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1 / 1)

宋国有个勤快的农夫常年在田里辛勤劳作。虽然不太富裕,日子倒也踏实安稳。

农夫的田里长着一棵参天大树。大树像一把巨伞,遮挡了很多庄稼。农夫觉得大树长在田中央会影响收成,就从根部把它锯掉了,留下一段粗壮的树桩。

一天早晨,农夫刚到田里,看到远方有一道灰色的影子一闪而过,仔细一看是只飞速奔跑的野兔。那只野兔跑得太急,“砰”一声重重地撞在了树桩上。野兔被撞得头破血流,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农夫赶紧走过去察看,原来野兔死了。

农夫高兴地把沉甸甸的野兔捡起来。他感叹道:“运气不错啊,今天晚上可以大餐一顿了。”

回到家,农夫做了满满一锅兔肉,美美地大吃了一顿。

酒足饭饱之后,农夫剔着牙,醉醺醺地想,这兔肉真的很香。如果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这样就不用天天干农活了呀。

农夫为自己的这个主意感到暗自高兴。于是,他便收起了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白白捡一只肥硕的野兔。

后来,他干脆在树桩旁边搭建了一个草棚,把床被和锅碗瓢勺也搬来,住在了里面。无论白天黑夜,他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树桩。

隔壁田里的人好奇,问他为何每天守着这截树桩。他说:“你不知道啊,前些日子,我在这里看到一只野兔撞死在了这截树桩上。那兔肉吃起来真的很香呢。现在有这种好事,还做什么庄稼活儿呢。所以我现在每天就是等兔子撞上来呢。”

那人听了农夫的讲述摇了摇头,劝他不要异想天开。农夫哪能听得进去。农夫等了一天又一天,始终没有野兔撞上来。

农夫的田里渐渐长满了野草。秋天,别人的田里收获了庄稼,他却颗粒无收。

别人又劝他还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种庄稼吧,野兔是可遇不可求的,别想不劳而获了。

可是农夫仍然执迷不悟,他相信野兔会送上门来的,只是时间问题。那年春天,那段树桩发了芽,长出了崭新的枝条,农夫依然等着野兔的到来。

就这样,原本很勤快的一个人,因为偶然得到了一只野兔,最后竟然过上了乞丐一样的生活。

出自《韩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