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页一页地读着。以前我从未读过经纪人报告或诸如此类的东西。看着那些原始数据,我内心激动不已。只通过3个时期的收入,我就可以知道堪萨斯州城市的生活情况;通过1个时期的收入,我就能了解西部保险证券的情形。我的生活一直很拮据,但我不喜欢从银行贷款。所以,我一直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在早些时候我是过度的激动,而现在则是动力不足。我买进了一家无烟煤公司,一家玩具公司,一家或几家市内电车公司。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曾经坚持认为,巴菲特之所以能赚大钱“一定”是他花钱去购买内幕信息的,否则他不可能知道哪些股票具有投资价值。巴菲特对此不无嘲讽地说:“有了足够的内幕消息,再加上100万美元,你可能会在一年内破产。”
确实,巴菲特持股动辄二三十年,他如果想利用内幕消息追求短期差价收益无疑是因小失大,也没有必要。事实上,巴菲特获取投资信息的主渠道是大量阅读各种公开财务年报。因为他坚信:“股票总有一天会回到自身的价值。”
1993年10月18日,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刚刚参加工作的那一段时间,他就如饥似渴地阅读股票经纪人报告和上市公司资料,而且是“一页一页地读”,内心非常激动。因为你从中看到的都是原始资料,而不是道听途说的东西,所以能对该公司有着更真切的了解,据此作出的投资决策也会更符合实际。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1951年,巴菲特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奥玛哈,在他父亲开的经纪公司里担任投资营销员。这个公司很小,一共只有5名员工,可是让巴菲特惊喜若狂的是公司订有穆迪公司的工业手册、银行和金融手册、公共事业手册,所以他得以有条件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材料。除此以外,他还经常去内布拉斯加州首府林肯市,在那里进一步阅读保险公司的有关统计资料。
1993年10月27日,巴菲特在和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学生谈话时又再次强调,“这些东西我都是一页一页看完的”,从中受益匪浅。
例如,巴菲特从这些资料中发现,靠近罗彻斯特有一家规模很小的上市公司名叫真斯尼谷天然气公司。该公司属于公用事业公司,年利润达到每股5美元,可是你却能用每股5美元的价格买到它。
巴菲特在穆迪工业手册中发现,位于堪萨斯州的福特斯科特西部保险公司的股价在12~20美元之间,可是每股收益却高达16美元,这让他喜出望外。于是他在《福特斯科特报》刊登广告,表示要买入这家西部保险公司的股票。
也是在这些手册中,巴菲特发现有一家公共汽车公司名叫新贝德福德联合市内电车公司,当时该股票的价格大约为每股45美元,可是该公司账上的每股现金居然高达120美元,并且没有负债。
巴菲特说,在当时的背景下你在股票市场上很难了解到这些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有时候这些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也在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所以,当他仔细阅读了这些手册资料中的相关信息后,就做到了去伪存真,为投资什么样的股票挖掘到了宝藏;并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系统地看到某只股票的历史发展情况。
他举例说,真斯尼谷天然气公司位于纽约北部,由于规模小,所以你找不到有关经纪人业务的报道,唯一的办法是继续往下看。正因如此巴菲特把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仔细咀嚼其中的投资价值。
当然,话又要说回来,如果从现在的眼光看,巴菲特当初投资的这些股票还都是属于“雪茄烟蒂式”的。意思是说,虽然这些股票价格很便宜,投资这样的股票也没有多大风险,可是却不一定能获得多大的投资利润。这就像别人丢在地上还在冒烟的雪茄烟蒂,你不需要费多大的劲就能从地上捡起来吸上一口,可是也只能吸一口就没有价值了。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方式在巴菲特早期的投资过程中还是为他创造了不小的财富。
1962年,巴菲特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搬到了基威特大厦810号,正式聘请了第一位员工比尔·斯科特。从那时起直到1993年退休,比尔·斯科特一直经营管理着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业务。
当年11月,原来一直在旋转玩具制造业和无烟煤生产方面进行投资的巴菲特有限公司,开始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的股票。因为这时候巴菲特从资料中发现,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已经跌到蓝筹股价格以下,甚至连存在银行里的现金也是如此。
当时他购买该公司的第一批股票价格是每股7.6美元,然后差不多一直以这样的价格不断买入该股票,到1965年时就基本上控股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巴菲特也因此成为该公司董事。
截至1969年,巴菲特已经控股了伯克希尔公司。所以,解散合伙公司时巴菲特有限公司已经拥有1.0443亿美元资产,其中巴菲特个人资产大约占20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这13年中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没有一年不景气。即使在1957、1962、1966、1969年股市严重低迷的背景下也是如此,创造了其他人无法超越的业绩记录。
[启示录]
巴菲特认为,从各种原始资料中寻找投资依据,既切实可靠,又能避免道听途说的干扰。他很早就认为他的使命就是要让钱大幅度地、稳定地增加,而从原始资料中寻找投资什么样的股票是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