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训练一:建立自信,消除紧张(1 / 1)

对很多人来说,私下闲聊不是问题,在公众场合主持和演讲却成了大问题。他们通过事先认真练习、反复背诵、精心准备等努力弥补了技巧上的不足,通过反复训练确定了表达方面的优势,然而却输在另一环节——心态。

在公众场合,面对台下的众多观众,他们往往就会发怵,头脑一片空白,忘掉所有准备好的话或是背下来的稿子,甚至说起话来也是磕磕巴巴。

这是我们所说的怯场,普遍出现在场景主持和脱稿讲话中,根源就是不自信。因为不自信,担心说错话;因为不自信,一上台就紧张;更因为不自信,怕被人嘲笑……偏偏自信是最重要的,缺乏自信就很难建立良好的心态,最后只能呈现一场“尴尬”“拉胯”的主持或演讲。

试问,你自己都不自信,如何在主持中活跃气氛、说服观众,又如何在演讲或活动中赢得信任和青睐?所以,对于主持人和演讲人来说,建立自信非常重要。事实上,很多演讲大师都是从建立自信开始的。

建立自信,其实是与怯场做斗争的过程。我们若想要练就超级语技,首先要想办法建立自信,战胜恐惧和紧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谈笑风生、收放自如,而不是死板僵硬、带有严重的表演痕迹。

那么,如何建立自信呢?

首先,自设场景进行实战练习。场景主持和表演不一样,它要求语言、情绪和场景相符合,如此才不会显得做作。只有经过多次训练和练习,我们的自信才能大大提升。因此,日常训练时千万不要只是背稿,而是应该多多进行场景式的实战练习。

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主持过《今日说法》《挑战不可能》《开学第一课》等优秀节目,其口才和临场反应能力都令人折服。他从小就对主持有浓厚的兴趣,为了练习口才和自信,时常在家里进行场景式实战练习,如主持一场晚会,从晚会策划、节目表演、主持开场白、中间串词到场景布置、道具准备等环节都进行实战练习。正因如此,撒贝宁不仅提高了口才,还增加了自信和临场反应力。

我们可以学习撒贝宁,在家人生日、亲朋好友聚会等场合大胆练习。你在熟人面前敢讲、讲得多了,自信自然能树立起来。

其次,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大大提升自信和勇气。很多时候,个人的不自信源于内心对自我能力的否定,所以在日常练习和正式主持、演说前,积极的心理暗示是非常必要且具有积极效果的。

实战练习后,可以对自己说“我做得不错”“这一次我进步了很多”;上台前,可以对自己说“我能行”“我的发言一定能让现场沸腾起来”……那么,我们就能真的自信满满,发挥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实力。

如果你是被突然“cue”上台致辞,紧张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也没什么大不了——你要尽可能地微笑。微笑具有神奇的魔力,可以让你的大脑摆脱紧张、焦虑,让你越来越自信、从容。同时,放松身体活动手臂、大腿,然后深呼吸几次,也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

再次,不要太在意讲得好不好,不要太害怕出错。很多演讲大师告诉我们,演讲前越是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不要讲错,结果就越容易紧张和出错。这是谁都难以战胜的墨菲定律。因此,主持或是演讲前,我们要让自己保持平静心态,不要总担心成功和失败、会不会受观众欢迎等问题,更不要总是自己嘀咕不要紧张、不要出错。

最后,多积累、多练习。对于经验少或初学场景主持和脱稿讲话的人,紧张、不自信是很自然的。如果我们因为紧张、不自信而逃避——不练习、不上台,永远别想有所突破。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这里同样适用。一开始,我们可以拿稿讲话,虽然做不到脱稿,但只要声情并茂、自信满满,效果也差不了。讲得多了,自信的感觉有了,脱稿主持和讲话自然不成问题。

人人都希望轻松自如地在公众场合讲话,偏偏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总是如影随形。因此对讲话者来说,口才很重要,自信更不可缺少。只要你敢讲,形成对观众说话的自信,征服观众就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