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时四十五分,由伦敦飞往曼彻斯特,航程约一小时。曼彻斯特(Manchester),距伦敦一八九哩,为英国第二大城市,人口有六百万,除伦敦外是中国人聚居最多的城市,也是英国棉制品中心及技术研究中心。
下午三时,在佛光会曼彻斯特协会主办下,于曼城市政厅(市政府所在地)为曼城地区信众举行一场皈依三宝典礼及佛学讲座,远道而来闻法的嘉宾有巴黎协会会长江基民、欧洲联谊会副主任委员曾辉、里昂分会会长许尊训等。在讲座现场服务接待者有曼彻斯特协会会长郑添士先生、督导陈蕙莲小姐、理事陈婵凤小姐、太平绅士华容容小姐以及负责曼彻斯特禅净中心的满耀和佛光会员干部等多人。为信众宣讲题目是“佛教的真理”。
最近《纽约时报》有一则新闻,报导美国有一名杀人犯,被关在死囚牢里,要求狱吏给他一本宗教的书籍,他是个基督徒,但是看守的人却随便丢一本佛经给他,死囚犯在牢里把这本佛经反复诵读,结果这个人现在是世界上有名的佛教徒,全世界的佛教徒都为他请命,希望免除他的死刑。
一九八四年威廉·派克因为杀死他前妻的父母及伤害他前妻和一名警员而被判刑。在囚房内他以不太礼貌的口气,要求给他一本《圣经》看,狱吏对于派克的不礼貌很不高兴,就故意丢一本佛教的《法句经》给他。派克便开始研读,七年后,派克成为阿肯萨斯州监狱内,唯一的佛教修行者。
死刑犯会改变思想是常有的事,但派克的例子却与众不同,他说:“佛教所关心的不是‘救赎’或‘忏悔’的问题,与其说佛教是一种宗教,不如说它是一种改变人心的心理学,它可以引导修行者达到内心的平和。”
派克在阿肯萨斯州死刑犯中心接受访问时表示:“最大的禅思是对于死亡的思考,我必须掌握死亡,尽管对于死亡我仍然觉得棘手。佛教说死亡是一个大谎言,一个大迷惑,我现在知道,这个有形的身体是工具会死亡,但里面的东西将会继续生存下去。”
在牢房里,派克每天清晨三时起床,静坐四十分钟,他的牢房仿佛是一座寺院,里面有铜制小佛像,要是看守的人允许,他会烧香或点蜡烛,若牢房不允许有这些东西时,派克说:“我可以自己当做蜡烛,我可以把自己当做香。”
派克说,佛教会吸引他,是因为他读到佛陀的教导,不纯净的思想会导致麻烦,就像他现在这个样子,过去及现在所犯的罪行中,他就是一直以一颗不纯洁的心在做事。
派克先后读了数十本佛学书籍,在谈话时,常会引用经典上的话或禅师语录。为了表示虔诚,他剃光了头发,且在白色制服上披上一条黑色领巾,手上还戴着一条念珠。派克的转变是如此令人信服,以至于很多监狱内的犯人、警卫都叫他“Si-Fu”(师父),当他经过时,有些人会合掌对他行鞠躬礼。
负责纽约“新心感化院”的新道法师说:“派克对佛教的了解,是我见过的犯人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
随着死刑日子渐渐接近,派克已成为全球佛教徒的焦点,在数百名写给州长的请愿书中,不管是来自锡兰或夏威夷的法师,都赞扬派克对佛教的投入与热忱。
最近新道法师为派克举行了授戒仪式,仪式中派克有了新的法名“永恒的山”,在证书上,一位法师替他题了“当你离去时,要有像山一样的尊严,相信你的生命是持续不断的”。
派克说:“我不想死,但我已准备好。事实上我有些期待这次的死亡之旅,因为我已研究它好长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