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区域经济“四大板块”政策调整的重点(1 / 1)

(一)切实提升东部地区国际竞争力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实施前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均能有效地促进东部地区经济效率的提高,就业的空间密度与东部地区经济效率的提高负相关,而技术创新对东部地区经济效率的作用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实施前后发生了反转,由该战略实施前的负向作用变为正向作用。东部地区内部各区域间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的收敛,有助于劳均GDP差异的收敛。同时,技术创新、出口、FDI、就业的空间密度的变化均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虽然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并实施后,东部地区传统的依靠大进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所改变,逐步转向了依靠产业结构转换效应,技术创新与增强本地集聚经济为内生动力,但这几个方面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并不十分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服务效率的降低,是抑制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作为中国的率先发展地区,东部地区在保持自身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在经济增长质量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东部地区内部区域政策调整方向和重点在于:

1.鼓励技术创新,构建创新型区域

鼓励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东部地区经济率先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东部地区创新水平提高了,才能带动中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继续深化改革,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努力提高东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利用外资方面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外资利用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人员相对集中、技术水平高、产业配套好的优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发展精深加工以及高端服务和产品,主动引导劳动密集型和一般低附加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关注FDI的数量和规模,更要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质量。

3.积极调整进出口结构

要提升进口质量和效益。进口技术设备要注重吸收消化能力的提高,减少重复进口。利用进口数量和期货贸易机制,争取较大的定价权,积极规避国际市场价格风险。

要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核心技术产品以及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要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技术知识型产品出口转变、资源性产品出口向高附加值型产品出口转变、加工生产型出口向品牌创新型出口转变。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通过外贸市场的多元化减少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提高抗击风险能力。

4.积极治理“都市膨胀病”

“膨胀病”主要是经济活动过于集中与产业布局过度拥挤而产生的区域问题,“都市膨胀病”是发达的城市地区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实施前后,东部地区出现了集聚不经济现象,“都市膨胀病”是东部发达城市地区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完善城市规划编制、执行、监督和民主管理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领导政绩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城市领导的政绩考核,要对城市在经营、管理、规划城市的发展中所做的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估,要全面地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发展、人文指标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改善都市区发展环境,加强城镇密集地区的整体协调,要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尊重和兼顾都市区内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和协作;采取各种手段解决大都市圈的交通拥堵问题,如构筑一体化的大都市区交通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大都市区范围内建立以步行交通为主的次中心,利用经济杠杆限制和引导家用汽车的使用,采用先进技术有效疏导交通等,通过经济手段切实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等。

5.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前面章节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实施后,东部地区政府服务效率有所降低,这无疑会成为抑制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行政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构建创新型区域做好服务。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和沟通,以协调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

(二)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虽然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却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可能的原因在于: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时间较晚,而政策效应一般具有一定的滞后期,中部崛起战略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同时,中国目前的许多区域政策仍然停留在战略层次,政策的可操作性不足,这也制约了中部崛起战略各项政策效应的发挥。由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中部地区内部经济差距状况的检验及二次差分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优势主要体现在物质资本存量水平的提高及劳均受教育水平的变化方面。从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及内部差距缩小的角度出发,中部地区内部区域政策调整方向和重点在于:

1.完善国家区域政策体系,切实提高中部崛起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

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一是要以立法的形式推进落实《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在区域管理立法框架下落实区域政策。确保区域政策的实施取得实效;二是国家区域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要体现“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中部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经济区位、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省份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特点等又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因此,要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别化国家支持政策。要进一步细化《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切实推进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尽快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增长极。

2.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部地区不同省份的资源禀赋及发展特点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投资质量,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非农产业增长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有选择地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积极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性基地建设。以国家及省级开发区为载体,积极引导外资流向重点行业和领域。鼓励采取多种方式的区际合作,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产业链条,不断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尽快形成中部地区顺利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性基地。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通信和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公路建设,完善公路干线网络,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理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用。加快铁路网和机场建设,提高水运、管道运输能力。

(三)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根据前面的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及四大板块间经济差距的缩小,但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各省份间出现了显著的绝对发散现象。从增长动力分析结果来看,教育、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收敛,均有助于西部地区内部区域经济的收敛。

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内部差距缩小的角度出发,西部地区内部区域政策调整方向和重点在于:

1.积极发展教育

积极发展教育,是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但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能不同。根据本书的研究,提高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特别是提高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比重,有助于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因此,西部地区在继续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鼓励大专及以上高学历人员到西部地区就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科技教育,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和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间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

2.继续完善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应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尤其是加强以高等级公路为核心的交通基础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围绕建立贯通国内外的大枢纽和大通道,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

3.进一步改善软环境

软环境建设一直是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政府职能没有根本转变,政资、政事、政企不分以及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执法规范不够。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合理控制政府规模,提高行政效率,积极改善软环境,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4.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完善西部地区产业配套体系,以支柱产业和现有大企业为配套基础,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要配套对象,加强企业协作,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积极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构建西部地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5.加快重点经济区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各省份间出现了显著的绝对发散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西部地区正处于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发展迅速,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迅速向城市地区集聚。而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征,极易引发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拉大。由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为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5%,同时发展相对比较落后。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选择一些发展基础及发展前景较好的区域作为增长极先行发展,以此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积极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6.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随着重点经济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各区域间经济差距还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但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甚至会出现“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因此,在加快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西部地区的社会基础设施,切实解决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切实推进西部地区各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鼓励在不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性的前提下设法增加落后地区财政收入,增强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前面的研究表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制在于人均物质资本存量水平的提高,而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效应相对滞后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市场化改革、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培育、技术创新与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东北地区内部区域政策调整方向和重点在于:

1.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产业结构转换效应滞后影响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2.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相结合、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鼓励优秀人才到老工业基地创业。加快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及多种类型的孵化器,培育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科学技术创新。

3.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东北地区是资源型城市比较集中的区域,许多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枯竭的严重约束。应继续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与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