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根据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它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极易引起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卧床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康复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年龄、性别、遗传因素:60~69岁妇女发病率高达50%~7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达50%以上。家族中有患此病的,本人患此病的危险性将增加。
(2)内分泌影响: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
(3)营养:饮食中钙或维生素D缺乏,或吸收不良。
(4)活动:户外活动减少,光照时间短,导致骨质缺钙。
(5)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吸烟、饮酒、咖啡等都会影响钙的吸收。
(6)药物因素:长期使用影响钙吸收的药物,如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等。
2.身体状况
评估是否有腰背部、膝关节及其他部位疼痛现象;有无身高变矮、驼背;是否发生脆性骨折(是指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的骨折)等。
3.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机体的不适,如疼痛、骨折等造成了活动不便,不愿进行锻炼。身体外形的变化也增加了心理负担。
4.辅助检查
(1)血生化检查:如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等。
(2)X线检查:对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只有骨量下降30%时X线片才能显示。但此检查对骨质疏松症所致的骨折能够进行定性定位诊断。
(3)骨密度(BMD)检查: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二、常见康复护理诊断
1.疼痛 与骨质疏松、骨折、肌肉疲劳有关。
2.躯体活动障碍 与疼痛、骨折活动受限有关。
3.潜在并发症 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关。
4.情境性自尊低下 与脊柱变形、身高缩短有关。
三、康复护理计划与实施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处理原则:积极对症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适当地进行户外锻炼,预防不恰当地用力和跌倒。对骨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康复护理的总体目标: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减轻不适;能够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维持躯体的功能;降低骨折的发生率;骨折病人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复水平;老年人能够正视自己形象的变化,减少焦虑,改善生活质量。
具体康复护理措施如下:
1.休息与活动
运动是防治骨疏松症最有效的方法。能活动的老人坚持适当的室外运动可以增加和保持骨密度。握力锻炼、上肢外展等收缩,可预防肱、桡骨的骨质疏松;下肢后伸等运动,可预防股骨近端的骨质疏松; 每日步行2000~5000米,预防下肢及脊柱的骨质疏松。活动受限的老年人应保持关节的功能位,每日进行锻炼,同时进行肌肉的等长、等张收缩训练,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的失用性萎缩。对因骨折而固定或牵引的老年人,每小时应活动身体数分钟,做上下甩动臂膀、扭动足趾、足背屈、跖屈等活动。运动要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2.营养与饮食
指导老人合理膳食,需摄入富含钙质及维生素D类的食品,如乳制品、豆制品、海产类、鱼肝油、燕麦片、坚果等;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喝浓茶、咖啡、碳酸饮料,戒烟限酒。
3.缓解疼痛
卧床休息、按摩、应用物理治疗,如低频、中频电疗、脉冲超短波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对于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4.预防并发症
跌倒是引起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因素。应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如保持光线充足、地面避免湿滑、通道无障碍物等,尽量避免台阶,必要时配备合适的助行器。尽量避免弯腰、负重等危险动作。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服装,避免裤子过长,尽量穿不系鞋带的鞋,大小要合适,防止将老人绊倒。
5.用药护理
(1)钙制剂: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等,不能与绿叶蔬菜同时服用,以免因形成钙赘合物而影响吸收。服用期间应多饮水,防止形成泌尿系结石、便秘。
(2)钙调节剂:包括降钙素、维生素D和雌激素。使用降钙素时,要注意观察有无低血钙和甲亢的表现。服用维生素D的过程中要观察血清钙和肌酐的变化,对使用雌激素的老年妇女,应严密监测子宫内膜的变化,有无**出血情况,定期检查**,防止肿瘤、心血管病的发生。教会老年人观察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3)二磷酸盐:如依替磷酸二钠、帕米磷酸钠、阿仑磷酸钠等,此类药易引起消化道反应,应晨起空腹服用,同时饮水300ml,30分钟内不能进食、避免平卧。以免加重消化道刺激。
6.心理护理
多与老人谈心,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感受,指导老人合理穿衣改变人的视觉效果。增强信心、保持心情舒畅,适应自我形象的改变。
四、康复护理评价
老年人的疼痛减轻或消失,舒适感增加;每日能够坚持运动、能够按照营养原则合理进餐,躯体功能有所改善;老年人未发生骨折,已发生骨折的骨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肢体的功能得到最大的恢复;情绪稳定,能够正视自己形象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