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寿阳曲·答卢疏斋(1 / 1)

珠帘秀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1]。倚篷窗[2],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

[注释]

[1]憔悴煞:忧苦病瘦得很厉害的样子。玉堂人物:卢挚曾做过翰林学士,而翰林院在宋代以后往往被称为“玉堂”,所以珠帘秀称他为“玉堂人物”。

[2]篷窗:一般指车船上遮蔽风雨的设备,“篷窗”也就是指帆船的窗子。

[赏析]

珠帘秀与元曲作家有很好的交情,诸如关汉卿、胡祗遹、卢挚、冯子振、王涧秋等相互常有词曲赠答。这首散曲是珠帘秀为答卢挚的“别珠帘秀”所作,疏斋是卢挚的号。

卢挚的曲是从感情直接入手,珠帘秀这首则从景物写起,无数重的山与千万缕的云烟,描绘出的是一幅辽阔苍茫的景象,“山无数”表现别离后相隔距离的遥远,“烟万缕”表现了情与思的纷乱缠绵。接着,作者描写景物中的人——卢挚,设想他正为离别而显得忧愁憔悴,这是用对方来写自己为离别而憔悴。第四句才正面写到自己,原来她已经坐在逐渐远离的画船中了,山、云烟、卢挚,都是她从船窗中望见的,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她已经尝到了分别的苦楚,所以说“一身儿活受苦”。这种痛苦无法消除,她恨不能投身江水中,让生命随着江水消失。

在古代,艺人的身价十分卑微,法律蚬定:她们不能嫁人做正妻,只能做侍妾,而且婚姻也没有自主权,即使像珠帘秀这么有才华的人,也不能拥有自己的爱情。珠帘秀曾一度在扬州献艺,后来在杭州嫁一道士,晚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