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八 老年人人工肛门引流袋的更换(1 / 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工肛门的概念。

掌握人工肛门的护理要点。

能力目标:能为有人工肛门的老人进行人工肛门的护理及引流袋的更换。

能指导人工肛门的老人进行人工肛门的护理及引流袋的更换。

工作任务描述

王教授是养老院里的乐天派,由于老伴走得早,子女离得远,自大学退休后就一直在养老院休养,三餐定时有人照顾不说,还有朋友可以一起打打球,下下棋,聊聊天,在养老院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惬意非常。但最近王教授却遇到了件烦心事,两个月前王教授被诊断为直肠癌,之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直肠癌根治术。虽说手术很成功,也解决了排泄的出口问题,但今后王教授只能从腹部的人工肛门解大便了,这让王教授有些手足无措,不晓得应该怎么处理粪袋,何时更换,怎样更换,身上会不会有味,会不会影响自己正常的社交活动等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请问:

1.我们该如何帮助王教授进行人工肛门引流袋的更换及护理?

2.如何协助王教授提高人工肛门的自我护理能力?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通过分析,王教授目前存在的主要需求是:人工肛门引流袋的更换。

一、评估

1.评估老人的自理能力及配合程度;向老人说明更换引流袋的目的,争取老人的配合。

2.评估人工肛门有无回缩、出血及坏死情况,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溃烂,引流袋内容物是否超过1/3(如图6-8-1)。

图6-8-1 人工肛门

二、准备工作

1.照护者自身准备:照顾者衣着整洁,洗净双手,戴好口罩。

2.物品准备:清洁、干燥人工肛门引流袋1个(两件式)(如图6-8-2),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并无破损。温水、脸盆、一次性垫巾、纱布、便盆、量尺、剪刀、必要时备氧化锌软膏。

3.环境准备:环境温度18℃~22℃,湿度50%~60%为宜。

图6-8-2 人工肛门引流袋

三、更换引流袋

1.照护者先协助老人暴露人工肛门部位,将一次性垫巾垫于人工肛门处的身下。

2.打开引流袋与人工肛门连接处的底盘扣环,取下引流袋和底盘放于便盆上,观察人工肛门周围的皮肤,如无异常可用纱布擦拭干净,再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并擦干。

3.测量造口大小,按尺寸在底盘中央剪孔,除去粘贴保护纸,将底盘贴戴于人工肛门周围,将清洁的引流袋与腹部人工肛门底盘扣环连接,扣紧扣环后用手向下牵拉引流袋,确保固定牢固,然后将引流袋下口封闭。

图6-8-3 人工肛门引流袋的更换

四、注意事项

1.当引流袋内粪便超过1/3时应及时取下、倾倒,更换清洁引流袋。将取下的引流袋清洗干净、晾干,以便下次使用。腹部的适透膜环应每周更换一次,如有脱落或被粪便严重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2.餐后2~3小时内不要更换引流袋,此时肠蠕动较活跃,更换时老人有可能出现排便情况。

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暖,保护老人的隐私,以防感冒时打喷嚏或咳嗽时腹压增高引起粪便不规律溢出和肠黏膜脱出。

4.术后三个月到半年,多数老人已能适应,人造肛门的排气排便也逐渐变得规律。照顾者应为老人选择宽松、柔软、舒适的衣裤,防止衣裤过紧使人工肛门周围皮肤受摩擦、出血等。对能够自理的老人,也可指导其学会自己定时清理引流袋。

5.老人在饮食上要养成定时进餐习惯,以无渣无刺激性食物为主,避免进食产气多的豆类、啤酒、碳酸饮料或有异味的葱蒜等食物。宜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粗纤维多的食物。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发生腹泻。

6.日常活动时,排便排气规律后一般不会让老人感到尴尬,已经可以参加一定的社交活动了,并可从事一些较柔和的运动,如太极拳等。但老人要避免过于用力、过于惊险或激烈的运动,避免过于劳累,出门时多带些内衣**和引流袋,以便必要时更换。

7.照顾者应注意观察老人的排便情况,如发现排便困难、人工肛门狭窄、坏死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必备知识

要“管理”好人工肛门,保持良好通畅的状态,关键在于对人工肛门多一些了解,对人工肛门老人多一些心理支持,协助老人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好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

一、何谓“人工肛门”

人工肛门又叫假肛或肠造瘘,由于老人肠道疾患,经外科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后,将一段肠管拉出,翻转缝于腹壁,做一肠造瘘,用于排出粪便。人工肛门口是红色的,与口腔黏膜一样,柔软光滑,一般为圆形(如图6-8-4)。此种情况一般持续时间长,甚至需要伴随老人终生。

图6-8-4 人工肛门解剖图

二、同伴支持,克服心理障碍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是人工肛门老人在术后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人工肛门的患者已经成为了一个群体,人工肛门的同伴支持就是由一群拥有丰富人工肛门自我管理知识和经验的患者,去教育和帮助身边的其他人工肛门患者。因为能够了解同类患者的心理问题而且相互之间无等级,通过共享相似的人生经历,一起听取、讨论问题并给予支持,给予情感安慰。分享着许多医务人员、家属没有的病患知识、经验及心理感受。同伴间的相互支持会让人工肛门老人有“感同身受,过来人”的感觉,更具有说服力,效果也更好。

小贴士:同伴支持

同伴支持是指具有相似疾病或身体状况经历的人们之间在生活实践、社会和情感(心理)方面的互帮互助。主要作用是协助将知识转为“行动”并提供社会情感方面的心理支持。

三、人工肛门周围皮肤的护理

由于大便的刺激或持续使用粘贴式引流袋,人工肛门周围皮肤容易出现红肿、湿疹、糜烂等,可协助或指导老人便后用温开水清洁人工肛门周围皮肤,保持人工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然后涂抹氧化锌软膏来保护皮肤,并可间断使用一次性引流袋。再者,为了防止人工肛门狭窄,尽快恢复肠道的规则蠕动,术后可在照顾者的指导下早期下床活动,也可防止长期卧床引发的褥疮。

拓展训练

刘大爷,78岁,半年前,自觉大便次数比以往略有增多,偶尔便稀,还出现过几次大便带血。当时以为是痔疮犯了也没放在心上。自己因为年纪大,上下楼不方便,就告诉儿女,让他们给带了些治痔疮的药。吃了一段时间后,便血时好时坏。又以为是肠炎,吃了一段时间药,同样不见大好。直到后来严重到每天大便十余次稀便、黏液便,脓血便次数也随之增多,人也因为贫血瘦了十来斤。家人看了实在心疼又着急,好说歹说才把他送到医院。医院出具的诊断结果显示:直肠癌。后经医生建议进行人工肛门术。

请问:

1.刘大爷装了人工肛门后,有哪些照护需求?

2.我们应如何帮助刘大爷进行人工肛门引流袋的更换及护理?

3.应该如何对刘大爷及家属加强人工肛门的护理教育,协助其提高人工肛门的护理能力?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或角色扮演照护过程。

推荐阅读

1.张继英.养老护理员(初级、中级).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邓宝英.养老护理员(中级).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3.卢桂珍.老年健康照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李映兰,卢桂珍.老年健康照护.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