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清
披文握武[2],建中兴庙宇[3],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4]。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5],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6]。钱塘路[7],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注释]
[1]岳王:即岳飞,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故称岳王。看岳王传,即看岳飞的传记。
[2]披文握武:指文武双全。
[3]建中兴庙宇:岳飞为国竭智尽忠,挫败了金兵的侵略,使宋朝得以中兴。
[4]正落奸谋:落入奸臣贼子的阴谋。
[5]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弄得中原人民只能遥望宋军撤退,而不能恢复祖国的统一。闪杀:抛闪。旌节:指旌旗仪仗。士夫:宋朝的官员。这句指岳飞破金打至朱仙镇被宋廷召回的事。
[6]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奸臣杀害了岳飞,致使大宋皇帝渡江南逃,大片国土沦于金人之手。丘陵:泛指国土。銮舆:代指皇帝,即宋高宗赵构。
[7]钱塘:即今杭州。
[赏析]
这首小令是歌颂宋代名将岳飞的名篇。小令四个小段,开头三句破空而来,气势非常雄壮,“披文握武”突兀而起,以“文、武”拟物,烘托出岳飞文武双全、器宇轩昂、雄视一世的英武形象,接着用两格对偶句,高度赞扬了岳飞的不朽业绩,“建中兴庙宇”赞扬他率领将士浴血奋战,收复中原失地,有再建宋王朝宗庙社稷的伟功,“载青史图书”赞扬他的丰功伟绩流芳百世,这三句对岳飞作概括性的评价。第二小段感叹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时候,“功成却被权臣妒”,一个“却”字笔锋一转,交代岳飞被害的原因,饱含悲愤、痛惜。句中“妒”字十分生动地刻画出奸贼秦桧嫉妒贤能的丑恶嘴脸。岳飞被害当然不仅仅是权臣妒功的的结果,而是以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出于私利不允许人民起来与敌人斗争的结果。“正落奸谋”说明岳飞被召回,是投降派早已设下的一个圈套。这就把矛头暗中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两句指出了岳飞悲剧的根本原因,同时揭示了南宋王朝覆灭的必然性。第三小段写岳飞被害产生的后果。作者饱含感情,用“闪杀人”和“误杀人”两个极其通俗而又生动的词语,分别从朝廷和“遗民”两个角度,描写岳飞惨遭杀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丢弃宗庙南逃,收复失地无望,进一步谴责了以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的罪恶,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最后三句落笔于岳坟。那“愁风怨雨”所凝聚的,正是千古不灭的民族正气,为忠臣的冤魂长掬一腔热泪。作者痛心岳飞的不幸遭遇,同时痛斥权奸和昏君误国殃民的罪行,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全曲叙事抒情一气呵成,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