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1](1 / 1)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2],两三航未曾着岸[3]。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

[1]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因此这首元曲又名〔双调〕《落梅风·远浦归帆》。

[2]酒旆(pèi):酒旗,俗称“望子”,挂在酒店门前招俫顾客的幌子。闲:安静。

[3]航:船。着岸:靠岸。

[赏析]

这首小令是马致远创作的描写“潇湘八景”的《双调·寿阳曲》组曲中的一首。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宋代宋迪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即《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宋迪的原画已不可求。作为散曲,马致远的这八首〔双调〕《寿阳曲》小令,历来被称为“曲中绝画”。

这支小令描绘了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表现了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夕阳西下,酒旗安静地悬挂在门前。江面上还有两三只小船没有靠岸。落花纷纷,水面飘香,已经到了晚上,断桥头的卖鱼人也都散去了。

小令第一小段写远浦。“夕阳下”点明了时间,为全曲创设了宁静温馨的氛围;“酒旆”点明了地点为小镇,一个“闲”字,写出了小镇安恬的景象。“两三航未曾着岸”写归帆,“两三航”写出了一天的劳动已结束,人们的心情轻松愉快;同时用归航数量少,衬托出江面的辽阔。天光水色,相映生辉。江水粼粼,映照着夕阳,给这个江滨小镇涂上了一层温暖、宁静、悠闲的气氛。在写景层次上,先写近景“酒旆”,后写远景归帆,再加上夕阳、江水的烘托,画面意境开阔,色彩艳丽、明亮。第二小段写帆归。作者略去了渔船靠岸、渔人卸鱼、小镇卖鱼的场景,直接将笔触放在卖鱼散去和归家休憩的生活场景上。这是因为前者有过一段短暂的忙碌情景,而此处要突出的是安恬、闲适的生活图景。这两句运用了倒置法,将“断桥头卖鱼人散”置于曲尾。“断桥头”借代小镇,散发着一种随意、自然、古朴的气息。“卖鱼”和“散”描绘出忙碌的景象,因此放在曲尾更能反衬托出宁静、温馨的生活情景。而这种忙碌是收尾的时候,忙碌之后的休闲更为惬意,所以把“落花水香茅舍晚”置于前,与后句形成循环咏唱的效果,更能突出劳动之后的愉快和欢欣。“落花水香”本应是“落水花香”,这里通过错置,使常见的落花流水的画面,更多出落花满江,花香扑鼻,令水生香,水流之处花香流溢的迷人效果,描绘出一幅水流花香的优美晚景图。从断桥到茅舍,他们远隔尘嚣,与世无争,怡然自得。全曲意境清淡闲远,色调清疏淡雅,作者全用白描手法,勾画出一幅江村晚景图,显得清新自然,创造出一种恬静优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