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响应市场呼唤(1 / 1)

为什么要网上销售农产品?因为这本身就是市场的召唤。

电子商务的兴起带来的局面是,一方面,农产品迫切需要借助于网络平台打开市场;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平台也迫切需要扩大农产品销售比重。说到底,这都是迎合市场需要的缘故。

更不用说,农产品家家户户都需要,销售面广量大,网上销售无欠账,还能拉动许多相关行业一起发展,实在是有利无弊。

市场挟裹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在过去,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一直是被认为最不适合网上销售的。虽然蔬果类农产品网上销售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多是在有限的区域内默默发展,并没有能形成燎原之势。

可是2013年1月,优菜网创始人丁景涛因为农产品货源不稳定在微博上公开出售优菜网事件,以及阿巴巴集团的涉农业务布局,把农产品网上销售一下子就推向了公众视线。

以阿里巴巴为例。继2012年淘宝网推出有机农业频道,打造生态农业服务链、天猫物流,部署农村网点、加大拓展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后,阿里巴巴官方研究机构阿里研究院2013年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明确透露了阿里集团的涉农业务布局。尤其是支付宝对网上销售农产品是一种很好的金融工具,更是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而从全国来看,与其他电子商务一样,网上销售农产品虽然从整体上看还只是刚刚起步,但崛起速度非常快。

关于这一点,从阿里巴巴网上的农产品交易额之迅猛增长速度就能看出来:从2011年的113.66亿元增长到198.6亿元,年增长速度高达75%!而从横向看,198.6亿元还不到我国网络交易额2.24万亿元的1%,可见以后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的预测是,2013年阿里各平台的农产品销售额将达到500亿元,2014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

面对这样的市场**,还有谁敢说对网上销售农产品无动于衷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无异把市场白白拱手给别人!

网上销售农产品潜力巨大

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巨大潜力,还可以从横向比较中得到。

数据表明,全球另一个主要农业大国美国,2010年时有58%的农民拥有个人电脑并掌握上网技术,从事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农民比例高达16%,农产品网络交易量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量的8%。[1]

美国2010年是8%,我国在3年后还不到1%,据此推算差不多相差10倍。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国今后几年内网上销售农产品的规模再扩大10倍,都是不必感到惊讶的。

据新型农业研究专家辛巴(化名)介绍,在我国,不仅是淘宝系,他所了解到的从事农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在100家以上,其中98%以上都是B2C(即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个人销售)。从比重看,淘宝网上销售的农产品份额占整个农产品电子商务的70%左右。从发展势头看,2013年初淘宝网(包括天猫)上经营农产品销售的网店数量为26万个,预计2013年末会超过100万家,可见发展势头有多猛。

他分析说,从现状看,这里的B有两种,一种是平台运营商,主要是从其他行业转入农业的,看好的是农业的发展前景;另一种是自己拥有农场,虽然农场规模大小不一,从几十亩到几千亩不等,但他们需要通过网络来拓展市场,所以以自产自销为主。

网上销售农产品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呢?国家商务部特聘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主要原因是现在已经没有了技术性障碍。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社区网上菜店的兴起,这在全国各地已经全面铺开并且盈利了。

换句话说就是,是不是要选择在网上销售农产品,关键取决于每个人的认知,而不是其他。也就是说,如果你认识到有这种必要,就可以具体操作了,不存在其他障碍。

例如,开设在上海的甫田网,2012年的增长速度高达300%,每天的独立访客有1万人。更值得关注的是,这1万人中有80%是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和华裔,客源稳定、客单价高。

通俗地说就是,这些访客都是有实际购买需求的,会达成实实在在的销售行为,而不是那些过来“打酱油”的。[2]

目前的问题主要在哪里

有人也许会说,网上销售农产品其发展潜力真的像你说的这么好吗?这是当然。但同时又应当指出,潜力不等于现实。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还相对滞后,这也是应当承认的。究其原因,大体有以下三点:

一是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农村电子商务的参与主体规模相对较小,所以经营成本过高,推广难度相对就大。

更何况,虽然我国农村的网络普及率已大大提高,但这方面的投入并不轻,上网速度慢,更有绝大部分农民根本就不懂也不会这方面的技术。

二是部分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如果满足了保鲜要求,最终成本就会居高不下;如果要想降低成本,就可能无法保证产品新鲜,这是一个两难问题。

最常见的是,小额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比其本身价值还高,经济上算不来,想卖卖不出,想买不敢买。

三是农产品利润率低,许多还仰仗着政府补贴,否则根本就入不敷出。而这样一来,就很难吸引到风险投资和风险资本的投入,又怎么能快速发展呢。

以新疆为例。据《新疆网商发展调研报告》提供的数据,2012年全疆网上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只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主流销售商品是特色农产品,如干果(红枣,核桃)、化妆品(海娜,薰衣草)等。这其中有两个90%:一是网上销售额中90%是农产品,具体是林果产品;二是网上销售额中90%以上是销到国内的,销往国外的不到10%。

值得一提的是,从最近几年来的数据分析看,由于受群体和个体规模小、运营不规范、产品竞争优势下降、专业人才匮乏、物流效率低且成本高、驾驭网络销售能力弱等多种因素影响,新疆网络销售的经营水平指数和生态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看竞争力在逐年下降。[3]

这依然能说明两点:一是目前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将来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很大;二是要扎扎实实把网上销售农产品向前推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许多关系要理顺。

1 边胜男:《美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载《世界农业》,2010年第12期。

2 张衡:《线上渠道崛起,电商补齐短板发力农产品》,载《中国商报》,2013年1月21日。

3 任江、李远新等:《农产品网售:新疆要做的还很多》,天山网,2013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