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早恋就成为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家长害怕孩子因此耽误了学业,害怕他们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更害怕他们受到感情上的伤害。于是,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往往会有过激行为。
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种极端:一是孩子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为了证明自己有主见,为了维护尊严,真的陷入早恋的泥潭无法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甚至过早地发生性行为。二是对社交产生恐惧心理,不愿与人交往,继而在情绪、睡眠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干预,他们甚至还会出现精神疾病。
小玮活泼开朗,和男孩的来往较多。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向小玮的妈妈反映小玮与某男生的交往比较频繁,希望家长注意孩子的早恋倾向。回到家后,她妈妈对她大声训斥,根本不听她的解释。事后,小玮委屈得大哭一场,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由于精神状态不好,小玮又被老师批评了一番。从此,原本活泼的小玮变得越来越沉闷,学习成绩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她的妈妈感到事态严重,在开导无果的情况下,只好带着小玮走进了心理咨询门诊。
小玮的遭遇在中学生中很普遍。老师一旦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他们通常会告知家长,以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而很多家长由于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缺乏了解,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在作怪,只要知道孩子和异**往,往往如临大敌,轻则旁敲侧击,讲“早恋”的危害,重则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加训斥。
其实平心而论,家长中的许多人也都经历过早恋,也体验过那种懵懵懂懂的情愫。因此,对于早恋问题,家长一定要理性面对,以平常心处之,不能夸大它的严重性,不要伤害孩子纯真的感情,当然,也不可小视它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家长要明白: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会自然而然地对异性产生更多的好奇,从而产生与异**往的冲动。
初恋大多数出现在孩子上初中时,尤其在初二、初三。据我所知,初恋大多数都是纯洁的。在这一阶段初期,大多数少男少女仅仅会发展到牵手、拥抱阶段。在孩子上高中之前,这一阶段的早恋在形式上渐渐趋向成人化,双方会互赠礼物,频繁约会,可能对接吻也已经不再陌生。而谈恋爱对于高中生而言,已经不是什么刺激、新鲜的话题,甚至在高中生中流传着一句话:没有早恋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坚决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威强行解决。原因有三个:
一是加剧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导致双方难以沟通。而对于个性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又易冲动的孩子来说,在重压之下,他们难保不会采用过激行为予以反击。
二是治标不能治本。家长不可能一天24小时与孩子形影不离。只要孩子自己有早恋的想法,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早恋。
三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在短期内,孩子会出现情绪低落;从长期看,青春期的情感压抑极易在孩子心里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的爱情观可能会因此扭曲,会极大地影响孩子成年后的恋爱、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