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是不是逢低建仓好机会(1 / 1)

股市下跌正是捡便宜的好时机,这些便宜货是那些惊慌中逃离风暴圈的投资人所丢出来的。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彼得·林奇认为,股市下跌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天不会塌下来;相反,股市下跌时或许还是逢低建仓的好机会。

他认为,这种逢低建仓应该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投资者确认这只股票在下跌后内在价值已经被严重低估。所以,这时候股价越是下跌,该股票的投资价值就越大、投资风险就越小。

1967年至1969年,当时的彼得·林奇还在炮兵部队服役,空闲时经常探讨各种各样的热门股票话题。

他发现,周围的人向他推荐的主要是一些股价在不断下跌的股票。于是,他利用几次难得的休假时间去股市上转了转。当他看到荣格石油公司的股价在不断下跌时,便买了一些,结果还真的赚到不少钱。

可是有一次,当时的缅因州制糖公司员工透露说,当地所有种马铃薯的农民在淡季也开始种植甜菜了,实际上这意味着该公司的原料收购有了极大保证。农民种植甜菜的费用都由该公司承担,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成熟的甜菜送到制糖公司,就这么简单。

彼得·林奇想,甜菜是马铃薯的一种理想伴作物,农民们在淡季种植甜菜,既能肥沃土壤,又能增加收入,实在是一举两得。出现了这样的好事,制糖公司一定会大幅度增加收益的。于是,他不顾该股票价格在上涨,毫不犹豫地买入缅因州制糖公司的股票,他相信这笔投资稳赚不赔。

然而结果呢,彼得·林奇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因为农民历来是一个比较保守的群体,做事胆小、谨慎。

由于这些农民原来并没有淡季种植甜菜的经验,所以虽然制糖公司要求他们种植几百英亩甜菜,最终还是只试种了0.25英亩,这让制糖公司大失所望。即使到了第二年,实践证明这种种植方法确实能赚钱,他们的种植面积也不过只有0.5英亩。等到他们第三年终于又扩大了1倍种植面积,种植了1英亩甜菜时,制糖公司已经因为原材料严重不足而破产了,股价跌到只有0.06美元,只能勉强购买6块口香糖。实际上,这时候倒确实是买入这只股票的好机会。

有了这样的经验教训,彼得·林奇后来担任麦哲伦基金总经理时,养成了这样一条投资习惯:每逢股市下跌时就逢低建仓,摊低持股成本。

他刚刚接手麦哲伦基金时,上级总裁建议他把当时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数量从40只减少到25只。他恭恭敬敬地听完建议后,回头就把持股数量增加到了60只,半年后又增加到100~150只。

他解释说,这不能算是阳奉阴违,实在是他看到有那么多的股票价格在下跌,其内在价值相对于股价来说已经非常低,才忍不住手发痒,非要把它们收入囊中不可。

值得庆幸的是,上级总裁并没有因此给彼得·林奇行政处分,而是在一旁近距离地观察他的所作所为:多鼓励,少干涉。

开明的总裁心里明白:每个人的投资策略不同,关键是要有出色的投资业绩回报。更何况,彼得·林奇是有思想的投资者,他不可能人云亦云的。当然更不用说,彼得·林奇的这种操作手法效果还真的不错,否则他也不会被允许这样“胡作非为”了——他的习惯性投资策略是,当认定某只股票发展前景很好时,不但会投资这只股票,而且还会将与这只股票相关联的所有股票全都买下,3个月后进行一次大淘汰。

在美国证券界,威尔·罗杰斯(Will Rogers)因为“从来没有碰到过一只他不喜欢的股票”而著称,很快,彼得·林奇也赢得了“另一个威尔·罗杰斯”的称号——在麦哲伦基金投资组合中,最多时的持股数量达到1400多只。为此《巴伦》周刊杂志刊登文章说,“谁能说出一只彼得·林奇没有持有过的股票?”

但彼得·林奇坚持认为,持股数量多少不是问题,关键是股价下跌后该股票的价值严重低于价格,就值得拥有。

[投资心法]

彼得·林奇认为,股市下跌正是逢低建仓的好机会,但其前提条件是,投资者要通过对该股票进行研究,确认其价值已经被严重低估,而不是什么样的垃圾股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