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是发展方向(1 / 1)

待人好 星云大师 753 字 1个月前

宗教的意义在宣扬教义,教人明理,导人向善。世界上的宗教莫不认为自己的教最好,甚至为了显示自己宗教的力量,喊出“国际化”的口号。佛教是早已国际化了的宗教,现在的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日本佛教、韩国佛教,甚至欧美的佛教,在各个不同国家受不同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特质等影响,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内容。

这种现象无可厚非,因为宗教到了某一地方,为了求得生存,必然要在当地落地生根,必然会有一些配合的措施与政策,这是自然的发展。未来的佛教走哪一条路线好?如果走南传路线,南传佛教以供养为主,出家人俨然就是佛祖,只要我住到这个地方来,信徒就要供养我。他们的僧侣外出托钵,家家户户都会主动拿出东西来供养,这已经成为他们的风俗习惯。但这种供养制度在中国可行吗?不可行。如果你走到信仰基督教的人家门口,他不但不给你供养,还可能把你打出来,中国的情况很复杂,不能走泰国南传的路线。

说走藏传的路线!藏传佛教产生于荒凉偏远的西藏,人民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外在物质缺乏,只有往内心世界去追寻,所以他们的精神世界很丰富,信心也很强。藏传佛教也很重视供养,现在密教能在全世界发展,华人的贡献很大。华人很欢喜好奇,总觉得我跟活佛在一起,我替活佛背一个包包,或者我是活佛的侍者,就是对自己一个很大的安慰,很容易自我陶醉。西藏很多僧人受过英语教育,他们的英文程度以及对佛教义理的钻研,的确有很深的造诣,像格西就等于我们的博士学位,但不可讳言的,到处招摇撞骗的也不是没有,一般信徒分不清楚,一味走藏传佛教路线,也未必行得通。

那么,走日本佛教路线吧。日本佛教虽在历史上经过了多少王朝、多少磨难,但现在各大宗派都形成了很深的势力。日本的和尚,尤其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可以跟在家人一样有宗教的福利,也有社会的自由,可以穿在家的衣服,可以当首相;像过去鸠三一郎就是个和尚,京都和东京市的市长也都曾由和尚担任,和尚具有精神的感召力,庙大,信徒也多。

日本的新兴宗教比台湾多,所发挥的力量也更大。日本人曾批评台湾人没有宗教情操,不忠于宗教。日本人的教性很强,我常常看到日本人身上挂一个袋子,上面有一个记号,表示我是这个宗派的,当他看到你的袋子跟他的不一样,连话都不跟你讲,彼此泾渭分明。

现在日本的佛教寺庙已经不成为寺庙,而成了祖师的宗庙。他们不再信仰佛教,而信仰祖师。有一次,我在日本的一个寺庙里参观,看到大佛殿里怎么把一个祖师的相挂得那么大,却把佛像做得那么小。他们说,我们的祖师很大,而佛像只是我们的一个护身符,所以不需要很大。日本佛教从佛祖的佛教变成了祖师的佛教,基本上已经走了样,日本的和尚一般很有地位,甚至女性要嫁人,会选择嫁给教授、医生、和尚,为什么?因为和尚有庙,有财富,嫁给和尚马上就可以当幼稚园园长,当百货公司老板娘,甚或和上流社会接触,像皇家的东本愿寺、西本愿寺都是由王公大臣出家当和尚的。

中国的佛教如果要走日本的路线,事实上也是不行的,因为中国的佛教靠戒律在维持,比丘、比丘尼不可以结婚,一般在家信徒之所以向出家人礼拜,就是觉得你们跟我们不一样,你们没有结婚,而我们是有家庭的,这跟日本的佛教很不一样。

我觉得今后中国的佛教要走“人间佛教”的路线。人间佛教就是在家众有在家众的护教空间,出家众有出家众的弘法地位;僧与信、出家和在家,如人之双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搞“人间佛教”必须有大菩萨的大发心,才能有所建树,这不是用强制力或政治力量可以达成的,需要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慢慢积淀。祝愿佛光山的僧团与教团未来在人间佛教的发展上,能带给人间真正的和平与福祉,带给人类真正的幸福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