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卿
这家村醪尽,那家醅瓮开[1],卖了肩头一担柴。咍[3]!酒钱怀内揣,葫芦在,大家提去来[4]。
[注释]
[1]《金字经》,曲牌名。一名《阅金经》。《太平乐府》注:南吕宫。句式:五五七、一、五、三五;单调三十一字,七句五平韵、一叶韵。
[2]村醪(láo):农村中自酿的酒。醪,浊酒。醅(pēi)瓮:酒瓮。醅,未滤去酒糟的酒。
[3]咍(hāi):古同“咳”,叹词。
[4]来:语尾助词,无义。
[赏析]
吴仁卿,名弘道,号克斋先生。蒲阴(今河北安国市)人。曾任江西省检校掾史。他游宦南方,颇多眷恋,“愁里南闽,客里东吴,梦里西湖”,与南方“士夫”结下了深厚友情。《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山间明月”。
樵夫打了一天柴,挑到街上换几文钱,揣在怀里,到小小酒家买回一葫芦老酒,提来同大家一起痛饮,倒也快活自在。
这首小令抓住樵夫买柴买酒喝的片段,刻画了樵夫豪爽、快活的形象,表达了自得其乐的凡俗生活乐趣。前三句运用倒置法,突出酒多,“村醪”“家醅”富有农家气息,从樵夫的眼中写来,让我们至今还可以看到当时繁荣的村镇集市场面。后几句写花钱买酒的场面。一个“咍”字,把樵夫的口吻、神情描绘得活灵活现,大大增强了曲子的活泼色彩。曲末“大家提去来”,生动地点出了樵夫们的豪爽性格,很有生活气息。此曲风格清新活泼,作者用当时鲜活的口语写来,增强了活泼诙谐、欢快俏皮的乡土色彩。全曲短小精悍,流畅自如,朗朗上口,令人喜读爱唱。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