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感情上的忏悔与修持上的忏悔(1 / 1)

佛法与义理 星云大师 755 字 1个月前

人生短暂,一如轻烟与飞雾。有的人追求爱欲荣华,过着愚痴烦恼的生活;有的人断欲守空,过着清净清凉的日子。崇高与卑微,全在感情的一念取舍。我们在感情的生活里,要有忏悔的心情,觉得这件事我对不起某人,这个地方是我错了,这种情形是我疏忽了……日日忏悔,日日改进,性情胸襟自然能开阔,生活质量自然能提升,否则每天被感情牵制束缚,住在五欲六尘的牢狱中,不能超拔,不能解脱,那种瞋恚惊怖、垢秽怨祸的日子,实在是苦不堪言。

佛经里有一段记载,说明忏悔不但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还能改变一个人的相貌:印度波斯匿王,有一个面容丑陋的女儿,因为长得实在难看,即使贵为公主,也没有男子喜欢她。国王不得已,只好在贫民窟中找一位青年,赐予高官厚禄,让他与公主成亲。

婚后,因为公主实在丑陋,这位青年不敢带她出双入对地参加宫廷应酬,每次盛宴都是只身前往。日子一久,大家都觉得奇怪,驸马怎么老是不带公主出来?几位驸马的朋友,商议把驸马灌醉,偷走他身上的钥匙,一探究竟。

被锁在家中的公主,因为感伤自己的丑陋,日日虔诚地在佛前礼拜、忏悔自己丑陋的业障。当她恳切忏悔时,原本粗糙不堪合掌的双手,渐渐变得雪白润泽起来;那双瞻仰佛像的细眼,也慢慢变得晶莹美丽;当她向佛陀倾诉心曲,求佛宽恕时,整个人忽然变得气质高雅,仪态优美。

驸马的朋友偷偷窥见虔诚礼佛的公主,果然国色天香,一个个屏气凝神,几乎看呆了。回去后纷纷数落驸马自私小气,藏美人于深宫之中。

由此可知,忏悔者常蒙三宝加被,忏悔者多能移情化性,经常忏悔的人,能洗涤一切烦恼垢,长养无边诸善根,消除业障,种植福田。

至于修持上的忏悔,天台宗有三种忏悔法门:

1.以戒律门忏悔:精持戒律,夙夜不懈地修持,犹如大火,烧去一切情识障。

2.以功德门忏悔:常行功德,供养三宝的修持,犹如春风,消去一切烦恼障。

3.以无生门忏悔:看破生死,修习无我的修持,犹如净水,洗去一切知见障。

修持忏悔的法门虽多,最重要的是要真诚发露。发露,就是把自己的罪过在大众面前坦诚无讳地说出来。从忏悔的情状,可以看出一个人忏悔的等级。如果是上品的挚诚恳切,忏悔时会全身流汗,且痛哭流涕,泪中带血,这是最高的忏悔;中品的忏悔,身上所有毛孔发热,眼睛布满血丝,眼泪、鼻涕双流,懊恼欲死;最普通的下品忏悔,则是涕泪纵横,俯身不起。

忏悔,要至诚发心,罪业才能消除。过去有一个小沙弥走夜路时,不小心踏死了一只青蛙,师父知道以后,神色黯然地对小沙弥说:“真是罪孽深重啊!你怎么可以随便踩死生灵呢?为免业报轮回,你只好到后山跳崖舍身谢罪了。”

小沙弥一听,刹那间犹如五雷轰顶,这才知道祸根大了,只好含泪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到山后悬崖,往下一看,深谷又深又暗,小沙弥心想:跳下去,粉身碎骨,必死无疑;不跳呢,三途受苦,累世轮回,业报逃不掉,这可怎么办呢?小沙弥忍不住掩面痛哭了起来。这时正巧有一个杀猪的屠夫经过,看到小沙弥跪在路旁哀哀痛哭,觉得很奇怪,上前追问,小沙弥一五一十地把前因后果说了一番,屠夫听了,顿时悲从中来,悔恨万分地说:“小师父呀!你不过无心踏死一只青蛙,就要跳悬崖自杀才能消业。我天天杀猪,满手血腥,这罪过岂不更重了。小师父,你不要跳崖了,让我跳吧!应该谢罪赴死的是我啊!”

屠夫一念忏悔心生起,就毫不迟疑地纵身朝悬崖一跳,眼见就要命丧深谷时,一朵祥云冉冉从幽谷中升起,不可思议地托住了屠夫的身子,救回了他的生命。

这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含义,正是显示修行忏悔的稀有殊胜。真诚的忏悔,可以洗除我们无边的罪孽,还给我们本来清净的面目,譬如磨镜,垢去而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