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1 / 1)

随着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老年期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人们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对于老年期精神障碍的康复护理也就更为重要。

一、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特点

老年期精神障碍多由脑器质性疾病导致,它的发作有其年龄特征,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应与一般的精神障碍有所区别。

1.多先表现出神经衰弱、失眠、抑郁、猜疑、幻觉、妄想、意识障碍,有的则表现出兴奋、烦躁、干扰家人等。

2.当疾病进展,会有记忆减退、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重者理解判断力低下、计算力不好、生活处理差、情感迟钝等。

3.当记忆力明显减退时,应首先考虑脑的器质性疾病,最多见的是脑动脉硬化和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脑动脉硬化者一般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对于后者,应去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4.老年期抑郁症的老人一般表现情绪低落、沮丧、不愿与人交往,并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易疲劳等,但是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记忆力减退不明显,主要是情绪抑郁,要与脑器质性疾病鉴别。

二、老年人常见精神障碍与康复护理

(一)老年期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至少2周)的情绪低落或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又称情感障碍。老年期抑郁症是指发生于老年期(大于等于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它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1.康复护理评估

(1)健康史

多数病人具有数月的躯体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全身不确定性不适感,失眠、便秘等。有些病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或有躯体功能障碍。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生化异常、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心理社会因素、具有突出的回避和依赖的人格特征。

(2)临床表现

老年抑郁症病人的症状与年轻病人的症状基本相似,有“三低”症状,但也有某些特点。①疑病性。②激越性。③隐匿性。④迟滞性。⑤妄想性。⑥自杀倾向: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自杀行为在老年期抑郁症病人中很常见,很坚决。⑦抑郁症性假性痴呆。⑧季节性。

(3)辅助检查

采用标准化评定量表对抑郁的严重程度来评估,如老年抑郁量表(GD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表、Beck抑郁问卷(BDI),GSD较常用。CT、MRI显示脑室扩大和皮质萎缩。

(4)心理—社会状况

老年期遇到的生活事件如退休、丧偶、家庭纠纷、经济窘迫、躯体疾病等对老年人构成心理刺激,影响其情绪,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心因性抑郁。

2.康复护理诊断

(1)个人应对无效。与记忆力丧失和(或)判断力丧失有关。

(2)记忆受损。与阿尔茨海默病记忆细胞丧失和变性有关。

(3)思维过程紊乱。与认知障碍或丧失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大脑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或认知障碍或丧失有关。

(5)生活自理缺陷。与认知障碍或丧失有关。

3.康复护理措施

老年期抑郁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主。

(1)心理护理

①非语言疗法:由于老年患者认知能力下降,语言交流受限制,可采用拉拉老人的手、抚摸老人、陪老人坐坐等,能有效地改善老年抑郁患者无力感和自卑感。

②呼吸疗法:护士应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吹哨式呼吸、慢节律呼吸可是身心放松。

③音乐疗法。

(2)日常生活护理

①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督促一般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能自己吃饭,让患者重复练习穿脱衣服的能力。

②放松训练 可采用坐位和卧位,从头部逐步放松,两肩放松,胸部放松,腹部放松。这种放松疗法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减少肌肉的紧张。

(3)安全护理

严格执行护理查房制度,尤其是对于有自杀倾向者,评估自杀原因和可能的方式,提供安全的环境。

(4)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使用抗抑郁药物,密切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抗胆碱能副作用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服药期间避免驾驶和从事危险性运动,忌饮酒等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5)健康指导

介绍有关抑郁症的知识;指导家庭应对技巧;进行日常生活指导。

(二)老年性焦虑症

焦虑症原称焦虑性神经症,以广泛和持久性的焦虑或以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障碍,往往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老年焦虑症的识别率较低,是导致老年人精神障碍、自杀等威胁老人健康的一大杀手。

1.康复护理评估

(1)健康史

遗传因素在家族中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躯体变化的表现形式决定于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平衡的特征。

(2)临床表现

老年焦虑症往往表现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脾气暴躁等。因其症状特点与其他精神类疾病有类似之处,所以极易混淆。

一般而言,焦虑可分为三大类:

①客观性焦虑。如爷爷奶奶渴望孙子考上好大学,在考试前爷爷奶奶显得非常焦急和烦躁。

②神经过敏性焦虑。即不仅对特殊的事物或情境发生焦虑性反应,而且对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焦虑反应。它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忧心忡忡、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尊心的严重损伤而引起的。

③道德性焦虑。即由于违背社会道德标准,在社会要求和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的内疚感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有的老年人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自我理想的标准而受到良心的谴责。

(3)辅助检查

采用标准化评定量表对焦虑的严重程度来评估。

(4)心理—社会状况

老年人遇到的生活事件如退休、丧偶、家庭纠纷、经济窘迫、躯体疾病等对老年人的构成心理刺激,影响其情绪,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老年人焦虑症。

2.康复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营养物质不足、不能满足身体需要有关。

(2)个人应对无效:与记忆力下降有关。

(3)生活自理缺陷:与记忆力下降有关。

(4)潜在并发症:自杀

3.康复护理措施

(1)预防措施

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老年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应感。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其次是要保持心里稳定,不可大喜大悲。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最后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放松。

(2)药物治疗

一种是苯二氮类药物,这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品种很多。还有一种非苯二氮类药物,属于新一代抗焦虑药,根据症状还可以用一些抗抑郁药,但这些药物使用都有严格要求,必须由专科医师进行。

(3)心理治疗

常用的有认知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疗法和支持疗法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老年人身上也存在着焦虑过多的现象,这常称为老年焦虑症,但人们往往忽略这种心理疾病,而把原因归结到一些器质性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中去,认为是这些疾病的症状。

(4)认知疗法

是目前心理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因为患者对焦虑症不了解或有不正确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体验和躯体感受应给予合理的解释,消除或减少其对疾病的过度担心和紧张,从而调动患者的能动作用。若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更会提高疗效。

(5)放松疗法

是按照从上到下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收缩和放松头面部、上肢、胸腹部和下肢各组肌肉的训练,达到减轻焦虑的效应。冥想也有类似作用。

(6)行为疗法

多用于恐惧症和强迫症的治疗,治疗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和暴露法等。

(7)“迪普音”音乐疗法

迪普音是一种对频率、相位都进行过特殊处理的声音,它的频率与人耳固有频率相同,能够在耳蜗、耳前庭狭窄的空域内引起共振,并通过共振对中耳、内耳进行按摩理疗,对耳神经能起到调剂的作用,减轻耳前庭功能紊乱状态,反馈到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和脑垂体,帮助内啡肽生成,降低、平抚焦虑不安的情绪。

(8)支持疗法

老年患者大多伴有某些心理问题,需要有人来帮助和支持解决,尤其是亲属的参与更为重要。

上面介绍的几种心理疗法,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师来实施。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恰当的心理治疗,老年焦虑症会得到明显改善,并可争取到良好的预期。

(9)体育治疗

体育治疗和心理治疗中的松弛疗法很相似,但是锻炼疗法让老人有种自我做主的自由感,而不是被人强迫着去治疗。大家都知道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适度的锻炼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而且研究也发现,如果老人每天都能够在早晨或者是下午时刻坚持1个小时左右的适度锻炼,比如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在锻炼的时候尽情地去发泄自己所有的烦闷和不满,不要去想那些不值得自己去担心,自己不必要去担心的事情,老人的病情会得到很好的缓解和控制。

4.康复护理评价

通过治疗和护理,使得老人的焦虑有所改善,生活基本能自理,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期,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疾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主要临床症状为痴呆性综合征。记忆障碍为本病的首发症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随教育程度提高而下降,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1.康复护理评估

(1)健康史

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

(2)躯体症状

发病缓慢隐匿,病人及家属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的老人,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期:(1~3年)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力下降;不能对事件分析判断,难以处理复杂问题;情感淡漠,易激怒;出现空间定向障碍易迷路等。

表6-1 良性老年记忆减退与痴呆的鉴别要点

第二期:(2~10年)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时空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室外活动,不讲卫生,不修边幅,不能计算,并出现失语、失用、失认等神经症状;烦躁不安生活能力下降,需要别人协助才能进食、穿衣、大小便等。

第三期:(8~12年)重度痴呆期。患者完全依赖家人照顾,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躯体僵直,查体锥体束征阳性,有握持、吸吮等原始反射,一般死于感染的并发症。

2.康复护理诊断

(1)心理—社会因素

认知功能低下、教育水平低或文盲、无职业、不参加集体活动、缺少阅读及必要的娱乐活动、自我评价健康状况差的老人,患该病的几率比较高。

(2)辅助检查

①影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摄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见脑皮质萎缩明显,脑室扩大,脑沟变深。

②心理学检查。简易精神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能力评估量表,记忆和职能量表等。

③血液检测和脑脊液检测。

3.康复护理措施

评估功能及康复护理。老年性痴呆患者在记忆、言语、吞咽等功能上都表现出明显的退化。评估功能主要从语言、认知、心理状况、吞咽、排泄、听觉、视觉等方面进行。评估后可以通过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熟悉的生活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帮助改善记忆力;以读书看报交谈等方式培养患者的好奇心,来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并保持大脑的灵活;对视觉障碍的患者,佩戴辅助用具指导患者使用;对吞咽困呛水的患者可进行吞咽训练。

①饮食睡眠的护理。保持科学的饮食结构,食物多样化,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对于吞咽困难的应用鼻饲,预防吸入性肺炎;对睡眠时间颠倒的老年痴呆患者白天可安排适度的体育活动或益智游戏,对失眠患者可适当用镇静药。

②安全管理。创造安全的环境,穿合适的裤子和防滑鞋,使用保护性防护用具使用床挡,必要时进行约束。做好发生意外的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的举止,加强药品物品的管理,让患者远离电源,煤气,化学物品,尖锐器皿等。

③预防压疮的发生。长期卧床的病人要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一般每天4~6 次,每次10分钟,保持清洁干燥,勤换洗。

④心理护理。采用合适的语言与非语言交流技巧,医护人员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时发现并解决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关心理解老人,观察老人思想和内心活动,采用有效的诱导方法使老人心情愉悦,情绪稳定。

⑤健康指导。全社会普及老年痴呆的预防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合理用脑,生活规律,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等预防早期痴呆的发生。

4.康复护理评价

通过治疗和护理,使老人的认知能力有所改善,生活基本能自理,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

(四)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指脑血管病变导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之一。血管性痴呆可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及全脑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由卒中病灶的部位、大小、数量不同,认知功能的损害也不同。

导致血管性痴呆的因素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卒中史有关。

1.护理评估

(1)健康史

发病前有高血压史、脑血栓、脑血管意外发作史等。

(2)症状和体征

同时具备痴呆症状(遗忘及认知障碍)和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有偏瘫、感觉障碍、同向性偏盲、中枢性面瘫、构音障碍和病理症等表现及影像学证据),临床表现依据病变部位不同而不同。

(3)社会—心理状况

同阿尔茨海默病。

(4)辅助检查

CT和MRI所示与脑血管病变表现一致。

2.康复护理诊断

(1)个人应对无效。与记忆力丧失和(或)判断力丧失有关。

(2)记忆受损。与记忆细胞丧失和变性有关。

(3)思维过程紊乱。与认知障碍或丧失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大脑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或认知障碍或丧失有关。

(5)生活自理缺陷。与认知障碍或丧失有关。

3.康复护理计划与实施

(1)用药的护理

积极治疗原发病,尼莫地平是国际公认的药,既有能选择性地扩张血管的作用又能改善智力;应用改善认知和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如吡拉西坦等;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症治疗。

(2)多动脑

耐心训练患者语言,知道多用脑,用记忆、计算读书发放刺激大脑,制订详细护理计划,定期组织病人读书,看报等活动。

(3)饮食多样化

少食多餐清淡为主,多选择易咀嚼、易吞咽、易消化的食物。与家属密切合作,共同制订康复方案。

(4)心理护理

由于痴呆病人出现智力衰退,也常发生情绪变化,除必要的药物治疗、护理、补充营养、智力训练和康复运动,心理护理和治疗也非常重要。

(5)健康指导

及早发现并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戒烟戒酒,合理饮食,有家族史的进行遗传学检查。

表6-2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