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具有正确的老人鼻饲喂饭概念。
熟悉老人鼻饲喂饭照护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能正确评估老人鼻饲管状况。
能快速、熟练地为带有鼻饲管的老人进行鼻饲喂饭照护。
工作任务描述
李奶奶,75岁,两年前因食管癌手术治疗,治疗后由于食管管道狭窄,不能正常经口进食,医生诊断后给予其胃管插入,嘱以后进食进行鼻饲喂饭。由于家人不懂照护工作,将其转至养老院疗养,小张作为照护员负责照顾李奶奶的每日进食工作。
问题思考:
1.李奶奶鼻饲饮食对食物有无特殊要求?
2.如何检查李奶奶鼻饲管是否正常?
3.如何完成李奶奶的鼻饲喂饭操作?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操作前准备
1.照护者自身准备:具备老人饮食照护相关专业知识;着装得体大方,洗净双手。
2.物品准备: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鼻饲液、鼻饲注射器、毛巾、水杯、温水、记录单等。
3.老人及准备:照护人员询问老人二便情况,根据需要在饮食照护前排净大小便,洗净老人双手。
4.环境准备: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无异味,必要时室内通风换气。
二、沟通
1.确定信息:确定老人的个人信息,明确护理人员和老人之间的关系。
2.介绍:得体、恰当地称呼老人,建立初步信任关系。
大方得体正式的自我介绍(姓名、职位、职责)。
告知老人本次操作的原因、目的,征求老人的配合。
对不能有效沟通的老人进行房间号、床号、床头卡姓名、鼻饲种类和量的反复核对。
三、老人体位的摆放
1.根据老人身体机能状况选择合适的体位。(见任务一);
2.在老人颌下垫毛巾或治疗巾。
小贴士:
为老年人进行鼻饲喂饭操作时,老人不可采取站立位和俯卧位。
四、检查鼻饲管
1.检查鼻饲管一般情况:检查鼻饲管固定是否良好;是否存在弯折等现象;检查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和标记一致;检查鼻饲管内是否有残留物;如发现鼻饲管存在脱落、滑脱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2.检查鼻饲管是否在胃内:检查鼻饲液是否注射到胃内。
五、进行鼻饲喂饭
1.检查鼻饲液温度:以38℃~40℃鼻饲液为宜,照护员感受温度:以不烫,感到温热为宜(腕部);将少量鼻饲液滴于腕部,检查鼻饲液温度。
2.鼻饲注射器抽取20毫升温开水,打开鼻饲管末端帽盖,将温开水缓慢地注入鼻饲管内,观察老人变化,起到润湿鼻饲管壁、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3.护理人员抽取鼻饲液,每次50毫升/管,打开帽盖,缓慢注入鼻饲管内,推注速度为10毫升/分钟~13毫升/分钟。推注结束后盖好帽盖。
4.反复推注几次,总的推注的鼻饲液不应超过200毫升,总的推注时间以15分钟~20分钟为宜,两次鼻饲喂饭相隔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5.鼻饲液注射结束后,护理人员冉用注射器抽取30毫升~50毫升温开水缓慢注入鼻饲管内,冲洗残留在管壁内的鼻饲液,防止鼻饲管堵塞,盖好鼻饲管帽盖。
6.保持老人床头高度30分钟后再回复平卧位。
六、整理物品并记录
1.整理老人:撤去毛巾或治疗巾,整理床单。
2.清洁物品:流动水下冲洗鼻饲注射器,开水浸泡消毒。
3.观察记录:记录鼻饲时间和鼻饲量,观察记录老人鼻饲前中后的表现,是否有恶心、腹痛、腹胀等情况出现。
必备知识
一、老人鼻饲喂饭饮食照护
1.定义
鼻饲是将胃管(或硅胶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
2.鼻饲喂饭目的
对于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的老人,要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药物等,以维持生命。同时,避免因经口进食,饮水引起的呛咳,误吸入气管、支气管和肺内而致吸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吸入性肺炎等疾病。
3.鼻饲喂饭照护适应人群
(1)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
(2)因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经口进食困难的老年人,进食后出现严重呛咳的老人。
(3)其他原因引起的进食困难。
4.鼻饲喂饭禁忌证
食道静脉曲张、胃底静脉曲张、食道梗阻的病人。
5.鼻饲饮食的种类、成分、特点
根据老年人消化能力、身体需要等因素将鼻饲食物分为:混合奶、均匀浆膳、要素饮食三大类。
(1)混合奶:用于鼻饲的流质食物,适用于身体虚弱、消化功能差的老人;混合奶的可用食物包括:牛奶、豆浆、熟鸡蛋、浓米汤、肉汤、蔗糖、植物油、食盐等。特点: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
(2)均匀浆膳:适用于消化功能好的老人;匀浆膳的可用食物包括: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鸡蛋、鱼、虾、鸡肉、瘦肉、猪肝、蔬菜、油、盐等。特点:营养均衡、富含膳食纤维,口感好,易消化,操作简单。
(3)要素饮食:适用于严重非感染性腹泻、消化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老人;成分:游离氨基酸、单糖、脂肪酸、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特点:无需经过消化过程可直接被肠道吸收和利用。
鼻饲病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而清淡,以后逐渐增多。昏迷或较长时间未进食者,第一、二天以混合奶为主,每次50毫升~100毫升,4小时喂一次,如无特殊不适,从第3天开始,即可进食匀浆膳。长期进食匀浆膳的病人,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毫升~400毫升,每日3~4次,加水数次,每日总量在1500毫升~2000毫升之间。
6.鼻饲饮食的制作与要求:
(1)鼻饲营养液多是长期昏迷或咀嚼吞咽困难而不能由口腔进食的患者的主要食物,很多患者在家卧床调养。由于食物的特定性状,限制了食品的正常选择,基本采用一些牛奶、豆浆、果汁、米粉之类。这些食品的营养成分有限,不能多方面提供机体所需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等。要想使鼻饲患者同常人一样广泛饲用各种食品,需要在营养液制备方法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制加工。
(2)配制要求:
①配制应结合病情,根据不同症状,给予不同配方,高热、呼吸道感染、意识障碍、伤口愈合、感染等,都需要优质蛋白质及热量补充。钠、钾、氯、水分,应根据脑水肿及电解质的平衡情况来决定。
②鼻饲营养液要细软无渣滓,配制好后可进行过滤,以避免大块物质堵塞鼻饲管。
③严格注意操作卫生,所有用具(量杯、漏斗、锅、盆和瓶等),必须洗净消毒再用,并注意手的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④各种奶配制后,不得直接在火上加热,应用热水保温法加热,以免混合奶凝结成块。混合奶配制好后,热时不要加盖,待凉后再盖瓶盖放入冰箱,否则易酸败(哈喇)。
⑤如加酸性果汁或维生素C粉剂,必须临灌时再加,因为匀浆膳与酸性物质提前混合,会产生沉淀,蛋白质凝固。
(3)鼻饲饮食要求是精细、温度适宜、无渣、营养齐全、比例合适的流质饮食。注意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搭配,对维生素和无机盐也应给予适当的补充。食物、餐具和制作时应注意卫生,配制膳食的原料应新鲜,配制好的饮食如果在24小时内未食用完就应丢弃。
二、鼻饲喂饭用物
1.鼻饲管
(1)是通过鼻腔插入到胃内,为不能经口进食的老人提供营养的管道工具。鼻饲管目前多以PVC材质或硅胶制成,由管道和盖帽组成。
(2)成人鼻饲管长:100cm、120cm,上面标有刻度。
(3)普通胃管每周更换1次,硅胶管每月更换1次,于晚间末次喂食后,将管快速拔除,同时夹紧管口,以免**流入气管,次日晨换管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4)正常鼻饲管插入深度:45cm~55cm;即:相当于病人鼻尖至耳垂到剑突的长度。
2.鼻饲注射器
(1)将鼻饲饮食推注到鼻饲管内的工具。
(2)注射器在注入食物时,和鼻饲管连接要紧密。
三、检查鼻饲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
(1)用注射器抽出胃液。
(2)将胃管末端浸入水中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说明误入气管。
(3)用注射器快速从胃管内注入10毫升~20毫升空气,同时,将听诊器置于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
四、鼻饲喂饭操作的注意事项
(1)长期鼻饲患者:早晚口腔护理。
(2)需要吸痰老人:鼻饲前后30分钟内禁止吸痰,以免发生误吸和呛咳。
(3)鼻饲用药时,药物需要碾碎,以免发生鼻饲管堵塞。
(4)鼻饲流质应现用现配,未用完的鼻饲饮食放冰箱保留,24h内用完,配制的餐具应留意卫生,定期清洁、消毒。
(5)随时观察老人鼻饲管固定处的皮肤。
(6)鼻饲过程中出现胃液深棕色,应立即停止;老人出现恶心等现象,也应立即停止。
五、鼻饲喂饭常见并发症
(1)腹泻:腹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发生于鼻饲开始使用高渗性饮食,胃肠道分泌大量水以稀释溶液的浓度,肠道蠕动加速,易产生腹泻。鼻饲宜采用逐步适应的方法,配合加入抗**和收敛药物可控制腹泻。此外,肠道霉菌感染也可引起腹泻。
(2)恶心呕吐:鼻饲输注的速度过快与量过大易引起恶心、呕吐,可减慢输注速度,液量以递增的方式输入,溶液温度保持在40℃左右,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3)胃潴留:病人因为胃肠蠕动慢,并有输入的营养液潴留于胃肠内,每次输注溶液前先抽吸,以了解胃是否已排空,进食4小时后,可从胃管自胃腔抽出食物则提示有胃潴留,需延长输注间隔,可加服胃动力药,促进胃排空。
(4)高血糖与低血糖:高糖血症与大量鼻饲高渗糖饮食有关,由于家属过分强调营养补充,使其配方中呈高糖成分。护理中应正确掌握血糖、尿糖测量方法,以免高血糖加重病情。低糖血症多发生于长期鼻饲饮食而突然停止者,为避免发生低血糖,应缓慢停用要素饮食,或者同时补充其他形式糖分。
(5)脱水:脱水可由腹泻、尿糖或者摄水不足引起,护理中应逐渐增加饮食的浓度与量,并经常监测电解质变化及尿素氮的水平,严格记录病人出入量。
(6)误吸:误吸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衰弱、年老或昏迷的病人,有食道反流者尤易发生**饮食反流,吸入气管。护理中应抬高床头30°,注意鼻饲管输注速度,监测胃潴留量,胃管出口作一标记,吸痰时动作应轻柔,尽量减少刺激。如发生误吸,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头部放低,抽吸胃内容物,防止反流,造成严重后果。
六、鼻饲法出现问题的处理:
1.胃管脱出 原因:(1)固定不牢,自行脱出或不小心拔出,(2)自行拔除。
处理对策:清醒者做好解释,取得配合;通知医护人员,对意识不清的病人压束制动;发现固定不牢时及时重新固定;更换胃管从另一侧鼻腔重新插入;执行各项操作时动作要轻柔。
2.胃管的堵塞 原因:(1)鼻饲液未调匀;(2)药丸未经研碎即注入鼻饲管;(3)鼻饲液浓度高、黏稠度高、流速缓慢,黏附于管壁造成堵管。
处理对策:将药物碾碎呈粉状,充分溶解后注入。自配鼻饲液浓度要适当后方可注入。如果在鼻饲的过程中出现堵管,先用温开水加压冲洗导管的方法排除堵塞,如果不能排除堵塞,应拔除胃管,更换新管重新插管。
3.食物反流 原因:(1)鼻饲管移位,体位不当,(2)患者身体虚弱,吸收不良,胃排空迟缓。
处理对策:(1)确保胃管位置正确,鼻饲前均需检查胃管位置,检查胃管长度,通过观察胃管穿出鼻孔处的标记变化,可以及早发现胃管的移位,发现胃管不在胃内,应拔出重新插入。(2)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2h。
4.鼻咽部黏膜及胃黏膜的损伤 原因:(1)病人情况差,需要长期鼻饲饮食,胃管放置时间长。(2)注入的食物过热或过冷。(3)频繁插管。
处理对策:(1)对于长期鼻饲的病人应尽量训练其吞咽功能,使其尽早脱离胃管。(2)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2h,温度38℃~40℃。(3)插管动作应轻稳,特别是在通过食管三个狭窄处时(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以免损伤食道黏膜。长期鼻饲者,胃管应定期更换,更换鼻孔插管。
拓展训练
刘爷爷,55岁,因脑出血经手术治疗后上下肢无知觉和活动,经诊断确诊为全瘫,因家人没时间照料,现转至养老院照料,照护员小王负责刘爷爷每日的饮食。
请问:
1.小王应如何评估刘爷爷是否需要进行鼻饲喂饭饮食照护?
2.如何为刘爷爷进行鼻饲喂饭照护?
3.刘爷爷可能存在哪些意外情况?小王应如何应对?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或角色扮演评估过程。
推荐阅读
1.鼻饲方法和要求.中华康网,2006年9月14日
2.鼻饲病人的护理.中华知网,2010年8期
3.白继荣.护理学基础.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