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开道】 初中未毕业就闯江湖,专注互联网找对出路(1 / 1)

他初中没毕业就外出闯**,算是名副其实的屌丝一个。可是由于他不断学习、百折不挠,终于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开始专注于互联网+创业,10个月里净赚182万元,从中挖到了第一桶金。

孙伟茗的性格有些叛逆,所以,2007年读初中二年级时就辍学走上社会了。刚开始时,他在一家IT公司送货、当学徒,主要是学习如何修理电脑,如何安装监控、防盗、弱电、KTV、网吧等工程。因为是学徒工,收入当然就不高了。可是,由于聪明好学,当他3年学徒期满也就是2010年时,就已经成为这家公司的技术总管,手下有56名徒工。不用说,这时候的他已经做过不少工程项目了。

“翅膀硬了”,孙伟茗也经常考虑如何独立门户。可是,在迈出第一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心比较雄,总觉得如果投资10万元开个店,一年下来总得也要能赚个七八万元,否则就没有“多大意思”。可是老板忠告他说,这个想法有些不切实际,因为现在IT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要想赚点小钱还行,要想赚大钱则比较困难。

这句话给了孙伟茗很大的启发。环顾市场,他觉得当时互联网+还处于萌芽时期,所以想到是不是从这里入手会比传统行业容易一些,就在2010年8月左右开始有意了解互联网创业,购买了许多课程和项目。但最终不但没有赚到钱,还被骗了8000多元,连吃饭的钱都没了。

而即使这样,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梦想。在前后两个多月里,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余时间都用来上网学习,终于在2010年10月时赚到互联网上的第一桶金,2800元。

钱虽然不多,却让他看到了互联网创业成功的希望。2010年12月时月盈利就提高到3万元,2012年11月时更是提高到每月10万元。

那么,孙伟茗究竟是怎么做的呢?说穿了就是,通过百度推广来销售实体产品和虚拟产品。在这其中,实体产品有保健品、美白、瘦身、丰胸产品等60多种,销售价格从238元至1280元不等。平均下来,他每天能售出40多件产品,销售额在1万元左右。这样,刨去广告费和成本之后,净利润可达7000元左右。千万不要小看这7000元,因为这只是一天的盈利;所以,从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短短10个月期间,他就赚到182万元。

具体操作过程是:孙伟茗把这些产品通过阿里巴巴代发平台代发;客户在收到货品后,由支付宝COD代收平台收取货款,孙伟茗再与支付宝COD结账。这样,孙伟茗不用自己去进货发货,就能“坐享其成”。

至于上面提到的虚拟产品,主要有软件、课程等。他有一个平台是专门培训互联网营销技术、思维和策略的,具体办法是,他把在互联网上销售产品的经验搬上网络供大家分享,有些人就会在网上报名,效果很不错。虽然这部分收入不是他的主要来源,但发展势头看好。[1]

【+什么】

●自由的天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能把兴趣发展成爱好,继而在此基础上开创自己的事业,最容易取得成功。

被人称为“互联网营销大师”的孙伟茗,就非常崇尚个人自由,而这恰好与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特性一拍即合。在课堂上读书他读不好,可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非常专心,所以他能在学徒、创业中不断思考和进取,不会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半途而废。

有了这样的精神,再加上恰当的学习方法,他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所以说,他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而退缩的时候,更多地秉持自己的自由天性,选择坚持和创新。

●事事留心皆财富

《红楼梦》中有一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说法。而其实,对于一个有心人来说,同样可以做到“事事留心皆财富”,把稍纵即逝的机会发展成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

举例说,广东财经大学的大学生情侣侯东阳和胡玉娇,看到学校里许多社团宣传还停留在贴海报、发传单等传统方式上,既费时费力又效果不好时就想,为什么不能用互联网把所有社团信息整合在一起、连接社团和学生呢?就这样,他们在做了详尽的市场调研后开发出了一款名为“社团宝”的APP,让所有人都能快速找到学生社团的相关活动并与之对接。

很快地,该校就有30个社团进驻,拥有1200多名用户。仅仅还是在内测一期阶段时,就已经获得50万元风险投资。而不用说,如果这款APP将来能走向全国,又会带来多大的服务便利和经济效益呢![2]

留心身边的一事一物,专注于它发扬光大,既赚钱还不累。

【怎么+】

◆不要为自己“没基础”找借口

有些人认为,互联网+创业确实适合自己,可是自己这方面过去不甚了解、“没有基础”呀!其实,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谦虚就是不了解互联网+低门槛的根本特性。

孙伟茗认为,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不要任何专门技术;所以,如果认为自己没什么基础、没什么技术,从事互联网+就不会取得成功,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在他看来,这就好比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板不必非得是搞建筑出身一样,只要他能让那些会造房子的人来帮他造房子就行了。

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家的思维是要学会用人,互联网+最需要的是善于思考和借鉴别人的方法为我所用。从长远看,互联网在今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前途十分广阔,并且充满商机。

◆不要为休学创业而休学创业

这句话听上去有点像绕口令,但实际上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所说的:我国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是一种进步,因为全球许多国家都是允许大学生有创业想法就休学的,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休学,但“不宜拼命鼓励学生就应该休学去创业,因为创业是一个有了想法确实要去做、不去做的话就会错过时机的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个大学生没有想法就去创业。”

他以自己为例说,他的创业成功就与“遗传”不无关系。他母亲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是家乡的第一个万元户,她没有文化,无力把工厂做大,可是却把创业传统传给了他。他认为,自己最终能把新东方做起来,从中获益不少,甚至还多少有些“水到渠成”的味道。[3]

在这里,孙伟茗初中没毕业就出来闯**,最终在互联网+上取得成功,这绝不是因为他休学“休”出来的,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1]林静:《90后专访:揭秘互联网创业十个月赚182万》,人民网,2015年5月18日。

[2]王娟、罗丹玲等:《大学情侣档携手创业做APP,获50万风投》,载《新快报》,2015年5月20日。

[3]《俞敏洪:不宜拼命鼓励学生休学创业》,新华网,201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