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岩可真曾在石霜楚圆禅师处参学,常以能亲见楚圆而自负。有一次,他到金銮和楚圆禅师的高足善侍者一同结夏(注:佛教僧众自农历四月十六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安居。两人言谈中,善侍者知道翠岩尚未彻底了悟。有一天,善侍者和翠岩在山中同行,善侍者随手拣起一片瓦砾,放在大石上,对翠岩说:“如果你能在这里下得一转语,我就相信你亲见过楚圆。”
翠岩左看右看,正思考着该如何对答时,善侍者就喝斥:“情识未透,犹豫不决,何曾亲见过楚圆的旨意?”翠岩自觉惭愧,即返回石霜山。
楚圆禅师见他回来,斥责说:“真正的行脚人,必定知道时节,结夏安居尚未结束,有何急事要回到这里?”
翠岩委屈地说:“被善师兄毒恼了心,始终堵塞难受,所以来求见和尚。”
楚圆禅师没一句安慰的话语,直接问他:“如何是佛法大意?”
“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
禅师怒喝一声:“已经是发苍苍、视茫茫的人了,还作这种见解,怎能勘破生死?”
翠岩非常惶恐,请求楚圆禅师开示。
“换你来问我这句话。”
“如何是佛法大意?”
“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
翠岩闻言,当下省悟。
养心法语
所谓“毒心半是慈心人”,善侍者为了帮助同门师弟翠岩开悟,不惜给予言语棒喝,看似无情的打击,却是慈悲的提携。这也是佛教丛林里“有理三十棒,无理三十棒”的教育。
又翠岩回答楚圆,楚圆回答翠岩,都是“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但是二人的悟境是大不相同的。禅不仅在于了知,更重在体悟。翠岩的回答原本不错,错在他不能肯定自心,直到楚圆禅师以相同的答案回答,方才打破从前所知,终得悟入。由此可知,直下承担、自我肯定亦是进入禅的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