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在网上销售的所有农产品中,生鲜农产品的利润最高,所以应当作为首选。
捧着金饭碗讨饭太可惜
在农村的种养殖业中,生鲜农产品比重最大。所以,网上销售农产品时首先应当发挥这一优势,否则就有可能会是“捧着金饭碗讨饭”,怪可惜的。
究其原因,除了生鲜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利润高之外,另外一大原因就是生鲜农产品难以储存,所以必须尽快销出去。两者结合,就注定在这方面开展电子商务大有可为。
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2013年7月在参加省委六届四次全会分组讨论时就认为:“我们守着这么好的自然资源,但农民的收入始终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大家要反思、要发奋。”
怎么反思、怎么发奋?海南地处沿海和热带亚热带地区,海产品和热带水果品种丰富、产量大,把这些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销售推到网上去,就是一条可取之路。而要做到这一点,虽然目前来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其方向是明确的。
2013年海南荔枝滞销,但网上销售却异常火爆,两者对比就能看到这种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极大优势。
2013年5月海南的第一批荔枝大量上市时,顺丰优选和沱沱工社就在官网上最先推出了网上销售;随后,淘宝网、一号店、京东有机频道、我买网等多家生鲜电子网站也纷纷推出海南荔枝单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荔枝大战”中,网上销售并没有与实体店打价格战,相反却是深入原产地,通过“航空直达”、“冷链配送”作为竞争优势,结果价格反而高达每公斤70至120元,大大超过了实体店。
例如海口市云龙镇荔枝种植户郑玉生,虽然这是他第一次上网销售,可是由于他的荔枝品质、口感好,又没有打催熟剂,所以卖出的价格反而比市场收购价要高出每斤1至2元。他当年种了80多亩荔枝,总产量20万斤,想想看可以增收多少了!
具体销售业绩是,顺丰优选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卖出了25吨荔枝,淘宝网上一家销售海南荔枝的店铺从5月16日到31日的半个月内销量突破1万斤,是上年的两倍多,利润却更丰厚。
网上销售潜力亟待发掘
网上销售生鲜农产品的潜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空间很大。
据业内人士透露,生鲜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平均毛利率在40%左右,其中海鲜超过50%,普通水果约20%,冻肉为20%至30%。网上销售的那些店铺基本上每个星期会有3次订购,顾客回头率比一般网站高出很多。然而即使这样,发展前景依然很看好。
据本来生活网原产地中心总经理胡海卿透露,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潜力远远没有被发挥出来。
数字表明,2012年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农副产品价格总额约2.5万亿元,可是进入网上销售的部分才只有200多亿元,仅占1%左右。可是,其它垂直电子商务领域就大不一样了,比如网上营销的服装比重就要占到整个服装零售行业的17%左右。所以,与生鲜农产品在传统零售超市中20%的销售比率相比,其发展潜力显而易见。当然,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农副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销售难的根本原因之一。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表明,2013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高达4.3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在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交易市场的同时,有一个特点非常明显,那就是它正在将触角伸向最难啃的骨头——生鲜产品,这让网上销售农产品重新看到了希望。
例如,2013年8月淘宝网就和海南农民企业坐在一起,准备大干一场,把海南的优质瓜果蔬菜推上网络。
淘宝网相关人员现场介绍了云南农业企业在网上销售松茸的案例。打开网页能看到,当时在仅仅4天(8月14日至17日)时间里,在淘宝网上成交的松茸数量就达4万件、20吨,成交金额403万元,相当于云南易门县一家食用菌企业3年的销量!要知道,这还只是淘宝网销售农产品的一个小小缩影。
而事实上,自从2012年淘宝网开设“特色中国”销售专区、主要销售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之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先后开设了湖北、四川、山东、贵州、安徽等省的特色馆。许多地方都快等不及了,纷纷自发地开辟各种各样的网上销售渠道,以尽快占领网络市场,准备尽早从中分到属于自己的一杯羹。[1]
可以相信,生鲜农产品在网上的销售势头还将越来越猛。
1 况昌勋:《海南生鲜触“电”,难?》,载《海南日报》,2013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