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中需要冷冻的食品一直被认为是不宜在网上销售的,因为它容易融化变质,所以对在途运输及时间的要求极高。可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如果逆向思维,结局就可能会大不一样。
这就像俗话所说的“危机”一词:“危”险之中有商“机”。
什么是冷链
这里先看看什么是冷链。这个词本书前面已经提到过,后面还将多次提到。准确理解其含义,才能明白为什么说冷链是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最大竞争力。
从概念看,所谓冷链,是指容易腐烂的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无论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各环节,只要还没有被消费,就都必须处于低温状态这样一种特殊的供应链系统,也叫冷链系统、冷链物流。因为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才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
容易看出,食品冷链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冷冻食品、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而其基本条件是制冷技术和冷链设备。这里的冷链设备又主要有低温冷库、常温冷库、低温冰箱、普通冰箱、冷藏车、冷藏箱、疫苗运输车、备用冰排等,投资相当大。这些容易腐烂的食品,因为所处环境都需要低温或低湿,所以统称为冷冻产品。
需要用到冷链的农产品主要有:初级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
在网上销售的农产品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生鲜农产品;而在生鲜农产品中,基本上又都涉及到或离不开冷链。可是,冷链系统与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相比,要求更高、更复杂、投资也要大得多,更需要各环节高度协调,堪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使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正常运转,必须付出高昂的能耗成本。
正因如此,才说冷链是生鲜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杀手锏。
这一切做好了,不但会大大降低损耗率,并且会在品质、色泽、时限、新鲜度、价格方面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相反,就不但会造成严重的损耗,甚至还会因为没有卖相根本卖不出去,最终砸了自己的牌子。
对照现状,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天壤之别。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系统流通的比重超过90%,可是我国目前进入冷链系统的蔬菜比重还只占全部蔬菜的5%、肉类只占15%、水产品23%。更可怕的是,即使是使用冷链运输的产品,在从产地到流入集贸市场拆散零卖的过程中,冷链也不是完整的,存在着中断现象。[1]
非常落后的冷链系统,是我国网上销售农产品比重比这些国家低得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在冷链上先人一步
展望未来,可以说,谁能在冷链上先人一步,谁就能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最终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举个身边的真实案例。
在2009年以前,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也像大多数个体户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冷冻食品代理商,勤奋而努力地开拓着下游销售渠道。当然,这时候它还不是叫现在这个名字,而是叫三良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一家2000年在武汉创办的、以经营冷冻食品为主的企业。
正是从2009年2月11日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才彻底改变了良中行的命运,使得它成为全国首家专注于冷冻及冷藏食品供应链服务的专业公司。
那么,良中行又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呢?
由于2009年良中行网络的建设成功,它从过去的“求人”变成了“人求”。有越来越多的厂家找到它,希望能代理自己的产品,一度甚至到了它一呼百应的地步。
不用说,这时候它的生意就好做多了。产品丰富了,更新速度加快了,从而使得下游的餐饮客户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形成了生意上的良性循环。
当然,不仅仅是产品更新换代快了,良中行与此同时还对经营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始主导一些一线品牌如国联水产、獐子岛、众品、正大、永达、小肥羊等驰名商标。
例如,正大集团的顶级业务是虾产品的养殖和出品,在国内每年有六七万吨产量,而其虾产品的中国总代理正是良中行。
一开始时,良中行把这么多厂家聚拢在一起有点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大家本来就是各做各的;可是时间长了、后来取得了成效,大家便开始接受这种方式。尤其是良中行利用电子商务乘风破浪,更是一种创新举措。
2011年5月,良中行推出自己的冷冻食品B2B电子商务平台“武汉良中行冷链大市场”,第一天的成交额就达到1415万元;紧接着,它又推出了B2C电子商务平台“美食速递网”,每个月的成交量都要翻番,一年内的交易额就突破了1亿元。
与不断倒闭的同行相比,良中行的优势就在于冷链配送方面拥有稳定的冷链合作商,能够确保干线48小时、支线72小时内完成配送任务。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它拥有了杀手锏。
因为要知道,对于一个二级经销商来说,进货时如果选择最低物流费用的话,一般需要三至五天才能送到;同城的餐厅客户则一般需要当天就送到。与之相比,家庭客户则比较麻烦,可谓高不成低不就。一方面,如果要委托快递公司、采用专业冷藏设备的话,物流费用就必定降不下来;另一方面,家庭客户面广量大,消费比重也在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打击公款吃喝的背景下,谁都不愿意放弃家庭消费市场,并且已经有国外的同行开始进入我国抢占市场了。在这关键时刻,谁能抢先一步解决冷链配送问题,谁就确实能掌握着主动。
目前,良中行拥有5000多款品种,这些产品来自上游的500多家供应商、1000家合作会员供应厂商,反过来又直接面对下游70家冻品加盟店、200家鲜之隆会员店、30000家餐饮酒店;拥有7大采购物流中心,全年采购物流超过10亿元。
随着美食速递网的进一步发展,良中行接下来将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城市配送站,作为终端网店直营店,进一步巩固竞争地位。[2]
容易看出,良中行之所以会取得这些成绩,完全有赖于它先进、发达的冷链系统;离开了冷链物流,它将什么都不是。
1 申海鹏:《迎接中国冷链市场发展的春天》,载《食品安全导刊》,2012年第5期。
2 底真真:《线上推电商,争做“冻品界淘宝”;线下扩终端,解决“最后一公里”》,载《中国食品报》,2013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