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近来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工作时无精打采的。部门主管看到他的这种状况,主动关心和开导,才知道他和妻子的婚姻亮起“红灯”,两人正在办理离婚手续。
原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陈晖的妻子和母亲有很多不一样的看法,为此两人经常闹矛盾。私底下,妻子常常向陈晖抱怨,有时还会用责备、挖苦的语气说他的母亲。
尽管母亲有些地方确实做得不好,但是陈晖认为,老人毕竟思想陈旧,年轻人应该给予理解和谅解。所以,他认为妻子应该体谅老人,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和指责。为此,他时常为母亲辩解,批评妻子不懂事,这也导致了两人的争吵和矛盾升级。
为了避免争吵,陈晖对于妻子的抱怨、牢骚采取敷衍和沉默的应对方式。然而,这样的应对却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你好好听我说,行不行?”
“嗯嗯。”
“可你明明一直在玩手机。”
“我在听。”
“那我刚刚说了什么?”
“……”
“我就知道,你现在一点儿也不在乎我了!”
……
“我已经足够克制和忍耐,她为什么还是不满意?”对此,陈晖深感委屈。
显而易见,陈晖选择以消极回避的方法来处理妻子的埋怨,而不是坐下来好好地与妻子沟通。相处过程中,尽管他做到了克制和忍耐,但没有给予妻子充足的关注,没有及时回应妻子。这才让妻子认为自己不被在乎,认为丈夫不在意自己的情感需求,甚至两颗心不是靠在一起的,慢慢地导致婚姻亮起“红灯”。
就像陈晖夫妻一样,婚姻中的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体会:
曾几何时,你发现一部好看的电影就想迫不及待地告诉对方,然后一起欣赏,一起分享;你做了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梦,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对方,得到对方的快乐回应或是安慰;你们一天到晚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腻在一起再久都有话可说……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沉默越来越多地占据生活。妻子每天下班回家洗衣做饭、辅导孩子,忙到深夜;丈夫到家后满身疲惫,吃完饭就在沙发上一躺,偶尔拖地打扫卫生也是匆匆做完,仿佛在应付差事……曾经的甜蜜生活变成油盐酱醋,各忙各的,忙完了只想休息,家里变得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沉默。
有多少婚姻,就是在这样的沉默中亮起了红灯。
我们知道,即便在日常的人际互动中,倾诉和倾听也是沟通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手段。如果用沉默来应对倾诉,用敷衍来代替倾听,那么连最基本的沟通都无法实现,更不用说婚姻中拉近彼此的距离了。
中医学讲究望、闻、问、切,人与人的交流其实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沟通是彼此倾诉、彼此回应的过程,只有双方都积极交流才能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把握对方的心理,抓住有用的信息,明白对方表达的重点。
如果一方选择沉默,彼此交流和沟通的通道就堵上了。
事实上,很多夫妻结婚之后,经历了如胶似漆的蜜月期,度过了吵吵闹闹的磨合期,就会无法避免地进入平平淡淡的沉默期。双方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各自有着固定的轨迹。于是,婚姻生活成为一种义务,没有了倾诉,没有了惊喜,也没有了甜言蜜语……出现以上这样的“婚后沉默症”,很快就会迎来婚姻冷战期。
沉默让婚姻没有了温度,总是沉默的婚姻会越来越“凉”。婚姻中的沉默,会带来暗流涌动下的平静和无法言说的距离感,最爱的人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而且,长时间的冷漠和厌倦会让婚姻失去对**的抵抗力,导致各种负面因素乘虚而入,破坏婚姻关系,让原本相亲相爱的夫妻走上离婚的不归路。
所以,在婚姻生活中,我们要拒绝沉默,主动、明确地告诉对方你的情感需求,不要总是觉得老夫老妻就没有必要再寻找心动的感觉了。
事实上,婚姻生活越长,越需要精心呵护,老夫老妻更需要说爱,大胆地说出彼此的想法,这才是婚姻与爱情最好的保鲜剂。
与其虚伪地沉默,相敬如宾,不如放下身段向对方撒撒娇,或者设计一些浪漫和惊喜。如果你做不到这些,那就制造点儿小矛盾,拌拌嘴、吵吵架也比无言的沉默好上几十倍。
我们还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在本能地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爱对方,很多时候可能会忽略掉对方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一定要弄清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给予对方,而非自己硬塞给对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多表达和沟通,远离沉默。
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情感表达,因为爱与被爱的基础就是情感的表达和回应。即便是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也要多向对方表达爱意,如坦承自己害怕失去对方、见不到对方就感到孤独等。这样的表达,有助于婚姻中感到疲倦的两人重新找回新鲜感,缓解负面情绪。
婚姻中,一方越是封闭自己,另一方就越渴望对方能够敞开心扉。所以,我们要大胆表达,并且鼓励对方表达。
因为,一旦拒绝或者懒得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婚姻和爱情就会失去它应有的光彩,家庭也会失去应有的温馨。更可怕的是,沉默带来的负面情绪是双向的,如果两人都选择沉默,周而复始,婚姻和爱情就会被困在诸如“七年之痒”的危机中,两个人也会愈行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