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昉
星依云渚溅溅[1],露零玉液涓涓[2],宝砌哀兰剪剪[3]。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4]。
[注释]
[1]云渚:银河。溅溅:指急速奔流的流水声。
[2]零:落下。
[3]宝砌:同玉砌,指玉石砌成的台阶。剪剪:整齐的样子。
[4]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赏析]
这首小令选自孟昉的〔越调〕《天净沙·十二月乐词并序》,共写了十二个月,这里选的是写七月的一首。作者在序言中说他是模仿唐代李长吉(即李贺)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而作,当作于(1352年)孟昉任翰林待制时。全曲描绘了一幅宫中初秋月夜图,气象光明高洁,景色清丽怡人,表现了作者闲适、淡泊的情怀。
全曲首句描写秋夜天上银河的神奇、迷人的景象:银河里星光闪闪,好像无数的星星在银河中流动,仿佛能听见它们那像浪花飞溅的声音。这一句短短六字,描绘了银河的行、色、光、泽,运用了比拟、通感的手法,化静为动,化视觉为听觉,仿佛让人看到静静的银河流星飞溅的奇观,极具美感。第二句描写树上露珠零落的景象,露珠从高处树枝叶上流到下面的树枝叶上,一层层地流下来,细微而缓慢地流动着,就像玉液一滴一滴地落下来。“零”,仿佛听得到滴落的轻微声音;“涓涓”描绘露珠流动的动态;“玉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露珠的晶莹可爱,让人顿生超凡脱俗之思。第二句描写宫中玉阶旁的兰草,兰草花虽已衰谢但还齐整如剪,让人仿佛能呼吸到兰草葳蕤的生命力。“兰草”“剪剪”侧面烘托出主人公高雅的情致、勤劳能干的形象,显然,主人公对这里的环境是十分珍爱,并且时时睁大一双惊奇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一切,眼前的一切都让他着迷。在瞧着身边兰草的时候,猛一抬头,看见碧蓝天空如绸练,波光摇动北斗星正横斜西天。这最后一笔,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小令的视野,而且让周围的一切粲然生光。作者用一双善于点石成金的眼睛,化周遭平凡之物为让人惊讶的童话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