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场景主持和脱稿讲话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把故事讲得精彩、吸引人,是主持人和演讲者必须修炼的技能。
在一场演讲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个好故事。如果全场你只是说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如主持婚礼时只说新人多么相爱、爱情多么浪漫,再如庆功宴上只讲豪言壮语,这样的讲话必然枯燥、毫无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果你声情并茂地讲一两个故事,如婚礼上讲一对新人如何邂逅、相爱的点滴小事,再如庆功宴上讲如何克服困难拿下某一关键性难题,这样的讲话必然容易令人动容、引起共鸣。
同时,无论你的讲话多么深刻、动人,3个月后,观众都难以再记起绝大部分内容,可是一个好故事却可以让观众记住长达8个月。如果这个故事精彩、富有情感,则可以让部分观众记住更久的时间。
所以,我们在当众讲话时应该适当地穿插一两个好故事,并用真诚的话语把故事讲得生动。很多出色的主持人和演讲者是讲故事的高手。
某位演讲者在台上慷慨激昂、滔滔不绝,讲做公益的必要性,号召人们向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赠物资。可场下的观众却听得昏昏欲睡,有人甚至小声闲聊起来。
接下来,演讲者拿出几张相片,大声地说道:“我们来看看这几张相片,里面的孩子……”他富有情感地讲了几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如小小年纪就失学、吃不饱穿不暖、用稚嫩的肩膀做家务和干农活……这时,台下观众被这些感人的情节吸引住,有的甚至偷偷抹泪。演讲结束后,很多人表示愿意参入公益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贡献一份力量。
所以,想要让我们的主持和当众讲话取得理想效果,就学会讲故事吧!
当然,有些人觉得讲故事看似很简单,只是说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就可以。其实不然。我们需要把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引人入胜,从而抓住观众的心。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弄清讲什么故事、什么时候讲故事的问题。关于讲什么故事,自然是讲与主题内容、重要人物有关的故事,讲典型、有价值、最能拨动人心的故事。比如,主持中秋晚会该讲团圆的故事,主持五一劳动节晚会该讲爱岗敬业、拼搏努力的故事,员工动员大会该讲阶段性胜利、展现竞争或拼搏品质的故事。比如,美团创始人王兴讲到阶段性胜利时,就讲了世界上最早到达南极的两支探险队的故事来类比美团和竞争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什么时候讲故事,可以在开场白时讲,但故事一定要简短、生动、有趣,起到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作用;可以在讲话快结束时讲,但故事一定要切合主题,升华情感。比如年会结束前,讲一年来所有员工的努力、挫折、成绩。再如表彰大会结束前,讲领奖人因工作放弃与家人的团聚,经历多少困难和心酸……这些故事都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让讲话在**中结束。
其次,无论在什么场合,讲故事都要用肯定、确切的语言,不能用模糊性词语。“大约在××年××月”“可能发生在北京某地”“大致情形是这样的”等模糊性词语,不仅大大降低了故事的可信性,还可能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让其对故事和讲话内容兴趣全无。
讲故事时,尽量少用抽象性话语,如数据、模糊行为、关于未来的猜想,无论哪一种都难以让观众有具体的理解和感受。若是换成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不一样了,效果也会好很多。
最后,故事要生动、简洁,切合讲话主题。生动指语言描述要鲜活、带有感情,能够吸引人和感染人;简洁是指简明扼要,不说多余的话,不绕弯子;切合主题则是不跑题、不说不相关的话。
我们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更不能讲半天啰唆话却始终不到重点和**,否则观众很快就会听烦。要是这样的话,讲故事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爱听故事的心,不管小孩还是大人都容易被故事吸引和感动,或是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或是令人开心兴奋的故事,抑或悲伤愤慨的故事。所以,想要让我们的主持更精彩,讲话更深入人心,就好好地修炼讲故事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