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十三朵玉(1 / 1)

妖雾香阁 乔艺 1148 字 1个月前

了空又看着‘雅韵轩’,说:“在下已由圣上所知,此‘雅韵轩’三个字,原本是殿下在宫中的殿名,圣上之前来山中时,提议建一座塔式阁楼,也是偶然之间,才借了殿下的名字来用。”

“大师有所不知,‘雅韵轩’并非宫中殿阁名字,我的寝殿叫做‘寓诗殿’,是我自己想要改名‘雅韵轩’,也只是草稿,并不能真的改成,否则宫里的规矩,就都可以舍弃了。”睿寓的解释。

“原来如此。”了空听着。

“原本在宫中,收到此楼画图,已觉得名不符合,现在身临其境,更觉得不妥,”睿寓说:“方才睿寓进去走了一遭,见楼中每层都分内外几阁,阁楼之中又有阁楼,层层攀高,又层层深入,倒觉得‘阁中阁’三个字才更恰当。”

但是又说道:“此事不用着急定论,可多取几个名字,再呈圣上御览,睿寓毕竟年少,知之甚少,还是不要惹了荒唐笑话才好。”

听了这位十七皇子的一番话,了空隐士的汗,都下来了,什么是才子,他今日算是见着了,于是应下说:“殿下所言极是,在下依照去办。”

睿寓看见山中有人,已将文房四宝备齐,于是说:“若论字,宫中冷贵妃娘娘,笔力深厚,恕睿寓真的不能造次了,定名之后,睿寓亲去‘书洇宫’求字,刻成金匾后,再派人送来山中,行举匾之礼。”

“殿下有心了,”了空隐士也不想就这样错失良机,于是问道:“既然墨砚已备下,可否请殿下赋诗一首,在下装裱后,也收藏进阁中?”

“睿寓力所能及,献丑了。”话罢,往楼前的书案走去了。

皇上此时正走过来,了空隐士立刻见驾,皇上看着几米之外,正在写诗的睿寓,问道:“大师以为朕的这个皇子如何?”

了空隐士笑道:“居然今日才得见这位殿下,早知这几年就不会外出云游了。”

皇上又想了想说:“朕这次除了要选太子妃,也要为适龄皇子,选皇子妃,睿寓算是刚刚适龄,倒不急于考虑,但也不妨有合适的十七皇子妃出现,朕的这个儿子,朕很稀罕,所以也不愿误了他,必定要择选一个,懂他、更懂他诗的奇女子,只是眼下并没有合适的人选,看来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批进入宫学堂的臣女了。”

“在下云游时,见识过一些奇花异草,”了空隐士忽然说道:“最令在下感叹的,是一种被称作‘无果花’之花,此花,终生只开一次,稍纵即逝,故而无果,只凭开花时,恰逢蜂鸟经过,才能沾染花蕊,而短短时间内,又恰巧落过另一株花蕊,因此存世极其稀少,更有人几十年,守花待开,而多少人,都不得见。”

皇上听了,明白了空隐士不是平白无故说了这番关于无果花的传闻,但是听完,皇上的心里却不怎么舒服,眼前的皇子是睿寓,了空隐士所说的‘无果花’,也就是跟睿寓相关了。

睿寓写完,了空隐士立刻前去观看,只见纸上四句为:“‘雅韵不为奇,昔因山空阁。层层闯心扉,只待花开合。’”

随后安康拿来给皇上也看了,方才了空隐士才提到花,此刻睿寓也题花,但是皇上看这诗作,却觉得睿寓似有情窦初开的萌意,不由得心情转好了些。

睿宣安排事情回来,报道:“父皇,御林军已整装待发,随时可以启程。”

皇上却暂缓,引荐睿宣到了空隐士面前,笑道:“这个就是朕的十三了。”

了空隐士立刻见礼,道:“久闻十三殿下大名,不想今日才得见…”抬头去看时,了空隐士却有些怔住了。

并非因为睿宣也葱茏的年纪,而是因为睿宣眼中的万千,与太子正正相反。

皇上见状,刻意往睿寓身边走去,拿着刚作的诗,又探讨了一番。

睿宣本来要跟在皇上身边,了空隐士却请道:“十三殿下留步,因前日灾民之事,得殿下鼎力相助,在下备有谢礼,还请殿下笑纳。”

睿宣正要婉拒,却见了空隐士已经送到了面前,是大师一直拿在手腕的一个手环。

睿宣见了此物,感觉已非俗物,于是立刻婉谢说:“朝廷赈灾,非睿宣个人之事,大师不必挂怀,物件太过贵重,睿宣并不敢收下?”

了空隐士却笑道:“这原是在下师兄的手环,且叮嘱过只传予有缘人,此手环有拼玉十三朵,赠与十三殿下,正是此缘了。殿下若认为此物贵重,则必然贵重。”

说着已将玉朵手环,戴在了睿宣的左手腕处。

睿宣细看这手环,是玉又像宝石,黝黑晶莹,像是闪烁着某种灵气,由十三片似云朵形状的玉组成,却彼此镶嵌融合,衔接紧密,犹如一个完整无缝隙的圆环,做工也绝非精致袖珍可以形容。

睿宣一直行走御前,见多识广,却还是第一次见识如此精致之物,不禁竟心里一番悸动。

但是也同时担忧说:“睿宣整日奔波不停,匆忙于纷争之中,若不慎遗失或者毁损,睿宣于心不忍。”

说着,想要将手环取下,却做不到,无论巧力,还是蛮力,手环安然于腕中,却并不见紧束,宽松却不能取下?

了空隐士于是笑道:“殿下若觉得贵重,可暂代避灾,之后再返还在下,如何?”

睿宣听了‘避灾’二字,却并不十分惊讶,表情依然淡然,于是致谢道:“睿宣谢过大师,必当珍惜,谨记返还之事。”

“殿下似乎对生死无虑,若是血光之灾频现,英年早逝之命,殿下以为如何?”了空隐士又问道。

睿宣听着,却只是极其淡淡地笑容,说:“若果真如此,睿宣宁可尽早,晚一日,便多一日难。”

了空隐士疑惑地看着睿宣眼中的涟漪心结,这样的年纪轻轻,究竟经历着怎样的心历劫难?

话未说完,锦鹰又来报事,睿宣便告辞道:“有缘得见大师,睿宣感激指点,但说罢即作罢,还请大师见谅。睿宣先行一步,望与大师后会有期,若不能如愿,也必定派人,将贵物安然送回。”

了空隐士看着睿宣匆匆离开的背影,心里却在叹息。

皇上也走了回来,笑问道:“不知大师,从朕的十三身上,又看到了些什么花或者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