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答如何产生——交差原理(1 / 1)

“昨天讲的最后三个例子,你们总没有忘掉吧!——若是这样地健忘,那就连吃饭、走路都不能学会了。”马先生一走进门,还没立定,笑嘻嘻地就这样开场。大家自然只是报以微笑。马先生于是口若悬河地开始他的这一课讲演。

昨天的最后三个例子,图上都是一条直线。各条直线都表出了两个量所保有的一定关系。从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往横看又往下看,马上就知道了,合于某种条件的甲量是什么的时候,乙量便是怎样。如图7,合于每小时走二里这条件,4小时便走了8里,5小时便走了10里。

这种图,当然,对于我们很有用。比如说,你有个弟弟,每点钟可走六里路,他离开你出门去了。你若照样画一张图,他离开你后,你坐在屋里,只要看看表,他走了多少时间,再看看图,你就可以知道他已离你多远。倘若你还明白这条路沿途的地名,你当然更可以知道他已到了什么地方,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倘若他走后,你突然想起什么事,须得关照他,正好有长途电话可利用,只要你沿途有地点可以利用和他通电话,那你不是很容易找到打电话的时间和通话的地点吗?

这是一件很巧妙的事,已落了中国旧小说无巧不成书的老套。古往今来,有几个人碰巧会有这样的事?这算得来什么用场?你也许要这样扳差头[9]。然而这只是一个用来打比方的例子,照这样推想,我们总可相信,能够制一幅地球和月亮运行的图吧。从这上面,不是在屋里就可以看出什么时候地球和月亮的相互位置吗?这岂不是有了孟老爹所说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那副神气吗?算学的野心,就是想把宇宙间的一切法则,统括在几个式子或几张图上——这就是它的“全体大用”。

在现在说,这似乎是犯了夸大狂的说法,姑且丢开,转到本题。算术上计算一道题,除了混合比例那一类以外,总只有一个解答,这解答就靠昨天所讲过的那种图,可以得出来吗?

当然可以,我们不是能够由图上看出来,张老大得九块钱的时候,宋阿二得的是六块钱吗?

不过,这种办法对于这样简单的题目虽是可以通得过,遇见较复杂的题目,就很不便当了。比如,将题目改成这样:

张老大、宋阿二分十五块钱,怎样分法,张老大比宋阿二多得三块?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老老实实地去把解答找出来:张老大拿十五块的时候,宋阿二一块都轮不着,相差的是十五块。张老大拿十四块的时候,宋阿二可得一块,相差的是十三块……这样一直看到张老大拿九块,宋阿二得六块,相差正好是三块,这便是解答。

这样的做法,就是对于这个很简单的题目,也须做到六次,才得出解答来。较复杂的题目,或是题上数目较大的,那就不胜其繁[10]了。

而且,这样的做法,实在有点和打发财票[11]差不多。从张老大拿十五块,宋阿二得不着,相差十五块,不对题;马上就跳到张老大拿十四块,宋阿二得一块,相差十三块,实在太胆大。为什么不看一看,张老大拿十四块九角,十四块八角……乃至于十四块九角九分九九九……的时候怎样呢?

喔!若是这样,那还了得!从十五到九中间有无限的数,要依次看去,人寿几何?而且比十五稍稍小一点的数,谁看见它的面孔是圆的还是方的?

老老实实的办法,就不是办法!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花样锦要变得省力气、有把握,才惹得起看客的赞赏呀!你们读过《伊索寓言》,里面不是说人学的猪叫比真的猪叫,更叫人满意吗?

所以找算术上的解答必须更巧妙一点。

这样,就来讲交差原理。

照昨天的说法,我们无妨假设,两个量间有一定的关系,说可以用一条线表示出来——这里说假定,是虚心的说法,因为我们只讲过三个例子,不便就冒冒失失地概括一切。其实,两个量的关系,用图线(不一定是直线)表示,只要这两个量是实量,总是可能的——那么像刚才举的这个例题,既包含两种关系:第一,两个人所得的钱的总和是十五块;第二,两个人所得的钱的差是三块。当然每种关系都可画一条线来表示。

所谓一条线表示两个数量的一种关系,精密地说,就是:从那条线上的无论哪一点,横看和纵看所得的两个数量都有同一的关系。

假如,表示两个数量的两种关系的两条直线是交叉的,那么,相交的地方当然是一个点。这个点便是一子双挑了,它继承这一房的产业,同时也继承另一房的产业。所以,由这一点横看纵看所得出的两个数量,既保有第一条线所表示的关系,同时也就保有第二条线所表示的关系。换句话说,便是这两个数量同时具有题上的两个关系。

这样的两个数量,不用说,当然是题上所要的解答。

试将前面的例题画出图来看,那就非常明白了。

第一个条件,“张老大、宋阿二分十五块钱”,这是两人所得的钱的和一定,用线表出来,便是AB。

第二个条件,“张老大比宋阿二多得三块钱”,这是两人所得的钱的差一定,用线表出来,便是CD。

AB和CD相交于E,就是E点在AB上,同时也在CD上,所以两条线所表示的条件,它都承受了下来。

由E横看过去,张老大得的是九块钱;纵看下来,宋阿二得的是六块钱。

正好,九块加六块,十五块,就是AB线所表示的关系。

而九块比六块多三块,就是CD线所表示的关系。

E点一点不推扳[12],正是本题的解答。

“两线的交点同时承受得有两线所表示的关系。”这就是交差原理。

顺水推舟,就这原理再补充几句。

两线不止一个交点怎样?

那就是这题不止一个解答。不过,此是后话,暂且不表,在以后连续的若干次讲演中都不会遇见这种情形。

两线没有交点怎样?

那就是这题没有解答。

没有解答还成题吗?

不客气一点,你就可以说这题不通;客气一点,你就说,这题不可能。所谓不可能,就是照题上所给的条件,它所需要的解答是不存在的。

比如,前面的例题,第二个条件,换成“张老大比宋阿二多得十六块钱”,画出图来,两直线便没有交点。事实上,这非常明白,两个人分十五块钱,无论怎样,不会有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多得十六块的。只有两人暂时将它放着生利息,到了连本带利已在十六块以上再来分,然而,这已超出题目的范围了。

教科书上的题目,是著书的人为了学习的人练习起见编造出来的,所以,只要不是排错,都不至于不可能,至于到了实生活上,那就不定有这样的幸运。因此,注意题目的是否可能,假如不可能,解释这不可能的理由,都是学习算学的人所应当做的工作。

[9]扳差头:方言,即找碴儿。

[10]不胜其繁:今作“不胜其烦”。

[11]发财票:即奖券。

[12]推扳:方言,指一点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