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外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的联动案例(1 / 1)

(一)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生态战略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由发源于弗吉尼亚西南部的霍尔斯顿河和发源于北卡罗来纳西部的弗伦奇布罗德河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汇合而成。该河全长652公里,流域面积4.09万平方公里,地跨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亚拉巴马、佐治亚、田纳西、肯塔基和密西西比7个州,其中,田纳西州占据一半。18世纪初,该地曾是印第安部落交战和狩猎的场所,之后在英法争夺西南部的斗争中叉起了重要作用,它还是移民向西迁徙的重要路线,因此开发较早。自从19世纪后期以来,尤其是到了20世纪初,由于长期对土地进行的不合理开垦和耕种,致使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日趋恶化,土地日益贫瘠,使得仰仗这片土地为生的居民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贫困,人均收入不足100美元,还不到当时人均收入的一半,是美国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威尔逊和哈丁两位总统曾经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均未获得成功,只好无奈地把在困境中挣扎的人民留给了下一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经济大萧条的历史背景之下当选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了摆脱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推行新政,其中,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的成立,对当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经济结构的改善与调整起到了重大作用,影响深远。

1933年4月,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案》并获得通过。《法案》规定,要“实现与总目的一致的田纳西河流域盆地及附近地区的特殊目的有益的如下立法:最大限度地控制洪水;为了通航的目的大力开发田纳西河;为了控制洪水和通航而大力发电;合理使用界内土地;在该流域盆地宜于重新造林的所有土地上采取适当方法重新造林;居住在该流域盆地的人民经济和社会福利……”根据该法案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旨在“改进通航、并为田纳西河的洪水控制做准备;确保重新造林和合理使用田纳西河流域限界的土地;保证该流域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并通过建立股份公司,来经营亚拉巴马州的马瑟肖尔斯及附近地区的政府财产,为国防做准备及其他目的……”

TVA成立以后,取得了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流域内各项自然资源的广泛权力,包括防洪、航运、水电、工农业用水、环境保护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方方面面。它同时还拥有一支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生产、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队伍。TVA既是联邦政府机构,又是综合性的经济实体,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流域生态化区域发展政策。针对田纳西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落差大、易发洪涝灾害等特点,TVA把对当地水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摆在首要位置,采取修建大坝及其他水利设施和发电站的措施,以达到防洪、蓄水、提供能源、改善航运的目的。1933—1941年期间,修建大坝6座,改建11座,到1952年,又修建大坝14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流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自此以后,田纳西河流域就再无大的洪涝灾害,平均年防洪减灾效益约1.47亿美元。此外,TVA还充分利用田纳西河丰富的水能资源生产大量的廉价电力,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整个20世纪40年代,TVA基本完成了流域规划的水电开发,建成水电站30座,装机总量(包括抽水储能)609.3万kw,“1933—1978年,该流域的总发电能力从80万千瓦增为2800万千瓦。而实际发电量则从15亿瓦小时,增为1180亿瓦小时”。

因为对水资源的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航运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田纳西河干流已建成9座梯级船闸,通过大坝控制河流水位,完成了航道渠化整治,通航里程1050公里,加上支流通航里程达1240公里,通过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可以与美国22个州和五大湖相通,每年平均通航船只34000艘,水运通航效益每年约4亿美元。至1980年,田纳西河流域的航运量比1933年提高31倍,达到3200万吨。

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TVA因地制宜,始终立足于资源保护与开发,全面发展生态产业,形成生态产业的良性循环链条。第一,农业方面,改变落后的耕作方式,依托充足的电力发展农业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化肥的施用,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禽畜养殖业等关联产业,利用电厂余热,在发电厂附近开辟温室蔬菜生产基地,有效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1929—1949年,田纳西河流域的农民增收200%,农业人口则由1933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第二,工业方面,随着洪水威胁的解除和航运事业的兴旺,流域内工业取得长足进展。TVA先后追加了约35亿美元的工厂企业投资,建成了美国最大的肥料生产基地和研究中心,产品远销欧、亚、拉美。第三,旅游业方面,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与风景资源,大力培育生态旅游。全流域共建成110个山区公园和24个野生动物管理区,并在风景区建有配套的露营地。第四,林业方面,TVA加强与民间自然资源保护组织的合作,在荒山谷地植树造林。到20世纪70年代末,田纳西河流域森林覆盖率已超过50%,有效地解决了该地区存在的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而且与森林相关工业产品的开发,如树脂产品等,使得该流域的林业产值大大提升,到1983年时,已经超过20亿美元。

(二)德国:鲁尔工业区再开发的生态战略

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面积4430平方公里,人口540万,是欧洲最大的工业经济区域,也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从18世纪末奥伯豪森市建立第一个炼铁厂开始,鲁尔区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以及离铁矿区较近、水源充沛等优势,逐渐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重地。1831年杜伊斯堡内河港口的建立,使鲁尔区进一步发展壮大,曾开创出生产数量占全德国80%煤炭和钢铁的记录,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煤炭需求的减少、煤炭开采成本过高,以及鲁尔区面临的严重空气污染,昔日的王牌老工业基地风光不再,江河日下。针对鲁尔区的衰落,德国联邦政府、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政府、鲁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生态治理提上日程。

在欧洲,北起英国伦敦,经过荷兰、比利时、法兰克福、苏黎世、米兰而形成的香蕉型经济发展带中,鲁尔工业区居于中心地带。作为传统的经济中心,鲁尔区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也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德国前联邦总理勃兰特在1961年把鲁尔区的生态治理列为政治决策议题,并要求重现“鲁尔河上空为蓝色的天空”。针对鲁尔区的衰落现状,1966年成立了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1969年又制定了《鲁尔区域整治规划》,提出“以煤钢为基础,发展新兴产业,改善经济结构,拓展交通运输,消除环境污染”的整治目标,同时制定了整治方案:“稳定第一地带”,指沿鲁尔河一带的煤钢集中区域;“控制第二地带”,指中部重新规划区;“发展第三地带”,指鲁尔河东、西部的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区。

作为传统的煤钢工业基地,鲁尔区把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在向服务型为主的城市转变,为达到这一目标,其主要任务就是对煤钢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鲁尔区一方面对煤钢产业进行了极大的压缩,如埃森市关闭了最初的22个矿井,停止了钢铁生产。仅保留鲁尔煤矿公司、鲁尔电力公司、鲁尔燃气公司等国际公司的总部办公地。另一方面,为了保持鲁尔工业区的传统区位优势,保证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区域政策和具体措施。如“1968—1973鲁尔区的开发计划”,工作重点是煤钢的现代化、采矿业整改、高校建立、城市—交通—环保;“1980—1984鲁尔区的行动计划”:1987—1989年的非工业化、革新与技术、资格培训与新职业、基础设施建设:“1989年区域化的发展理念”,强调区域化的结构政策、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和职业需求;“2000可持续的行动计划”,调整具有专业才能的经济个性特征和行业结构。

在鲁尔区众多的矿区城市当中,波鸿市的转型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该市位于鲁尔区中部,面积约145平方千米,人口有40万,曾以煤炭和钢铁工业著称。在转型的过程中,波鸿市注重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经济促进局”就是专门从事矿业公司关闭、新型公司设立、就业职工安排、产业发展等指导工作的政府机构。在“经济促进局”的指导下,经过40多年的努力,波鸿市关闭大型钢铁厂5家,安置职工2万余名;关闭大型煤矿14家,安置职工5万余名。1960—2000年,就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工业就业比重从1960年的50%下降到2000年的38%,服务业就业比重则相应地从1960年的40%升至2000年的60%。

企业转型是城市转型的基础。鲁尔区主要以资源型企业为主,确立生态的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企业的唯一出路。鲁尔区企业转型成功的案例很多,其中以鲁尔集团最为典型。鲁尔集团的前身是鲁尔矿业股份公司,成立于1969年,成立之初由26个私营煤矿公司联合组成,拥有煤矿52座、炼焦厂29座、电厂20座,年产煤炭1.18亿吨。由于煤炭开采煤层薄、采深大、成本高等原因,鲁尔矿业股份公司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合并烟煤矿区。截至1998年,原有的企业公司和矿山企业整合为1个烟煤股份公司,11个矿山企业,大大缩减了成本开支,提升了企业生态效益。同时,鲁尔集团在巩固传统优势项目(如采矿技术、采矿设备制造、燃煤发电、在矿区复垦土地上发展房地产业等)的基础上,加大在增长率高和前途较好业务上的投入,扩展公司规模,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向国外扩张,并以并购方式进入化工、电子、橡胶和信息技术等行业,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格局。2003年,鲁尔集团以128亿欧元的营业额跻身世界500强,下辖450家分公司,在世界各地共拥有240家参、控股公司,成为一家跨国的采矿与技术大企业集团。

目前,鲁尔区的大部分煤井已被关闭,过去的工业场所成为文化中心,信息、物流、能源、环保技术、媒体、文化领域等生态特征突出的产业取代煤钢产业,吸纳了大部分的就业者,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占就业总人口的65%。几十年来的区域生态发展战略制定和生态产业结构调整证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老工业基地的再开发而言,生态要素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振兴鲁尔工业基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战略,应该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