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二十二日 星期二(1 / 1)

最近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不外是一波波的宗教事件,上午接受TVBS电视记者访问——

◎如何区分宗教的正邪

在信仰之前,要先问清楚此宗教是否有历史可考、有否真实性、教义是否劝人为善、是否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提升及道德上的重视,若事先没有这一方面的了解,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就容易走入邪信了。

◎对信徒在寺院捐款的看法

信众们的捐款,是一种对信仰的奉献,由神职人员代表接受,此是一种净财、公财、共财,将借着我们的手转给十方,有的人则放进自己口袋内,那是不合乎因果的。

佛光山对财务管理的方式是“权”、“钱”分开的,其功德善款都应用到信众们的需要上,如:云水医院、养老、育幼、慈善,并办有四个大学、十六个佛学院、九个美术馆、杂志社、出版社、佛光书局等,在庞大的开销下,日日难过日日过,对这些佛教事业,佛光山完全是以弘法为出发点,且一丝一毫皆点滴归公。

佛光山对徒众私人财产(如俗家父母的赠予)并不过问,但是不准借贷、不准私蓄,所以对徒众福利才有所保障,不必担心物质上的缺乏,而能安心的弘法度众。

◎关于“纳骨塔”的问题

“塔”,本来就是佛教的,为佛涅槃后,舍利子的供奉处,所以塔是神圣的宗教建筑物,后来传到中国,应习俗的演变,也把佛的舍利塔再通俗化,一般的灵骨也可以放在塔里面,所以称为“纳骨塔”。

由于现在人口增加,土地难求,许多不法商人,以商业的行为来建纳骨塔,有的还如公寓在预售,有些人甚至还买了很多,以便将来奇货可居时涨价出售;有些商人另外用别的名称如“莲花座”,并说可以消灾,很多不求甚解的民众,就这样的上当了。

真正寺院里的纳骨塔,跟商业场中的纳骨塔是不一样的。纳骨塔是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如同大雄宝殿、功德堂、地藏殿或客堂,塔寺是寺院的设备之一,是一项慈善事业,应信众的需要而服务。因很多信徒不愿意祖先的灵骨,葬在土里,除了又贵又花钱外,实在是一地难求,所以官方乃至天主教、基督教等都提倡火葬,除干净外,比较经济,所以纳骨塔就慢慢风行起来。

佛教里纳骨塔所收的款项不是买卖,叫“奉祀费”,就是灵骨进塔奉安后,不是一次就了了,还要每天在灵骨前早晚上香换水、供花、供果、春祭、秋祭,平常还要有专人照顾,也就是说,进塔是一次,可是照顾是终身永世的,故这不是用金钱买一个灵骨位就能算数的。

多少出家众,其一生的青春生命,都是为这许多灵骨在奉献,其慈悲更见伟大,所以我们对塔寺的灵骨,和一般生意场中的灵骨,应该要区分,不可混为一谈。

晚七时,和求受三坛大戒的戒子们开示。

在戒场的生活是很美好的,可以不必耳闻目睹世间的是非,自然就会感受到清净安然。虽然在戒期中不免会有一些事务上的课程,这也是对身体上的一种调适,这段戒期中的日子,在出家生活中是很好的回忆,大家要好好修持,不要让它空白。

受戒,是自己的,所以持戒要发道心。不仅要受持戒法,其精神意义更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