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9年,汉武大帝58岁。
此前一年,天现异象,天空降下白毛,天下大旱。但汉武帝仍然拖着他的老迈之躯,巡游东海郡,苦苦寻找着仙人的踪迹。
一边寻找仙人,一边发布战令,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酒泉,迎击匈奴右贤王。
这一战,与赵破奴遭遇匈奴主力的格局一般无二。李广利击右贤王,斩杀憨厚的老牧民万余人。但在归途,却闯入了匈奴主力的包围圈。
但这一次,李广利没有离开主力去取水,所以他逃过了被匈奴人俘虏的命运。他让最能打的陇西人赵充国,率精兵一百多人为敢死队,冒死突围。李广利率军紧随其后,他们两个成功杀出,但陷于包围圈中的大队汉军,近半人数惨遭匈奴斩杀。
此战,赵充国负伤二十余处,仍悍然血战。
李广利是玩音乐的世家,乐音的辨析能力与情商高低,是同一个道理。所以他最是明白汉武帝的心思,知道汉武帝少年时游侠,一生不改的是对铁血勇士的厚爱。就上奏章,往死里夸奖赵充国。
汉武大帝果然来了兴趣,他回到皇宫,就召赵充国入宫,让赵充国脱了衣服,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抠赵充国身上的伤。抠得赵充国欲哭无泪,引以为傲。
到了这里我们就知道,汉宫的政治倾轧,非险恶两个字,无以形容。
这个意思就是说,汉武大帝对手下战将,就目前而言并无偏爱,但是,由于他长年在外巡游,只顾寻找仙人不问政事,再加上年纪老迈体力衰退,帝国的权力已经不再像此前那样明晰。前方征战的将士,一不留神就会死于极为混沌的晦涩政争。朝鲜之战就是个例子,任谁都感觉情形不对劲,有人在暗中捣鬼。可是那一道道命令,全是假汉武帝之名,从朝廷发出的,让你连个证据都捕捉不到。
就比如李广利这里,他始终泥陷于被动的政争中,甚至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直到此时汉武帝兴致勃勃地来抠赵充国身上的伤疤,才不无惊讶地发现一桩怪事:咦,李广利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居然没人给他运输粮草,他就是一支孤军,违背兵法地愣打死拼,居然还立下不世功勋。
汉武大帝察觉到自己的疏漏,就决定弥补。
他现在,像当年喜欢大舅哥卫青一样,喜欢李广利这个大舅哥。
当年,大舅哥卫青能够纵横驰骋,是因为有飞将军李广替他垫底。所以这时候,李广利也需要一个给他垫底的人。
还是让飞将军李广的后人来垫底吧,李家就是垫底一族。
正在酒泉、张掖训练士兵的李广孙子李陵,被汉武帝指名来垫底,让他替李广利输送粮草。
李陵接到这道命令,当时就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