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儿童的村落,窥视者的村落(1 / 1)

传统的家庭在亲子关系上,必然是威权主义的。就像林肯及其内阁的传闻一样——内阁投票向东,林肯投票向西。这个比方说明,林肯的一票拍板定音。同样,孩子意见的数量和强度不管用,是不允许占上风的,不允许他们在重大问题上和父母的意见相左。可以鼓励孩子说话,就像老师可以听学生的意见一样。但是最后决定议程的还是家长和老师。因此,如果把这个问题推向极端,如果根据父母容忍民主的程度(当然决定于孩子的年龄和问题的大小),我们就可以说在传统的亲子关系中,孩子的意见不算数。于是才有这样的谚语:“要看见孩子做什么,不能听孩子说什么。”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也好,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也好,孩子的耳朵要听话,嘴巴要闭上。

这种家庭关系和广播造成的环境极其相似。不仅从技术性上可以看出这种相似性(广播允许听,不允许问),而且可以从其后果上看出这种相似性。我在《软利器》里比较详细地说明,广播时代产生了20世纪最强大的四位政治领导人——斯大林、希特勒、丘吉尔和罗斯福。他们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用这个新兴的媒介来对国人讲话。此时,他们的声音进入了客厅,进入了迄今为止由家庭组成的小社区。他们凭借的广播手段,不能够记录任何相左的意见或反对的声音。听收音机的人,无论其年龄大小,都成为匍匐在父亲脚下的孩子。他们的国家并没有成为村落,因为村民是可以争论,可以讲民主的;而是变成了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凡是能够听到广播的公民,都成了没有权威的家庭成员,成了孩子。这种情况造成和维持的政治控制,当然要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丘吉尔的保守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选举中被赶下台。但是,广播造成的举国一家的情况,却是空前绝后的,此前此后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麦克卢汉有一句话常被人引用:“倘若电视出现在电台之前,希特勒这样的人是不会出现的。”在这里,他抓住了盛极一时的广播家庭(radio family)的实质。事实上,这个的家族式的“村落”很快就会再一次转向。1960年,肯尼迪之所以令人钦佩,不仅是因为他说得漂亮,而且更是因为他长得漂亮。这种钦佩不是孩子对父亲的钦佩,而是影迷对影星的钦佩。他的政府成为亚瑟王式的宫廷[1]。美国人民崇拜、热爱、欣赏他,就像崇拜、热爱、欣赏盛大的游行和电视连续剧一样。其悲惨结局令人心碎——并非像孩子失去父亲那种心痛欲裂。我的父母常常告诉我,1945年罗斯福去世时,他们悲痛得像失去了一位父亲。人们在肯尼迪遇刺时的感觉,更像是别人的孩子被汽车压死时那样的感觉,有一点超脱,也不那么悲痛。地球村在成长。通过电视,村里人从收听者变成收视者,从小孩子变成窥视者了。

当然,窥视的对象既受人喜欢,也令人讨厌。因此我们才痴情于连环杀手和恐怖片,因此电视时代的政治领袖才受制于这两种情感的投射。美国总统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布什[2],要不是一届任期满后就在接着的选举中落败,要不就是由于别的原因而不得不离开白宫。里根从政前本来就是影星。他任了两届,受到的喜爱远远超过了其他总统。然而,即使他的政府也受到危机的震撼——伊朗门事件[3]中诺思将军出席的听证会,当然是要电视直播的。美国公众似乎渴望看政治马戏团,渴望看他们的英雄在马戏场里受到一点小小的伤害。随后,在这个电视直播的村子里,唯一连任两届总统的人又登场了,这就是克林顿……

肯尼迪揭开了电视时代总统任期和窥视时代的序幕。他在和尼克松的电视辩论中仅仅是险胜,大多数听收音机的人认为尼克松获胜,少数看电视的人认为肯尼迪获胜。在那一场辩论中,看电视的人比听收音机的人多。他逃过了观众最色情的兴趣。他的脱险真有点悬。倘若他死后爆出来的与朱迪思·艾克斯纳(Judith Exner)等人的风流韵事的确可信,其意义就不仅仅是满足媒介贪婪的狂热了。在英国,普罗夫莫丑闻[4]说明,风流韵事和政治搅在一起是多么富有刺激性,被激起的远远不止形式是上的注意,因为媒介激起的愤怒把一半的内阁拉下马。但是,录像带造就的窥视者的村落,还要过几年才能扬威。1988年,美国的总统预选中,这个村落爆发出破坏性的冲击。传媒报导的婚外情使候选人加里·哈特(Gary Hart)中途落马。这件事使我有所触动——我喜欢哈特,不喜欢他党内的对手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和他们的共和党对手布什。最后是布什竞选获胜。我写了一篇文章:“只有天使才能当总统吗?”

1992年,克林顿竞选总统时,很快就陷入了“哈特”问题。乍一看,他注定要以政治灾难告终。耐人寻味的是,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报导说他与珍妮弗·弗劳尔斯(Gennifer Flowers)有染,他予以否认,不过他暗示有其他的婚外情。正如媒介和政治研究中的许多其他结果一样,他的当选至少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解释:(1)尽管有婚外情,他还是获胜,因为窥视者的村落对这种热闹劲已经厌烦了;(2)正是由于婚外情,他才当选总统,因为窥视者的村落(至少是大多数的窥视者)的态度变为欣赏婚外情,而不是感到不满;于是,窥视的村民想确保这种形式的娱乐能继续下去。我承认,第二种解释有一点愤世嫉俗。但是很可能,1992年克林顿获胜的竞选中,这两种解释都起了作用。

1998年,这两种解释再一次受到检验。教皇访问古巴的当天晚上,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爆发,它抢占了这件吉祥大事的电视黄金时段。

到1998年,电视屏幕和看电视的窥视者村落,再也不是城里人使用的唯一屏幕。电视屏幕被家里、办公室里和旅行时膝头上的屏幕联系起来了。一旦接上线,一旦和遥远的电话系统接通,人们就可以做许多事情,而不仅仅是看屏幕了。这是屏幕历史上破天荒的事情。

这些屏幕当然就是互联网的窗口。它们作为前沿的利器,取代了电视和报纸。这个信号是国会公布的斯塔尔(Starr)报告发出的。这个克林顿婚外情的报告(Office of the Independent Counsel,1988)直接被送上了互联网。公众和媒介行业都可以平等地获取。稍早一些由政府直接送上网的国际新闻报告,是马萨诸塞州法庭从轻裁决的一个案子,这是1977年“保姆”案中给露易丝·伍德沃德减刑的裁决。[5]

到20世纪末,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羽翼丰满,正在逐渐成为真正的现实。

[1] 亚瑟王式的宫廷(Camelot),亚瑟王是英国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率领一群“圆桌骑士”,肯尼迪政府曾经获得这一美称。

[2] 指“老布什”即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1924— ),美国第41任总统(1989—1993)。

[3] 伊朗门事件(Iran Gate),1978年,卡特总统任内,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一百余人被伊朗扣为人质,因此两国关系长期陷入危机。此间,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一些军人绕开国会,偷偷把武器转手卖给伊朗。几年以后,偷运军火案被新闻界揭开,国会举行了一系列听证会。这个案子震动里根政府,叫“伊朗门事件”。

[4] 普罗夫莫丑闻(Profumo scandal),1963年,英国陆军大臣约翰·普罗夫莫的性丑闻后因此下台。

[5] 路易丝·伍德沃德(Louise Woodward)是英国的保姆,被控谋杀婴儿马太·厄普恩(Matthew Eappen),因证据不足被轻判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