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空港概述(1 / 1)

民航概论 魏全斌 1182 字 1个月前

一、空港的发展

可供飞机停放、起降、维护和组织飞行保障活动的场所称为机场,用于航空运输的机场通常又称为航空港,简称“空港”。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当时并没有机场,随后的几年里相继有航空爱好者制造飞机成功,但也没有专门的机场,人们只需要找一片平地就可以起降飞机。从191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场,到现在世界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大型航空港,机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0~1920年)是机场的幼年期,这期间的机场仅仅是一片草地,搭建几个简易帐篷来存放飞机,并有几个工作人员参与管理。这期间除军事飞行外,机场只为航空爱好者的飞行试验提供服务,不对社会服务,所以这期间的机场只是“飞行员的机场”(见图5-1)。

第二阶段(1920~196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航运输业逐渐兴起和发展,机场也就大量兴建起来。这个时期,为满足通信、航管、飞机对跑道的要求以及旅客进出机场的需要,机场修建了塔台、混凝土跑道和候机楼,已经具备现代机场的雏形,但社会服务功能有限,主要为飞机和旅客服务,只能称之为“飞机的机场”。

第三阶段(1960年至今),随着民航进入全球化、大众化的发展阶段,航空运输成为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喷气式客机广泛采用,对机场飞行区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客货流量的增加,对机场地面运输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航班数量、客货流量的增加对机场与邻近社区的土地使用、噪声等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一时期机场成了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其社会服务功能也日渐完善,这一时期的机场称为“社会的机场”(见图5-2)。

图5-1 早期机场

图5-2 现代机场

我国机场的发展始于第二阶段,但第二阶段持续时间特别长,直到1978年才真正意义上进入了第三阶段。1920年开通了北京与天津之间的航线,首先在京津两地修建了机场,直到1968年才修建了我国的第一个航空港——北京国际空港,1979年扩建完工后才有了第一个大客流量的国际标准空港。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共有民航运输机场175个,其中对外开放的国际机场25个,预计2020年我国的民航运输机场将达到300个,形成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机场群。

二、机场的分类

根据用途不同,机场可分为军用机场和民用机场两大类。

小贴士

有的城市客货流量不大,单独修建机场意义不大,如果附近有军用机场,民航往往与部队合作共同使用一个机场,称为军民合用机场。我国部分民航运输机场实质上仍是军民合用机场。

民用机场按服务性质可分为用于民航运输的运输机场(空港)和通用机场两大类。空港按吞吐量和规模又可分为枢纽空港、重要空港、一般空港等。

(一)枢纽空港

枢纽空港所依托的城市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优越自然条件,一般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多处在重要的国际航线上,是国际、国内航线最密集的地区。这类城市可能拥有多个机场,这些机场互相分工合作,共同构成该城市的空港。我国目前已形成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空港,其中上海空港包括虹桥和浦东两个机场,三大枢纽空港的总吞吐量占全国的40%以上。成都空港由于在我国航路网中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机场规模,即将成为我国的第四大枢纽空港。

(二)重要空港

重要空港是在一个国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空港,在整个国家的航空运输网中起着核心作用,它所依托的城市一般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美国把客货吞吐量占全国1%以上的空港划为重要空港,我国一般把对外开放的国际空港作为重要空港的标准。

(三)一般空港

除枢纽空港、重要空港之外的小型空港称为一般空港,这类空港的客货吞吐量不大,但在全国的航路网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是民航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空港曾经从事航空运输,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不再使用,处于停用或保管状态,如有需要可再次启用,这类空港叫做备用空港。

三、空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空港是交通联系的枢纽

航空运输具有快速性和机动性的特点,使空港成为一个国家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结合点,空港通过所依托的中心城市能提供的所有交通方式便捷地与城市相连,进而辐射到周边地区,让航空运输融入当地的交通运输网络,是这些地区通向本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通向国际的门户。

(二)对投资有很强的吸引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许多大型跨国经济实体看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低廉地价、人力资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大量的资本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投资建厂。投资也给这些逐步开放中的地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投资的先决条件是解决好人员和物资进出的通道,以便人员能便利地往来、产品能顺畅地运输,通过空港建立的空中通道就是最有吸引力的运输途径。

(三)空港经济加速当地经济发展

依托于空港、借助空港的推动力而带动或形成的产业经济体系叫空港经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空港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伴随空港而衍生出来的产业活动也快速发展。空港是全球产业要素的结合点,它集客货运输服务、航空配餐、航油航材供应以及围绕客货运输服务所需的配套服务于一体,形成了一个小社会。随着国际物流吞吐量的增大,空港自身的社会属性越来越明显,利用其商品、信息、人才集散地的优势,可提供批发、配送、仓储业、出口加工及自由贸易等全方位增值服务,让空港具有了城市所有的功能,使空港和周边地区首先繁荣起来,随之将会带来地价上涨、房地产增值等效应,提升城市的地位,使整个地区的财富增加。

同时,空港是连接当地与外界的高速通道,缩短了与世界的距离,使地方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世界同步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