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黯然离开(1 / 1)

捻军一称最早源自皖北一带的方言“捻子”,指“一股”、“一伙”的意思。即,几十人、数百人乃至成千上万人,自发组织起来形成的一股股势力。不同于土匪的是,他们最早只是单纯的抱团生存而已,。也没有固定的“巢穴”,平时务农,每有天灾生存困难时,便聚在一起或抢劫、或偷盗或者贩卖私盐。不同于太平军的是,捻军没有固定的统一信仰,他们大多信奉类似白莲教的各种邪教,有的则是信奉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各种奇怪信仰,知名或不知名的妖鬼神魔都有,可能是一股“捻子”的信仰。

一股“捻子”多是由某种教派的当地小头目,或是在当地有威望有号召力的豪杰挑头拉起来的,当地有人加入他们这支“捻子”,他的家庭或是村子就能得到庇护,既可以免受土匪骚扰,也可以联合反对官府横征暴敛。同时,捻子头还会调节自己捻子队伍内部的个人矛盾,以及受自己捻子队伍保护的村庄内的村民纠纷,或两个村子之间的矛盾。因此,捻子在当地的威望极高,当地百姓都对其信服不已。因而,越是每逢灾年,加入各种捻子势力的百姓就越多,其影响就越大。

太平天国叛乱爆发后,受太平军影响,各地势力比较大一些的捻子队伍,就开始纷纷效仿太平军的组织架构,以加强内部管理和势力扩展。尤其是在太平天国后期,以及太平天国被湘军打败后,在两江地区被湘军打败的太平军残部,溃逃到皖北、山东、河南一带后,很快就和当地捻子勾结在了一块。经过合并改编,各地捻子不但人数、武器装备均有加强,也越发具有军队架构,因而也就导致其“叛军”的性质越发明显。

同治二年,豫、皖、鲁三地发生的一场大灾,导致饥民数百万无以为生纷纷加入各地“捻子”,并发了暴乱。而后又由于朝廷的镇压,各地“捻子”为了与朝廷抗争,纷纷自发融合起来,很快就形成了几大捻军势力。其中尤以张洛行、苗沛霖、孙葵心、张宗禹、张禹爵、龚得树、赖文光、任柱、李蕴泰等人控制的捻军势力最大。他们每股捻军人数,至少都是数以五六万计,多的能达十万余众,北方数省的几十支大小捻军加起来,恐怕不下百万人。

捻军虽然号称有百万余众,不过捻军的战斗力明显要远远低于当年的太平军。一是因为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二是捻军的组织极为松散,从大体上分为东捻军、西捻军两大派,往下又是各省、各府捻军各自为战,各部之间虽有联系却也互不统属。所以,基于以上种种客观原因,曾国藩并不怎么把现在的捻军放在眼里。然后又经过对北方六省的地势环境详细分析,曾国藩敏锐的发现,捻军作乱主要都集中在黄河和淮河沿线一带。于是根据这个特点,他决定沿黄河和淮河两条河道,每隔一段距离选取重要的河口节点,设置一座可控制周边方圆二三百里范围内的军镇,在军镇内屯兵伫粮,若是防区内有捻军作乱,立刻出动水师或骑兵快速围剿。

曾国藩给自己定下的剿捻策略,归结为了一个十六字方阵,即: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快速追剿。

然而曾国藩苦心布置的剿捻策略,在实施三四个月后,却并没有如期收到自己想要的良好效果。究其原因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手里的可用之兵,实在是太少了,兵源派系又太杂。

首先,因为手里兵力较少,他设置的每一个军事重镇,只有不到一万兵马,却需要担负方圆三百里范围内的防务,北方的河道运航能力很差,尤其是在枯水季节,大部分河道无法通航,这导致军镇内的兵力无法通过河运,快速抵达防区内的战场,而每一座军事重镇内的骑兵又很有限,最多只有一两千人,即便及时赶到战场,面对动辄上万乃至数万的捻军毫无胜算。

然后就是他设置的军事重镇,有的由淮军组成,有的由八旗兵组成,有的由绿营军组成,有的由地方团练组成,当然还有一少部分由他的嫡系湘军组成。虽然名义上各军、各部都要听从曾国藩的统一调度指挥,可是私下里除了他自己的湘军外,其他各军各部,那是各有各的小算盘,各有各的利益纠葛,对曾国藩的命令往往都是阴奉阳违。这就导致,军镇与军镇之间很难达成有效的相互配合。一旦遭遇规模较大的捻军作乱,一个军镇的力量无法抗衡时,另一个军镇见不是自家派系的,往往会选择自保而坐视不理,各个军镇之间简直就是一盘散沙。而无论是手里兵力太少,还是难以协调各部,曾国藩一时都无法解决,甚至说仅仅凭借他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解决。

兵力少是因为朝廷忌惮曾国藩,不肯也不敢让他带兵太多,以免形成另一支尾大不掉的湘军,至于派系复杂难以调度,可是朝廷故意而为之,其目的也是一样。原本曾国藩就对八旗、绿营不抱有什么太大期望,他们不配合自己也就算了。更令曾国藩心寒的是,一向与湘军过从甚密素有兄弟部队之称的淮军,竟然更加不听自己的号令,甚至有些时候还经常处处与自己作对。慢慢的,曾国藩也逐渐意识到了,淮军之所以不肯配合自己的真实目的,他们分明就是要自己剿捻无功,然后朝廷无奈之下,才能再次改派委任李鸿章担任剿捻统帅。

届时,统帅是淮军大帅,剿捻主力是淮军部众,他们上下一心才能够凭借剿捻持续不断的扩大淮军势力。李鸿章的野心膨胀了,他已经不再满足于一直屈居曾国藩之下,他要做大清第一重臣!

同治五年初,剿捻半年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的曾国藩,亲自带领手下三万湘军嫡系,进驻到荥阳西南的周家口一带,他想要再做最后一次努力。他在从周家口西至洛阳,沿线百里内依托黄河、洛河建立了一道百里防线,目的就是依托太行天险,把东、西捻军彻底隔开,不使他们这两股势力形成东西呼应之势。与此同时,在对待捻军的整体策略上,曾国藩也做了重大调整,开始有之前的一昧清剿,变为征抚并重。因为曾国藩深刻的认识到,无论是之前的太平军作乱,还是现在的捻军作乱,其根本原因不,过是因为天灾加人祸,导致民间民不聊生,百姓生存无法得到保证,被逼无奈之下这才举旗作乱。

所以,单纯的武力征剿,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从根本出发,整顿当地吏治、减轻当地百姓赋税、改善当地百姓民生,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所、生而有所养、老而有所依,还百姓一个朗朗晴天,令百姓对朝廷归心归德。届时,叛乱不征也会自平。不过,这个征抚并重的剿捻策略,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为此,曾国藩制定了几项长期策略:一是继续实行军镇制,保障不让各支捻军发生大的暴动。二是加强保甲制,制定“良民册”对每一个百姓进行摸底排查,防止他们加入捻军。三是在军镇制和保甲制的基础上。再建立圩寨制,每家每户出壮丁聚于圩寨。进行类似于团练的训练,而每家每户也要将家里的余粮,贮藏于圩寨里防止被抢。而圩寨又设在军镇旁互为倚仗。其实说白了,圩寨内的壮丁和粮食,就是当地村民给官府缴纳的人质和押金,防止当地百姓与捻军互相勾结。

然而,曾国藩苦心制定的这三项征抚并重的剿捻策略,刚刚开始施行了不到半年就受到了朝廷的反对。朝廷认为,曾国藩率领十几万大军剿捻一年而未建寸功,对他的剿捻表现极为不满。而当曾国藩提出征抚并重的剿捻三策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朝廷当权派则认为,曾国藩的这个策略不但耗时太长,而且朝廷的支出也十分巨大,现在国库空虚,应当速战速决,尽快解决捻军叛乱才对。曾国藩坚持己见,多次上书朝廷,苦心陈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期望得到朝廷的支持。然而慈禧太后不但没有对曾国藩的陈述,听见去半个字,反而还一道懿旨下去,革除了曾国藩的剿捻统帅一职。同时,朝廷又委派李鸿章接任剿捻统帅,派左宗棠为剿捻副统帅。命李鸿章全面负责督师剿捻事务外,还率领他的淮军在河南、安徽、山东三地主要负责剿灭东捻军,命左宗棠率领他手下湘军去西北主要负责剿灭山西、陕西、甘肃三地的西捻军。最终,曾国藩历时一年多,除了在太行山东麓临黄河、洛河一带建立防线,隔断东西捻军联系外,未建寸功,带着无尽的无奈和不甘,黯然离开了剿捻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