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集 杜甫小传——诗国的圣人(1 / 1)

杜甫是谈论中国诗学绕不开的人物,却又是多少诗学研究者不敢轻易触碰的话题,很多学者会自觉将杜诗留到自己功力最深厚的时候研究。杜甫赢得的诗家的敬畏,是其他任何诗人都比不上的。

杜甫被称为“诗圣”。一个人被称为“圣”,仅仅在某方面做得好是不够的。所谓“圣”,是指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他们不仅一举一动都符合儒家的理想,是百代士族的精神偶像,更是制礼作乐的人;他们不仅总结了前代的所有文明成就,更为后世订立了一切规范。杜甫在诗歌史上,正是周公、孔子一样的人物。一方面,他的诗体现了儒家精神,体现了盛唐士族的风度;另一方面,他的诗集汉魏以来诗歌艺术之大成,更为此后的诗歌艺术开启了几乎一切门径。可以说,杜甫以前的一切诗歌现象,到杜甫这里都有了一个新变;杜甫之后的一切诗歌现象,都需要追溯其与杜诗的关系。

杜甫被称为“圣”,并非因为他总是一脸严肃。和之前所有的圣人一样,他是一个比常人更有人情味的人。杜诗就像诗的海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当然也不乏有趣味、有性情的诗。事实上,杜甫比一般诗人高明之处,恰恰在于他更有性情,更能自由地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志。

一位优秀的诗人,应当是“哀乐过人”的。他之所以悲哀、之所以快乐的原理,跟一般的人情没有不同,只不过,他悲哀和快乐的程度,要远远超过一般人。杜甫作为诗人的天才,恰恰在于他的“哀乐过人”。

在“哀乐过人”的问题上,杜甫与李白难分伯仲。区别在于,李白更倾向于到古代、到天上去发泄现实容纳不了的**,而杜甫则以非凡的韧性和好奇心,尝试了各种方法,把自己的**倾注到现实中去。大到家国变乱,小到一草一木,杜甫都用自己的办法,留下了自己情志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