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十六日 星期三(1 / 1)

“佛光山各别分院住持主管会议”今起一连三天,于如来殿大会堂召开。虽是会议,但实质上仍以师徒时间为主,和徒众们提及——

最近社会上,佛教真是多事之秋,中台山、清凉山、慈明寺、宋七力、妙天等事件接二连三,佛教徒若不凝聚力量,以求得共识,则不易面对这多事的环境,大家应该要有关心时事、关心社会问题的认知。

上午,讨论的主题是“佛光山有什么优点?”佛光山的优点很多,如——

1.升等制度:升迁,难免就会有上下、缓急、先后,虽非十分公平,但也是一种制度。其实也非制度不公平,而是人心不公平。凡是有人我之争、比较、计较、自私者,自然就会有不公平。何况升迁条件,非争取来的,而是经由评鉴,评鉴的内容除了有学业、道业、事业外,人缘、发心、修持、能力、工作成绩、品性、忠贞、待人接物等各方面,也都考量在内,非仅有年资一项而已。

通常在佛门一出家,就被尊称为“法师”,而出家二三十年或五六十年的长者,也一样称“法师”,这对有所作为的僧众是不公平的。罗汉修持有四果之别,菩萨修行也有五十一个阶位的高低,故在评鉴的升等制度中等级有所差别就是平等。丛林四十八单的升等序级制度,值得僧团来发扬。

2.人事调动:出家僧众到处行脚弘法,所以称之为“云水僧”,所以人是流动的,故职务一定要调动,否则就成一滩死水了。“调职”的另一个好处,也是在找寻自我所长,来多方面学习。

佛光山是每一个人的,当然所有单位也是大家的,不要计较要调这里、要调那里,为护持常住制度,一切都要欢喜接受,一些常会出轨者,大都是不遵守制度的人。一个人若老是轻易拒绝一些因缘、机会,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失去一切;反之,不轻易排斥,而随顺一些因缘,则会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3.徒众福利:一人佛门献身佛教,就要有“将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付予龙天”的观念,当然传灯会就要负起健全徒众的福利制度。对在学徒众,并设有“清读奖学金”、“勤劳奖道金”等,给予方便使其安心读书。其他尚有旅行、留学、参学、医疗、度假、养老、往生奉祀、恩及父母者多项。

4.财务制度:佛光山对金钱管理的方法是,有权者不管钱,有钱者没有权,“钱”、“权”要分开。且私人不储蓄,尤其不与信徒有金钱往来,但并不表示不拥有,“储蓄”是一种慢慢的积存,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贪心,故不宜提倡。出家修行还是以清淡朴素为要,金钱不储蓄、不借贷、不往来,金钱太多了易埋葬一个人的道业。世俗以拥有为富,出家则以清贫为贵。

任何制度要健全,其过程必定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符合大众需要,“制度”是从“戒律”中引申综合而成的,服从制度,就像是持戒,意义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