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在他的实践、推动下,已然成为当代社会思想的主流。大师一生,可以说念兹在兹都是“为了佛教”。他为了把佛教活泼泼地落实在人间,至今年届八十高龄,仍然云水五大洲,到处弘化。
大师毕生不辞劳苦、不计毁誉、不怕艰难、不畏挫折,甚至置死生于度外地为人间佛教奉献,他的思想、人格、道德、行仪,乃至他的事功言教、修行体验、人生阅历,非笔墨所能尽述,想要研究星云大师的一生,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凡事“事出必有因”,每一位伟人的应世必然历经一番不平凡的淬炼。大师传奇的一生,同样有着不平凡的际遇与愿心。大师生逢社会变迁、世纪交替的大时代,一生走过战乱的流离、度过贫苦的困顿、受过佛门的棒喝、尝过政治的迫害。但是,尽管人生之路饱受沧桑,历尽挫折,12岁出家的他发大宏愿,以推动人间佛教为己任。
为了改革陋习因循的守旧佛教,他创办僧伽教育,培养弘法僧才,为赓续佛教慧命遍洒菩提种子;他撰写文章、编辑杂志,埋首于佛教的文化工作,为现代佛教注入一股朝气蓬勃的新动力;他一袭袈裟,走遍世界,把佛教带到世界五大洲。
大师对弘法有他的坚持,大师对自己也有深深的期许,他的心境在一首以自己的法名《星云》为题的小诗中,流露无遗:
夜晚,我爱天空点点明星;
白天,我爱天空飘飘白云。
无论什么夜晚,天空总会出现了星;
无论什么白天,天空总会飘浮着云。
星不怕黑暗,云不怕天阴。
点点的星,能扩大了人生;
片片的云,能象征着自由。
花儿虽好,但不能常开,
月儿虽美,但不能常圆;
唯有星呀!则娇姿常艳,万古长新。
蓝天虽青,但不会长现;
太阳虽暖,但不能自由;
唯有云呀!则万山不能阻隔,任意飘游。
夜晚,有美丽的星星;
白天,有飘动的白云。
大师一生充满苦难。他出生在北伐时期,十岁时因抗日战争,随着逃亡潮挤在万千难民中,跟着人潮逃亡流浪。他住过车棚,睡过神庙,也曾坐过多次牢狱;他背负着现代思潮的冲击,为了改革佛教,受尽各种人事的排挤。但是,他就像是夜晚的星星,不怕黑暗,又像是白天的太阳,不自觉地散放光芒,普照大地。
大师一生服膺于香严智闲禅师的“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虽然从小生长在贫苦的家庭,但是他庆幸自己有福报在丛林参学,能与诸上善人同受大冶洪炉的磨炼。
他虽然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但是图书馆里无言的老师,都增上了他的学养。他常说自己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儿童,但是在一次次礼拜观世音菩萨的宗教生活里,他获得了体验,从此“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大师从二十岁步出焦山佛学院,回到祖庭大觉寺,开始了他的弘法之路。从此他无时无刻不像日月一般的光照寰宇,很多人因为大师的一句智慧法语而改变一生,视他为贵人,对他敬仰佩服不已;很多佛教事业因为大师的愿心毅力,别人做不到的事,他都能一一实现。
大师何以有那么大的智慧、能量?何以能够利济那么多的众生呢?虽然大师自述自己小时候并不聪明,例如《古文观止》里的一篇文章,别人两三天就能背得滚瓜烂熟,他花了两三个星期的时间,却还是背不来。不过,这是十六岁以前的情形,十六岁以后情况突然有了改变。
大师如此形容自己:“好像忽然开了窍似的,所有书本一经过目,里面的道理、知识,就像排山倒海似的涌入心里……”从此,大师的学业成绩突飞猛进,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甚至有一次历史考了97分,大师自觉应该可以拿满分,却因疏忽被扣了3分,为此还生气得饭也吃不下呢!
忽然间智慧大开,老师却心存怀疑,不相信他有此实力,所以在学期末了的总成绩里刻意给了他很低的“印象分数”,甚至比平时被公认为不如他的同学还要低。但是他并没有生气,只是暗暗地告诉自己,以后要做一个公平公正的人。
大师善于以别人的言行作为借鉴,用以激励自己、改进自己。他说:“别人不好没有关系,自己好才是重要。当我们看到别人不好,不是要去打倒他,或是跟他斗,而是应该要自我改进。”这样的自我历练,使他终能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
大师崇高的人格,可以说是从小养成,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小时候因为家贫,加上外祖母的影响,养成他勤劳、慈悲的性格。他经常在家人外出工作的时候,自己动手整理家务,只为让父母回家有一个惊喜。他经常一早就外出捡狗屎、牛粪、铁钉等,把换得的钱存下来,当家里需要用钱时,适时地拿给母亲贴补家用。对于自己小时候捡牛粪、拾铁钉一事,他流露出赤子之情说:“原来我从小就懂得资源回收,从小就具有环保的观念。”
由于大师从小就勤劳作务,举凡烧水、煮饭、劈柴、牧牛、犁田、插秧等,他都一一做过,因此从生活的工作经验学会了重视实际,而不是只会空讲理论,所以后来他弘扬人间佛教也是本着实践的精神,从弘化中把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落实在人间。
大师虽然承袭佛门古老的传统教育,但是在关闭式的教育里,却早已知道佛教应该走向现代化、艺文化、通俗化、电影化的重要,因此他提倡“传统与现代融合”。
大师也没有受过现代教育的洗礼,没有受过写作训练,但是他的著作如《释迦牟尼佛传》《玉琳国师》等,一再出版流传,甚至被编成电视剧,拍成电影。他虽然没有修过文学的学分,但是他对中外的文学涉猎很广,曾被有名的《菩提树》杂志誉为“佛教的文艺明星”。
大师本是一介僧侣,可是他的思想很有社会性与时代性,能够“与时俱进”,了解国家社会的运转与需要,经常应邀进入各级学院讲演,对各种社团提供指导。他对现代管理学也有其独到的理念与心得,曾以佛教的《弥陀经》《普门品》,申论各种现代的佛教管理法。他熟稔传统的丛林佛教仪轨,手著《僧事百讲》,对百千年来的丛林教育留下了轨范。
大师没有学过建筑,但他创建多所规模庞大的寺院、道场,如佛光山的建筑便是由他自己一手设计,几可媲美一流的建筑师。大师不擅长唱歌,对音乐也不感兴趣,但是他提倡佛教音乐,把佛教梵呗以现代的乐谱演奏,率领佛光山梵呗赞颂团巡回世界各大歌剧院演出,如纽约的林肯歌剧院、雪梨歌剧院、台北音乐厅等。
大师制定的佛教仪轨,如佛化婚礼,丧葬仪式、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等,都为佛教界所引用,从未引生异议。大师虽不擅英文,但曾在澳洲邦德大学、新加坡大学、香港理工学院、美国的哈佛、耶鲁、加州等大学做专题讲演。他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西文、葡文、德文、法文、梵文等多国语言。
大师重视佛门律仪,护持传统戒法,在台湾曾参加过无数次的传戒,担任坛上十师,甚至亲自到印度传授国际三坛大戒,以得戒和尚的身份为来自锡兰、尼泊尔、缅甸、泰国、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的戒子正授,恢复失传已久的南传比丘尼戒法。
他一方面恢复传统戒法,但又推动佛教的革新,倡导众生平等,尤其对促进佛教比丘、比丘尼两性僧团的平等,以及在家、出家二众的平等,功不可没。
大师从小生活刻苦自励,丛林的教育养成他虽然年过古稀之年,总能随遇而安,即兴生活;一桌一椅,都能睡眠;茅篷陋室,也可安居。平时三餐,只以面饭为主,不嗜零食,也不用水果,而他身体健康,甚于常人。
他一生没有假期,自诩“人生三百岁”,要求自己的人生工作要有三百岁的价值。他一生从不为个人储蓄金钱,也不购买物品,但他对金钱挥洒自如,能为佛教创建百千万元费用的道场,甚至为社会创办大学、卫星电视台、报纸等。
大师愿力宏深,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两百余所道场,以及多所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电视台、报纸、云水医院、佛教学院、中学和大学;大师教化宏广,门下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僧弟子千余人及信众百万。
大师一生虽然没有领过一张正式的毕业文凭,但是从他手中接过毕业证书的学子不计其数;他不曾跨进大学宫墙,但他在国内外创办四所大学,并曾受邀出任文化大学印度研究所首任所长,也曾应聘在台湾文化大学和东海大学教书多年。他先后荣获美国东方大学、泰国玛古德大学、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智利至多玛斯大学、韩国东国大学等多所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
大师一生得奖无数,教化无数,阅人无数。他曾造访泰国国王普密蓬,建议泰国应容许大乘佛教的传播;他见过菲律宾总统马卡帕加尔,为佛教在菲国的传播开启机缘;他曾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先生畅谈中印文化,也曾和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共祈世界和平。
大师的一生堪称传奇,很多别人不敢做、不能做的事,只要他觉得对众生有益,无不全力以赴。他在1988年美国西来寺落成之际,促使“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一次走出亚洲,到美国洛杉矶的西来寺召开第18届会议,并于会议中打破惯例,首度把两岸代表同时请上会议桌,由此渐次开启了两岸日后频繁的良好互动。
大师一生所做都是“为了佛教”,他所提倡、推动的“人间佛教”已然对当代社会人心产生振聋发聩的启迪作用,其影响是深广而久远的。他说,世间再多、再大的问题,除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天灾以外,都是源于人为的因素,突破困境和解决世间的问题,唯有靠人类的自我觉醒。
编选自满义法师的《星云大师的传奇一生》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