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做不做家务无所谓。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孩子“节省”了做家务的时间,却把它用在看电视、打游戏上,这不是有违家长的初衷吗?
研究表明,做家务有助于锻炼孩子的生活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促进智力发展。重庆市求精中学的杨海龙,读3年高中,就在学校食堂里洗了3年碗(每天中午晚上各1小时),2005年照样考上清华大学。
镜头回放
这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住了好几年医院的米尔格兰太太,眼看女儿已经6岁,认为再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了。她每一顿饭暗中节省5分钱菜金,买了一架手风琴,并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去学习。
那时候,手风琴销售很紧俏。他们没有买到60贝司的,只好买了一架48贝司的。哪知只用了一个月,老师就要求换60贝司以上的。这样,就必须先卖掉这架手风琴。
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米尔格兰无法下楼,丈夫又腼腆得连问路也不敢,女儿才6岁,似乎也小了点。
为了培养女儿的能力,米尔格兰对女儿说:“孩子,我们需要你的帮助,我相信你能帮爸爸上街去卖琴。”没想到女儿说:“我早就想去了,又不敢跟你们说。我们明天就去卖琴吧。”随即,米尔格兰为他们写了一张招牌:“减价销售”。
父女俩在寒风中站了五六个小时,根本无人问津。分析原因,一是地方没选好,二是这么新的琴,顾客担心是坏的。
第二天,他们来到原来买琴的那个商店门口,女儿拉起了电影的插曲。
熟悉而忧伤的乐曲,很快引得人们驻足观望。由于这时候手风琴正在涨价,一位顾客心满意足地按原价付了钱就走。小女孩拦住对方,非要退还70元,认为这才是“减价销售”。
女儿和父亲一路唱着笑着回去。女儿得意地说:“妈妈,以后你们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就交给我吧!”
关键词辨析
做家务: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长到十多岁,从来没有做过家务活的比比皆是。2005年暑假,牡丹江市对市区2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85%以上的孩子在家里从来不做家务;只有4%的家长,曾经督促孩子做过家务。
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的理由,一是怕他们累着,二是怕影响学习。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的中国家长,居然不要孩子做家务,实在有点讲不通!
家长要让孩子懂得,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做家务是起码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决没有不做家务的特权!
家长的正确态度是:让孩子做家务,不是家务活非要孩子去做——说实话,许多孩子年龄小,没有做过家务,不会也不懂得怎样做家务,有时候反而帮倒忙;而是孩子的个性发展必须做家务——通过做家务,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培育自立自强的好品格。
关键处点拨
教育专家指出,让孩子做家务,关键不是让他们做多少家务,也不是看他们究竟做了哪些家务,而是让孩子通过做家务,锻炼自己的独立生存能力。
尤其是生活在双职工家庭中的孩子,寒暑假一个人在家,学会做家务、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是现实需要。
家教新观念认为,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做到以下4点:
1 经常做家务,并不会影响学习
大多数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功课这么重,业余时间又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哪里还能让他们插手做家务呢?其实,这些家长不知道,经常做家务,不但不会影响孩子学习,相反还有促进作用。
本案例中的这位小女孩,从六七岁开始,就担任家庭采购员,负责去医院给生病的妈妈送饭,处处力求生活自理,从来不给家长添麻烦。在这种家庭生活背景下,后来她照样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优秀学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担任中学教师时,就经常要求学生在家里多做家务。他发现,总体上看,他教过的各班学生,如果把学习成绩处于前10名的学生做的家务活加起来,会远远超过后10名学生做家务活的总量。
为此,他在学生年满15周岁之际,就会告诉全班同学:你们年龄大了,责任心也应该随之增长,要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学会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有的同学从来都不整理自己的卧室,今天回去就要自己整理了,并且要一直整理下去,越整理速度就越快,会把自己的卧室整理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过去就自己整理卧室、自己搞个人卫生的同学,可以在此基础上练习洗小件衣服、做简单的饭菜。
学生们都很听话,回到家里抢着做家务。这样的老师不愧为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
2 经常做家务,有利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魏书生老师观察发现,就他所教过的学生而言,经常做家务的孩子智力都比较好,思维活跃,遇到困难点子多,组织能力也强。所以他认为,经常做家务能够促进智力发展。
他举例说,他的学生萧鹿,所做的家务要比同龄人多得多。刚上小学时,她就自己整理卧室、床铺、书桌、文具、衣物等,摆放得井井有条,还自己洗头、梳头,从来不用大人操心。大了一点,她就在节假日帮助大人打扫卫生、拖地板、擦玻璃。她上中学后就更自觉了,自己洗衣服,帮妈妈做饭。可是,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她的成绩始终排在全年级500名学生的前五名,并且两次拿过年级第一。
而他班上的另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三。他的母亲对老师诉苦:“家务活一点都舍不得让他干,长到16岁了,从来没让他洗过一次袜子,总想让他把每一分钟都用在学习上,结果成绩还这么差。家长什么活都帮他干了,再也想不出怎么减轻他的学习负担了。”
魏书生认为,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这里。家长把孩子惯得像个大娃娃,他的责任心就差了,依赖思想就强了。反正什么都由父母包下来了,将来学习不好,没有工作,父母还不照样得包?你给他洗袜子洗到16岁,他觉得理所当然:你得继续洗下去,洗到60岁。如果中途停了,他还有意见:“不都洗了50多年了吗?干吗甩手不管啦?”
虽然并不是说,所有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是连简单的家务活都不肯做造成的,但有一点很明显,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做家务,是担心会浪费他的学习时间。殊不知,孩子看电视剧、打游戏会用去多少个小时,边看书、边胡思乱想又会用去多少个小时呢?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等于是让他省下做有益之事的时间,去做无益甚至有害的事了。
3 让孩子做家务要从小开始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戴安娜·爱伦沙夫特说:“你的孩子可能会弹‘莫扎特’,但是却不会在桌上摆餐具。当我们引导孩子希望他们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中能够成功的时候,我们却在日常技能方面把他们变成了无能儿。”
这种情形很普遍。而要避免这一点,就需要让孩子从小学做家务,建立起自信心和责任感。具体方法是:
从三四岁开始,就要让孩子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务活。做完后,家长对他们说一声“谢谢”就行了,不必过于客气。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尊重的是他的劳动,而不是他这个人。
与孩子一起做家务。一方面,可以指导孩子怎样做;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鼓劲,培养两代人的融洽感情。
当孩子正在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如脱衣服、收拾玩具时,家长应该后退几步,让他从独自完成任务中得到成就感。
给孩子分派家务活时,除了考虑安全因素以外,还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让孩子做适合他们做的家务活,难度不能太大、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可能吓坏他们。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不容易,都是有价值的,并且能从中体会到快乐。
4 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家务活
许多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原因之一是怕他们做不好,反而帮倒忙。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做家务也一样。
有个男孩17岁了,个子超过1米9,就是不肯做家务。母亲很着急,请教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母亲点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时,弄湿了衣服,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母亲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小学毕业上初中,是你动用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让他进了一所好学校?”这位母亲惊愕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专家说:“您怎么全都知道?”专家回答:“从那根鞋带推测的。”母亲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意味深长地说道:“他生病,你陪他去医院;他结婚,你给他买房子;他要钱用,你就给他准备好呗。这就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
家长应当明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过分庇护孩子,剥夺他们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他们就会失去长大成人的权利。这是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
关键的关键
1 给孩子布置家务,有助于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并相信自己的能力。习惯于做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
2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毕业班,孩子每天的家务活总量应当控制在30分钟左右。只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而且会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
3 让孩子分担家务,家长和孩子都会从中受益。家长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而不必整天忙于家务,这对培养亲子感情、缩小代沟都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