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希腊,是一个地域概念,主要包括现在的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海岸、黑海沿岸和西西里岛等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古代希腊人建立了众多的城邦,创造了灿烂的希腊文明。
在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旧石器时代以来就有人居住。约公元前2000年,爱琴地区的克里特岛出现城市国家,兴起了克里特文明。约公元前1600年,希腊大陆南部兴起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逐渐取代克里特文明,成为希腊早期文明的中心。约公元前11世纪,迈锡尼文明衰亡了,希腊社会出现倒退,原始氏族社会取代了城市文明。在希腊历史上,此时期被称为“黑暗时代”。不过,“黑暗时代”的希腊社会虽然出现倒退,然而倒退中也孕育了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因素。约自公元前9世纪始,希腊社会经济出现复兴。希腊人开始迈向一个新的、更为发达的文明时代。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希腊历史上的古风时代,即希腊城邦兴起的时代。此时期,在希腊地区出现了众多的城邦。希腊人的城邦以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的乡村组成,具有小国寡民特点。对于城邦,希腊人赋予了特定的涵义:城邦在本质上是公民自治、自主的政治团体。所以,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是没有政治权利的。在古风时代,斯巴达和雅典经过一系列改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经济特色,成为希腊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城邦。古风时代也是希腊文明向外扩展的时代。希腊城邦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在地中海、黑海沿岸等地区建立数以百计的城邦。新建的城邦对于母邦而言,可视为子邦。这些新建的城邦在政治经济上一般都是独立的,但与母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母邦与子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贯穿于希腊城邦兴衰史之中。希腊人的殖民活动,大大地扩展了希腊文明的范围,增强了与东方文明的交流,对于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后期,是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在古典时代,希腊文明发展至鼎盛阶段,随后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公元前492年爆发的希波战争,是希腊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场时断时续长达几十年的战争,最终以希腊人的胜利而结束。这场大战对希腊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希腊社会政治经济有了迅速发展。由于雅典在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其实力大大增强。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至鼎盛,奴隶制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地文化名流汇集于雅典,雅典成为希腊文化的中心。雅典还控制了有众多城邦参加的提洛同盟,成为希腊世界的一大霸主。然而,雅典势力的发展引发了与斯巴达的矛盾。雅典及其同盟者与斯巴达及其同盟者之间的斗争,成为希腊邦国关系的主线,其中反映的就是雅典和斯巴达两大霸国之间的争夺。此两大霸国的争夺,最终于公元前431年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长达约二十七年几乎波及全希腊的战争,给希腊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成为希腊历史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无论是战败国雅典及其盟国还是战胜国斯巴达及其盟国,在经济上均遭受重大损失。战后,希腊诸邦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城邦之间的斗争更为错综复杂。希腊城邦开始走向衰落。
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30年,是希腊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是希腊历史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希腊城邦失去了原有的独立性,然而希腊文明却在与东方文明广为交流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战役之后,希腊城邦沦为马其顿王国的附庸。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战争,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逝后,这个大帝国随即分崩离析,分裂为马其顿、托勒密和塞琉古三大王国。亚历山大帝国的存在虽然很短暂,然而却极大地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融。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的马其顿-希腊统治者,采用东方原有的中央集权制度,支持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流。马其顿王国统治之下的希腊城邦,与东方文明的交流也不断扩大。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的希腊城邦失去了原有的特点,城邦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公民团体所拥有的自主自治权力已不复存在。希腊地区已经从城邦过渡到地域性王国。从城邦过渡到地域性王国,是希腊历史的一大进步。这一历史进步,在城邦时代是不可能完成的。至公元前30年,希腊化时代的三大王国先后被罗马所灭,希腊化时代结束。希腊化时代是连接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19世纪的英国诗人雪莱曾大为感慨地说:“我们都是希腊人。”历史悠久的希腊文明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政治制度方面,希腊城邦政体与其他古代文明的政体相比较,更具有多样性。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把希腊城邦政体划分为六类,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以及由此三种政体演变而来的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在希腊城邦政体中,最值得重视的是雅典的民主政体和斯巴达的混合政体。雅典的民主政体具有直接的民主性,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政权在民”的思想。斯巴达的政体则混合了贵族制和民主制,反映出“分权和制衡”的思想。此两类思想经过后世的发展,成为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理念。希腊经济制度,较之其他古代文明,亦更具有多样性。在希腊城邦,奴隶是“那种本性上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他人的人”(亚里士多德语),然而在不同的城邦,奴隶的类型则不尽相同,或以国有奴隶为主要类型,或以私人奴隶为主要类型。希腊的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是希腊文明发展的基础,然而农业和工商业发展的情况,在不同城邦亦不完全相同,以至于在对希腊经济属性的认识上,形成了“古史现代化派”和“原始派”两大派别。前者主“工商文明”说,后者则主“农业文明”说。与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不同,古代希腊文化则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分立的诸邦遵循同一种文化传统。古代希腊人使用同一种文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达到了希腊哲学的顶峰。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波利比乌斯等人在史学领域辛勤耕耘,共创了希腊史学的辉煌。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作为希腊人的“学校”,几乎汇集了全希腊最优秀的文人。奥林匹亚、德尔菲等地定期举行的泛希腊竞技会,表现出希腊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博大精深的希腊文化,对后世西方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以哲学的发展而言,西方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曾不无感叹地说:“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脚注而已。”古代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人类文明史的研究中,对希腊文明的研究已达到相当深入的程度,积累了丰硕的成果。本书的撰写,重视参考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特别重视参考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近三十余年来,国内学者对希腊文明史的研究不断深入,在诸多重大问题上均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本书引用了较多国内学者的观点,力图反映国内学术界对希腊文明史研究的状况。本书由多位作者合作撰写。在保证全书结构合理、脉络清晰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作者学术思想的自主性。所以本书对某些问题的讨论,存有不同的观点;在引用古典著作时,亦有采用不同版本的情况。本书撰写分工:易宁,负责全书撰写组织及统稿工作,撰写前言、第三章(与李渊合作)、第七章第一节;李永明,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第二、三节;祝宏俊,撰写第四章、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王大庆,撰写第五章第三节、第六章;李渊、吴琼、刘亮,负责插图编排。西南大学徐松岩教授通阅了全书,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松弢先生和王艳平女士,对本书的出版出力甚多,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作者的学识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有不当之处,恳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