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开道】 为兴趣和梦想创业,就再也不会觉得累(1 / 1)

一个人如果能为自己的兴趣和梦想活着并奋斗,无疑是幸福的,艾诚就是这样一位幸福者。她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诱人机会,她都知道自己要紧紧围绕着媒体,所以这才创立了艾问传媒。

艾诚出生于1987年,2004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北京大学读国际传播学硕士,然后进入哈佛大学读经济政策硕士。

复合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媒体工作经历,让她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就赴联合国纽约总部任实习助理,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被世界银行总部看中。可是,一种强烈的责任使命感使得她毕业后毅然进入中国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纽约站工作。什么使命呢?在她看来,就是要努力让媒体真正走向平民化、大众化,让每个人都有一个话筒可以问自己所有的不解和好奇。

不用说,上述两者都是令人羡慕的工作环境;可是为了梦想,她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些工作,走上了一条创业之路,迈出通向自己理想的第一步。在她看来,中国的媒体市场拥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这样,2013年她从美国回到中国,2014年3月在北京创办了独立媒体品牌“艾问传媒”,她自己称之为是“一块中国媒体的实验田”。实验什么呢?那就是她要通过建立艾问传媒,生产“有用、有趣、有料”的艾问全媒体产品,每期节目都会鼓励艾问用户犀利提问,希望尊重市场、期待市场,但又不妥协于市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之所以选择媒体行业创业,是“因为中国大地上太缺真正的看门狗了,媒体的根本善意不容置疑,媒体的公器特征不容玷污。”[1]

现在,艾问传媒全媒体平台已与30家主流媒体进行合作,采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方式,推出了《艾问·人物》、《艾问·常识》、《艾问·后来》等三档周播节目,以及特别节目《艾问十大商界领袖》、《艾问十大顶级投资人》等。为此,人们也给了艾诚艾问传媒创始人、独立双语主持、“最美哈佛女主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等称号。[2]

【+什么】

●女性优势

艾诚认为,社会上总觉得女性创业不容易,实际上,这恰恰可能是一种优势。因为相比男性而言,女人创业更多地是为了兴趣和梦想,而不是利益和成功;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女性,幸运就幸运在爱做梦并且还允许做美梦。女性天生的敏感和关注细节的特质,有助于自己在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而且越偏执越美丽;同时,也可能会从社会获得更多的关怀和合作伙伴的支持。她创业一年多来的最大收获就是,不像过去那样只对自己的梦想负责,而是会对艾问传媒的全体团队负责了。

●直觉

艾诚在创业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直觉,而这是互联网+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

正如北京光年无限科技创始人俞志晨所说,互联网+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举例说,2012年时他们的第一款中文语音助手产品上线时,社会上还基本不了解语音助手究竟是什么东西。所以,当时有家风险投资机构强烈建议他们换名字,说他去电信营业厅问了一圈用户,没有一个人听说过什么叫语音助手。后来没办法,在内部争论了好几次后做了妥协。不用说,语音助手产品现在到处都是,已经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可当时他们因为改了产品名称,所以市场认知马上出现分裂;幸亏还好,他们的反应比较快,两个月后就做了纠正,又重新叫语音助手产品了。

由此他建议投资者:任何一款伟大的产品一定会融入创始人的情感和灵魂,进而才能引发用户共鸣。也因如此,创始人会比别人对自身产品多一种直觉,而当这种直觉来了时,你就不要轻易放弃和改变。[3]

【怎么+】

◆生活安排

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擅长安排家庭生活。如果能把这一优点用在工作上,就能把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创业、生活两不误。

艾诚把每一天都看作是平等的,工作兼生活。每天早晨起床后做做瑜伽、看看新闻、回回邮件,然后就是上班、开会、工作;晚上健健身,喝杯红酒,然后入睡,每一天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高效而简单。在她看来,如果身体疲劳了睡一觉第二天还能恢复;如果是心累,那就表明所做的事情与价值观不符,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放弃了。

◆更加重视网络传播

艾诚深知,处于现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人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所以,搞媒体必须越来越重视网络传播渠道。

能看到,艾问传媒虽然也在许多电视台、电台、报刊上传播产品,但因为与互联网的不解之缘,所以,它必定会把所有节目再放在网站和微信等网络渠道上传播一次,同时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因为不管怎么说,网络传播渠道的受众面要比传统媒体大许多,这是绝对不能忽略的。

[1]《〈时尚先生〉专访艾诚:最美哈佛主播的双擎人生》,中国经济网,2015年7月10日。

[2]董禹含:《艾诚:为兴趣和梦想而创业》,载《北京日报》,2015年5月22日。

[3]《为创业者用6分钟自述的这些错误,点赞》,虎嗅网,2014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