既定原则是长期持股,这不仅赢得了许多卖主的特别青睐,有的甚至还因此把它作为唯一选择。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2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年伯克希尔公司又购并了几项重要事业。与其他同行不同的是,伯克希尔公司购并这些企业后并没有所谓的“退出”策略,买进这些企业后就会把它们好好地经营。也正因如此,伯克希尔公司往往成为许多卖方心目中的首选对象,有时甚至是唯一选择。

从这一点上看,伯克希尔公司在选择购并对象时是特别谨慎的。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在购并这些企业时的“进入”策略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其产业竞争力要在本行业数一数二,二是具备优秀的公司管理层,三是购买价格合理。不用说,如果真正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这样的购并对象也是其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事业、非常值得长期持有了。

巴菲特曾经给一位有意出售家族企业的经理人写过一封信,详细阐述了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企业的原则和做法。

他在这封信中说,如果你要和伯克希尔公司一起做生意,那么伯克希尔公司会用现金来支付你的报酬,你的企业资产既不会被中间商刮掉一层,也不可能被伯克希尔公司当作银行借款的抵押品。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公司也不会随随便便就宣布说退出“不玩”了,或者提出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要求;更不可能出现像有些企业那样换了一批经理人就对前任所作的承诺不认账,或者公司总裁遗憾地对你说是董事会要求他这样做的、他其实也没有办法之类的糟糕情形。

末了,巴菲特还幽默地提醒卖方说,购并交易完成后你不会比原来更富有,因为这种交易只会让你的财富形式发生改变,实际金额不一定会有变化,并且经营大权仍然掌握在你手里。虽然你原来资产的大部分或全部会变成现金,但总体上看这不能说你已经变得更富有了。

而实际上呢,任何人都听得出,巴菲特这里所说的“不会让你变得更富有”、而只是“财富形式发生了改变”,恰好是许多卖主希望的。由于他们出售企业往往不是因为没有钱(他们已经非常富有甚至富可敌国了),他们更在乎的是企业今后有一个可靠的人接手,以确保这项事业千秋万代地经营下去。而所有这些,也都是伯克希尔公司所希望的、能够做到的。两者一拍即合,就有了巴菲特的长期持股策略。

巴菲特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演讲时说,在我的家乡奥玛哈曾经有位先生这样说过,当他雇用人的时候会主要看三个方面:诚信、智力、精力。如果雇用一个只有智力、精力却没有诚信的人,会毁了老板,所以从这点上看,对于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最好是希望他愚蠢和懒惰,而不是聪明和精力充沛,这样对社会危害会更小。

巴菲特说,我可以和你们玩这样一个游戏。如果我现在给你们一个权力,购买一个同学的10%,一直到他的生命结束,你会怎么做呢?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小时来考虑这个问题,你想买进哪个同学余生的10%?我想,你不一定会给每一个人做智商测试,挑选其中智商最高的;也不一定会挑选学习成绩最好的,或者精力最充沛的,或者全班最漂亮的。最大的可能是,你会寻找那些质化的因素,选择那个你最钦佩、最有认同感、最有领导才能、最能实现他人利益的人。因为既然是坐在这里的同学,智商一般不会有问题,重要的是其他方面。

在此基础上,如果我要你在买进某个同学10%余生的同时,还要你卖出某个同学10%的余生,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候你卖出的可能依然不是智商最低的那个人,而很可能是你最讨厌的那个人。因为这个人是你最讨厌的,他的身上一定有你最讨厌的品质,甚至你可以举出一大堆这个人的毛病来。这样一比较你就会发现,一个的品质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是这样,一家企业也是这样。如果这家企业的本质很好,那就值得你长期拥有;如果本质不好,那么你就不要买进。说到底,还是一个对购并企业长期持有如何看待的问题。

话说回来,巴菲特之所以会有长期持股的打算,还与他脑海深处的复利概念有关。

他在伯克希尔公司200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从长期看,他和查理·芒格一直把伯克希尔公司内在价值增长速度的目标锁定在略微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上。虽然这只是每年超过几个百分点,可是“只要能够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也能产生不少差距。”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伯克希尔公司必须每年固定地增添几家好公司,并让原来拥有的那些好公司的内在价值不断保持增长、避免流通在外的股权大幅度膨胀。

回过头来看,巴菲特在这里所说的也正是他一贯坚持的。他实事求是地说,在上述几个方面,真正需要“碰一点运气”的还是能否每年增添几家好公司,这是他特别需要重视的。

[启示录]

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理念,理所当然要求在收购企业时也坚持同一原则。为此要求被收购对象在本行业数一数二、具有优秀的管理层、买入价格合理,这样的企业一旦买入后就的确值得长期持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