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7 追星(1 / 1)

追星是中小学生特有的一种校园文化现象。心中有个偶像,精神有个寄托,学习累了遐想一会儿,并不是什么坏事,但一定不能走火入魔。

人的成长史与人类的发展史是相同的,早期都崇尚武力,崇拜英雄。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会越来越崇尚文化。现在的中小学生,物质生活已经相当丰富,他们缺少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追求,明星,在他们眼里就是时尚的代名词。

镜头回放

16岁的曾小凡(化名)家境富裕,住在高档别墅区,而且天生丽质,多才多艺。

2002年,她考上寄宿高中后,认识了同班的追星族同学雨娜(化名)。雨娜只要一提到谢霆锋就两眼发光。

曾小凡从小家教甚严,不知道谢霆锋是谁,于是雨娜嘲笑她说:“天啊,你居然连谢霆锋都不知道!真老土!”

就这样,曾小凡也迷上了谢霆锋。后来,她亲自叠了1000只纸鹤,准备去香港探望狱中的谢霆锋,但由于没有出关手续,滞留在深圳。

此时她突发奇想:我见不到真的谢霆锋,如果能见见他的替身也好哇。就这样,她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网名为“我爱谢霆锋”的男人,瞒着父母给他汇款4万元,并且带着雨娜去北京与他相会。

最终,两位少女惨遭4名男子一次次**。曾小凡不但为此堕胎,而且还精神失常,不得不中断学业。

关键词辨析

追星:极度崇拜、迷恋并狂热追逐歌星、影星、球星等人物。

追星,在中小学生中属于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现象。追星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把它当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甚至比上课、做作业、吃饭还重要;同学之间交流,甚至与家长交谈时,谈论得最多的也是自己的偶像明星。孩子对这些明星的一举一动包括个人癖好的了解,远远超出对各门功课的公式、定理、概念的了解,甚至到了如痴如醉、寝食不安的地步!

追星,主要表现为一种寻求精神寄托的行为。在许多中小学,追星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时尚的“标准”之一。在一些对后进学生不闻不问甚至讽刺挖苦的学校里,孩子普遍对学习有畏难情绪,追星现象就更为普遍。

特别是心理上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的少男少女,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不清,缺乏精神支柱,追星,正好填补了他们心灵上的空虚。

家长的正确态度是:冷静对待孩子追星,而不是一味禁止、横刀夺“爱”;允许孩子包容偶像的缺点,同时提醒他不要爱屋及乌、良莠不分;帮助孩子挑选德艺双馨的偶像;让孩子明白,作为学生,有许多比追星更重要的事要做。

关键处点拨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追星现象认识不足,以为这只是他们的个人爱好。殊不知,这种兴趣一旦发展到执迷不悟的地步,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马克思说:“各种思想的旋风把我们吹来吹去,这就是成长!”孩子的成长始终是一个过程,家长无权剥夺它,只能引导它。家长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教会孩子如何鉴赏、鉴别,引导孩子把追星的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使他也成为一颗正在升起的明星。

关键处点拨,要求家长在这方面做到以下4点:

1 承认追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家长应当承认,追星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不该把自己的人生经验,通过反复强化后定义到孩子身上。更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孩子为了考一所好中学、好大学,就必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现在的中小学生,独立意识很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渴望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追星,就是其表现之一。他们不甘心按家长为他们设计的人生轨迹设计自我,渴望以某种方式证明自己。影视歌星、体育明星,为他们下意识地反叛成人文化、抵触校园主流文化,提供了一种契机。

追星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这些孩子正处于一个自我发现、自我确立的时期,需要偶像来帮助他们完成自我确立的过程;二是孩子那颗孤独的心,需要有人倾诉;三是明星们一般都有漂亮的外表、杰出的才华、丰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形成时尚心理和从众心理。

基于上述原因,追星现象在孩子中普遍存在也就不足为奇。家长对此不要过分担心,也不必粗暴干涉,只要经常抽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有关明星的事,掀开蒙在明星身上的面纱,孩子就不会发展到入迷的地步。

2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追星

中小学生的追星对象,主要是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很少有科学家。对此,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追星,而不是简单地“不许”,否则很容易引起逆反心理。

一些孩子希望从自己崇拜的偶像身上,找到自己渴望而又不具备的东西,以便达到心理平衡。家长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寻找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其他明星(如科学家),帮助孩子移情别恋。

孩子不愿意向家长和老师倾诉,怕暴露内心的秘密;也不愿意与好友交流,因为他们没有经验,也沉不住气。对于这些孩子,家长要善于走进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排忧解难。

有的孩子崇拜偶像完全是盲目的,没有确切的理由,只知道别人有偶像,自己也得有,否则会被人耻笑。对此,家长应当开导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不必非得与别人一样。

上述方法会帮助孩子了解明星和追星是怎么回事,从而降低其对明星的迷恋程度。

3 揭示本质,因势利导

从本质上看,明星都是“流星雨”。因为越是时尚的东西,就越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追星,也如同“星”们一样是过眼烟云,是不长久、不可靠的。一阵炫目过后,虽然总会有人兴冲冲地放下书本去“雨”中徜徉,可是“雨”过天晴之后,一切都会被**涤干净,没必要为此癫狂甚至“献身”。

家长应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孩子追星的不正常苗头,并且把它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本案例中的教训就非常沉痛。家长有必要为孩子揭示明星的本质:①大凡明星,都是炒作的产物;②距离产生美。

除此之外,追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成为明星般的人物。如果有条件,家长可以为他们成为“明星”创造一些小条件。其结果,往往是孩子明星没当成,却悟出了一些道理。

4 告诉孩子还有比追星更重要的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他们讲一些比较深刻的道理。

例如,目前的艺术界,放弃、至少是部分放弃了自己在引导社会文化方面的应有责任。影视剧中充斥着几代中国人流血牺牲推翻了的皇帝、格格的形象,把独裁的封建皇帝演绎成充满人性、感情丰富、关心天下苍生的好“主子”,这与我们倡导的依法治国根本就是背道而驰。

不仅如此,以虚幻代替现实,视暴力、反社会为英雄,以粗俗为美,使人类历经几千年形成的价值评价标准发生位移,甚至被摧毁,这些都是现代中小学生应该抵制的。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家长应当告诉孩子,还有许多比追星更重要的东西。为了加深印象,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这样一个实验:

在家中找一个大口玻璃瓶,先在瓶里塞满小石块,直到塞不下为止。这时候你问孩子,瓶里装满了吗?回答一定是满了。

接下来,你不声不响地继续向其中灌入预先准备好的黄沙。灌满后用力摇晃瓶身,然后继续灌入,直到灌满为止。你再问孩子,瓶里满了吗?这时候的孩子就会若有所思,不敢轻易说满了,相反,大多数情况下会说没满。

很好。这时候你继续向其中倒入水,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为止。无论倒入多少,总能倒入一些。

至此,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一般情况下,孩子会蛮有把握地联想到雷锋的“钉子精神”——时间要挤,总还是有的。

为了达到你的教育目的,同时也为了表明你的心思没被孩子猜透,你可以微微一笑,然后告诉他:这表明,石块、黄沙、水的进入是有先后次序的,不能颠倒,否则就无法进入。如果先灌满了水,石块、黄沙也就进不去了!

这时候你就可以让孩子思考:什么是你人生中的“石块”“黄沙”和“水”?人生在世,如果该做的没有做或者没做好,就太可惜了!

关键的关键

1 孩子的头脑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清除杂草后,要及时种上庄稼。经常灌输先进文化,扩大视野,会减少其对“星”的盲从,消除对“星”的猎奇心理。

2 家长有必要让孩子知道,明星是炒作的产物。不要在追星中迷失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当你心中没有偶像时,你也就成了别人心中的偶像。

3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明星的光环,似乎让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和孩子交谈时,要求孩子从明星身上学习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