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敏和徐博义是在朋友开的酒吧里认识的。
那时候,罗敏敏偶尔会去酒吧驻唱,徐博义则是酒吧的常客。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一见如故,感情如干柴烈火般熊熊燃烧。没多久,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甚至飞速领证结了婚。
**退却之后,罗敏敏和徐博义之间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人的性格本就是复杂多变的,当初罗敏敏和徐博义之所以会这样快速地在一起,甚至冲动地闪电结婚,是因为他们觉得彼此特别投契、特别合拍。就像徐博义向罗敏敏求婚时说的:“遇见你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你就是我灵魂中缺了的那根肋骨,只有和你在一起,我才是完整的我。”
然而,或许在某一方面,他们确实存在超乎寻常的默契,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合拍的。真正走入婚姻生活,他们才发现彼此需要磨合的地方还有很多——小到生活习惯上的细节,大到对未来的想法和规划,都存在许多分歧和矛盾。
其实,这是每一对情侣在爱情路上都会经历的,俗称磨合期。只要顺利度过这个磨合期,就能找到平衡的相处之道,彼此的感情也会更加深入和稳定。可惜,他们失败了。
事情要从他们婚后的第一次争吵说起。
罗敏敏喜欢唱歌,也喜欢酒吧的氛围,她不认为结婚之后自己必须放弃喜欢的生活方式,也正是因为她去朋友的酒吧驻唱才和徐博义认识的。但徐博义不太愿意罗敏敏去驻唱了,毕竟酒吧鱼龙混杂,虽然说不至于出什么事,但作为男人,谁愿意自己的妻子天天被一堆人“调戏”呢?
为此,罗敏敏和徐博义大吵了一架,冷战了一个多星期。后来,徐博义先服软,并且给罗敏敏买了一台和自己同款的苹果手机。
罗敏敏是个“科技盲”,对她来说,用什么款式的手机没有多大区别。但对于徐博义送给自己的这份礼物,她还是非常喜欢的。原本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台苹果手机成为促使他们离婚的导火索。
用过苹果手机的人都知道,苹果手机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能,就是可以互相定位。如果两台苹果手机登录的是同一账号,就可以通过账号查询对另一台苹果手机定位。
罗敏敏并不了解这些功能,平时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出了问题,都是直接交给徐博义处理。所以,在罗敏敏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徐博义私下给她的手机安装了定位,并且时不时根据手机定位,装作不经意地打个电话过去跟罗敏敏随意聊几句,进行悄无声息地“查岗”。
一次,徐博义到邻市处理公司的事情,晚上通过手机定位发现罗敏敏并不在家,而是在一家酒店。他当即拨打电话,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和罗敏敏闲聊,问她睡了没有。
电话那头,罗敏敏似乎犹豫了一下,然后告诉徐博义自己已经睡下了。那一刻,徐博义的心中一阵冰凉,认为罗敏敏是在欺骗自己,很可能是有了外遇。
徐博义挂完电话,就连夜赶了回去,怒气冲冲地直接奔向酒店“捉奸”。结果,“奸夫”没有抓到,房间里除了罗敏敏外,只有眼睛哭得通红的徐博义的表嫂。
原来那天晚上,罗敏敏突然接到表嫂的电话,说发现丈夫在外养了小三。听表嫂哭得伤心,罗敏敏担心她出什么意外,便连夜赶去酒店找她。那时,徐博义正好打电话过来,表嫂不让罗敏敏把事情告诉徐博义,罗敏敏这才犹豫了一下谎称自己已经睡下。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阴错阳差的误会,让徐博义认为罗敏敏背叛了自己。也因为这件事,罗敏敏终于发现了苹果手机的秘密。
最终,罗敏敏选择离婚。她无法接受丈夫对自己的不信任,更无法活在丈夫的怀疑与监视之下。
爱人之间的博弈,有时是一种情趣,但如果没有原则、底线,很可能就会踩入“雷区”,结果就是万劫不复。就像徐博义与罗敏敏之间,如果没有暴露手机背后的真相,在无数次的争吵与磨合之后,或许他们能为彼此的相处找到一条平衡之道,从而让爱继续延续下去。但是徐博义踩到了罗敏敏的雷区,让她彻底死心,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
今天,手机几乎成为所有人不可或缺的用品。我们每天做的事、说的话,甚至心中隐秘的想法,几乎都能够通过手机寻找到蛛丝马迹。于是,无数人试图通过手机窥探伴侣的隐私,掌握伴侣的行踪,甚至不少人把“对方敢不敢给你看手机”当成验证爱情与忠诚的标准。这些人总是理直气壮地说着诸如“如果没有问题,为什么不敢给我看”,或者“不敢给我看,就证明你心中有鬼”之类的话语。
那么,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把手机换成日记,你还能理直气壮地说出这样的话吗?
每个人都有捍卫自己隐私的权利。日记是我们的隐私,手机又何尝不是?
更何况,当我们对伴侣缺乏信任甚至产生怀疑的时候,根源在于彼此间的信任与交流出现了问题。哪怕我们通过手机掌握了伴侣的行踪,或是知道他和每个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也并不能弥补自己所缺失的安全感。
所以,与其暗地里盯着那台小小的手机,想要通过手机窥探对方的秘密,甚至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不如尝试着与伴侣建立良好的沟通,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手机就不会成为摧毁爱情的手雷。
给自己一点儿信心,也给你爱的人一点儿信任。这样,婚姻就不会失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