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早王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1 / 1)

早王朝时期,埃及虽然仍然处于金石并用时期,但在当时的世界上,埃及却是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格尔塞时期相比,早王朝时期埃及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逐渐走向统一,灌溉系统的发展,生产工具特别是铜制工具的增多,这些都大大地促进了埃及的发展。

一、灌溉农业

据柴尔德的《上古东方新证》和扎布罗奇卡的《近东古代史》,古代埃及的农民在争取生存的斗争中,很早便开始利用尼罗河水进行灌溉,并开挖沟渠,以排除尼罗河泛滥时留下的积水。至少在塔萨-巴达里文化时期埃及人已经知道灌溉。扎布罗奇卡认为,在尼罗河河谷,土地的开发是与灌溉同时发生的。[1]在前王朝的格尔塞时期,灌溉农业肯定已经相当发达了。这有两方面的证据:一是当时形成中的国家被称作斯帕特,其象形文字就是一块被灌溉沟渠分割开的土地,说明那时已经存在灌溉系统了(虽然还只是在一个小国的范围之内)。在此之前的情况则不清楚。二是在格尔塞时代之末,希拉康波里出土的蝎王权标头上的浮雕中,蝎王手执锄头站在尼罗河岸边或站在水渠边,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的田里(或者是在一个小岛上),有两个人可能是在加固河渠两岸的堤坝,其中一人使用锄头,另一个人空手劳作。在希拉康波里进行发掘并公布其成果的魁别尔认为,蝎王权标头上画的情景就是国王在进行公共灌溉工作;沙尔波认为,权标头上画的是河渠奠基仪式;阿甫基耶夫认为,它同农业劳动的开始有关;别列别尔金将其看作是那时灌溉工作的证明。

在埃及,农业中的灌溉系统的重要性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一方面,上埃及即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区,常年不雨,农业用水乃至人民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水,不修建引水渠引来尼罗河水,人们不仅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而且也无法生活。特别是在较高的地区,尼罗河水灌溉不到的地方,更需要修渠引水。另一方面,尼罗河每年泛滥,必然留下大量积水,如果不修渠加以排除,人们就无法进行耕种,在三角洲地区更是如此。

在早王朝时期,随着国家逐步走向统一,灌溉工程也就超越了前王朝时期小国范围内的灌溉网。当然,不能说这时已经完成,因为在以后,随着新的土地的开垦,还需要新修一些水渠(如中王国时期对法雍湖周围地区的开垦就是如此)。

古代埃及的灌溉工程,在国家形成以后,大概都是在国家的控制与监督之下进行的。实际上,这也是国家的一项社会职能。据《帕勒摩石碑》的资料,从第1王朝开始,就有关于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高度的记载,如第1王朝“王T,第一年,六肘”,“第三年,四肘一掌”,“第五年,五肘五掌一指”,“第六年,五肘一掌”。[2]记录这些情况的可能是国家官吏,也可能是神庙的祭司,如在第1王朝的文献中提到有“河渠的仆人”,在第3~4王朝的铭文中有“两个河渠的仆人”。阿甫基耶夫认为,在古代埃及,诺马尔赫(诺姆的首长)的职务,最初就是同灌溉工作和捕鱼业联系在一起的。[3]因为当时的主要经济命脉是农业,剥削的主要来源也是农业的收入。国家控制了灌溉工程也就控制了农业,从而就可保证剥削。

古代埃及的主要农具是锄、犁和镰刀。在前王朝和早王朝时期有很多使用锄的证据:在前王朝时期的蝎王权标头上,蝎王手拿着锄头,权标头下面一栏的3个人中有一个人手里拿着锄头。在早王朝时期的利比亚贡赋调色板上的浮雕中,一些象征性的动物(它们是一些诺姆或国家的图腾标志)正拿着锄头破坏被打败的一些诺姆或国家的城市的城墙。这时使用的多半是用两片木头做成的木锄,因为尼罗河流域土质松软,用木锄即可翻地。这时也用石锄。在阿卑多斯的前王朝时期的墓里,考古学家发现了用燧石制作而成的锄头残件,萨维里耶娃认为,它们可能是用来破坏那些用砖坯建成的居民点的。[4]此外还用铜锄,虽然彼特里说,埃及在第5王朝时期才开始制作铜锄头,但艾麦里报道,他在北部萨卡拉的“铜库”中发现了47件有木把的铜锄。萨维里耶娃认为,这种铜锄一定是用来清除未开垦的土地的。[5]

古代埃及人至少使用过3种犁:一种是非常原始的犁,它更像是古代埃及人使用的翻过来的锄头,它的一边延长为辕杆的形状;另一种犁是古王国时期经常使用的犁,就是带有两个稍微弯曲的柄的直把犁,它要用两头牛牵引;第三种犁是装有横木把柄的犁,是在新王国时期才使用的。传到我们今天的以象形文字符号形式出现的第一个“犁”字,是在《帕勒摩石碑》上的铭文里,记在前王朝国王的名字里,这也许可以说,在前王朝时期已经有了犁。在第2王朝时期的文物上,表示犁的文字有时是同牲畜一起提到的。犁耕农业的出现无疑是一大进步,它有利于提高耕地的速度。

古代埃及很早就已经使用镰刀。在1万多年前的中石器时期,在埃及南部的图什卡、伊斯纳等地均有发现。早王朝时期,不仅发现了表示镰刀的圆形符号,而且也在考古发掘时发现了镰刀的遗存。艾麦里在第1王朝时期的海马卡的墓里发现了4把真正的木镰刀,上面还有燧石齿。此外,他还发现3把镰刀的残件。

早王朝时期埃及种植的主要作物有大麦、二粒小麦和亚麻等。关于大麦,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塔萨-巴达里、梅里姆达、法雍等遗址里都发现过大麦。艾麦里在萨卡拉墓地的第1王朝时期的墓里,也发现了大麦。在第2~6王朝的牺牲表里也列举了“大麦”、“上埃及大麦”和“晒干的大麦”等。

关于二粒小麦,在梅里姆达、塔萨-巴达里遗址里均有发现,早王朝时期的海马卡的墓里也发现了二粒小麦的麦粒,第2~4王朝的牺牲表里也发现了二粒小麦。

在前王朝时期给死者的牺牲中,麦粒往往是用模型来代替的,这可能表明当时谷物产量还不是十分充足,因而还不可能有很多谷物献给死者。早王朝时期,谷物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这时面包和啤酒生产的发展。面包是用大麦和二粒小麦制作的,啤酒则是用大麦酿制的。在第2王朝时期的铭文里,提到了很多种面包和啤酒的名称。

除谷物生产以外,早王朝时期,果树栽培也发展起来,主要有葡萄和无花果。在这个时期的文献里提到过葡萄园。例如,第1王朝时期国王阿扎布时的铭文中,提到了王室葡萄园管理者的官职;在第2王朝时期的哈谢海姆威时的印章上有国王之家——“红屋”和“食物之家”管理下的葡萄园;还在他的一份铭文中指出了葡萄的产地——下埃及第一诺姆(“白城”,即孟菲斯)。在古代,下埃及是栽培果树的主要地方,因为这里灌溉条件好,水源丰富。早王朝时期还传下来盛酒的器皿,器皿上有印章。在早王朝时期的墓里还发现了葡萄的核。

除了葡萄以外,早王朝时期栽培的另一种果树是无花果。在埃及,前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无花果。考古学家在前王朝时期的墓葬里已发现了它的果实。在紧接着早王朝时期的第3王朝国王乔赛尔的金字塔附属建筑物里,人们不仅发现了葡萄核,还发现了干无花果核。

二、畜牧业

在早王朝时期的经济中,畜牧业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三角洲地区,这里水草丰美,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古王国时期的铭文中曾讲到有大群大群的牲畜被从三角洲赶到奴隶主的家里去,说明那时三角洲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地区。

当时发展畜牧业的用途是什么?一是满足人们对肉和奶的需要。作为畜牧产品的肉不仅供人食用,而且用来给死者、神灵献祭。在前王朝时期就已经流行在死者墓里放置杀死的公牛和其他家畜不同部分的做法。古代埃及人非常珍视牛油。第2王朝哈谢海姆威时期的资料说,当时有专门加工和保存牛油的一个部门——“牛油之家”。在早王朝时期的一个器皿中,人们还发现了用山羊奶做的奶酪,这说明那时已能对奶进行加工。二是当时埃及人由锄耕农业转向犁耕农业,所以畜牧业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意义,即满足农用牵引力的需要。在早王朝时期的文物上,可以看到有牲畜同犁画在一起的场面。古王国时期使用的是重犁,需用两头牛来牵引,这当然只有奴隶主才能使用。三是作为运输工具。用牛和驴作运输工具,在埃及早已有之。西奈半岛、瓦迪-哈马马特、哈特努布、努比亚沙漠的证据表明,在早王朝时期,埃及就对这些地方进行过远征,以获得铜矿、石材、黄金等,牲畜(牛、驴等)必是用作驮运的主要手段。有的研究者说,在努比亚沙漠的采石场的路上,留有牲畜粪便的痕迹,这可能说明当时曾用牲畜作为运载工具。

从所有的资料来看,早王朝时期埃及畜牧业的规模是很大的。在纳尔迈权标头上写着俘获小牲畜142万头、大牲畜40万头。从《帕勒摩石碑》上记载的古王国时期第4王朝国王斯涅弗鲁在击败尼西人后,获大小牲畜20万头来看,纳尔迈权标头上的数字虽有夸大,但反映了当时埃及拥有的大小牲畜一定是很多的。

早王朝时期埃及人饲养了牛、羊、猪、驴和骆驼等。纳尔迈权标头上雕刻了牛和羊,利比亚贡赋调色板上雕刻了驴和羊。在前王朝时期,下埃及饲养了猪,第1王朝时期的阿卑多斯地方的一座墓里发现了一件上了釉的猪形陶器。猪的饲养与定居,与农业有关,它不像羊一样可从一个牧场赶到另一个牧场。在当时,猪只供给肉、油,而不能供给奶和毛、皮。在古代埃及,猪是一种神圣的动物,不过人们一般把它同荷鲁斯对立起来,而往往和塞特相等同。下埃及三角洲的养猪业发展得很早,是当地居民肉食的重要来源(据说上埃及的居民忌食猪肉)。

在家禽饲养方面,古代埃及人很早就已经开始驯养鸡、鸭、鹅,可能还有鹤。早王朝以后,在给神庙祭祀用的牺牲中,给死者祭祀的牺牲中,都常常提到鸭、鹅,有时还提到鹤。古王国第5王朝时期的一个名叫提伊的贵族墓里,雕刻了一群鹤,可能是在其地产中饲养的。

在古代埃及,捕鱼业早已是社会经济中的一个门类,人们很早就食用鱼。尼罗河供给了埃及人丰富的鱼类资源。中王国时期的文物中有两艘船拉网捕鱼的形象。

三、手工业

早王朝时期,埃及的手工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手工业者的技艺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手工业的发展当然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水平。因为只有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才能给手工业提供更多原料和手工业者食用的粮食,进而给手工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同时也才可能使更多的人离开农业去从事手工业。另外手工业的发展也会反过来促进农业的发展。早王朝时期灌溉工程的扩大,犁耕的实行,都与手工业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劳动工具分不开。

早王朝时期,埃及人的手工业原料除了铜以外,还有石料、木材、农产品等。石料是埃及人在建筑和雕刻方面的主要原料,木材是建筑、造船、雕刻的原料,农产品(包括粮食、亚麻、葡萄等果树)则是食品、酿酒、纺织的主要原料。

早王朝时期,埃及的金属工具使用得比过去更多了。20世纪30年代,艾麦里在萨卡拉发现了第1王朝国王登统治时期的一座墓,其中汇集了丰富的铜制劳动工具和铜制武器。在3个大木箱里保存了约700件铜制品,包括后来古王国时期使用的一切类型的铜制工具的基本形式。而在此墓中发现的石制工具只有100多件(燧石工具和刮削具),这些可能是用于仪式的。但也可能说明铜制工具逐步取代石制工具,因为石制工具容易破碎,还不易修复。有埃及学者认为,在新石器时代用来杀死动物并肢解动物的一种大而宽的燧石刀,它就是逐渐被铜制的刀所取代的,后来这种燧石刀只是在墓里或神庙里才被发现,而且十分粗糙,也很小。在上述铜库中却有100多件有木柄的铜制刀,说明这种石刀正被铜制刀所取代。除了有铜制的刀外,还发现有铜制的手斧和匕首。

图4.1 匕首。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藏

这时铜器的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阿卑多斯一座墓里发现的铜制匕首就十分精巧。

第1王朝时期已经使用铜锯,一些木制品上有金属锯的痕迹可以证明这一点。有埃及学者认为,从第2王朝起,犁可能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在早王朝时期,石制工具和木制工具也常常是用金属工具加工成的,如木锄、石锄、带燧石齿的木镰刀等就是如此。但是,总的来说,早王朝时期的铜制品还是很少的,因而也是很贵重的。有些墓里,石制工具还是多于铜制工具。例如,海马卡的墓里,有燧石工具100多件,而铜制工具却只有8件铜制钻孔器(当然,也可能是铜制工具被盗墓者盗走了)。而且应当说,铜制工具取代石制工具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与铜的冶炼水平不高,铜矿资源紧张有关。因此,铜制工具还不能广泛流行。当然,铜制工具不能广泛流行也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铜制工具在硬度上不如某些石制工具。

早王朝时期,埃及的铜矿主要来自西奈、东部沙漠地区和红海沿岸。早王朝时期的国王的名字大多留在了西奈的一些山崖上,说明他们曾远征过西奈半岛,或派遣远征队去过那里,或在那里开采铜矿的人们留下了这些国王的名字。

早王朝时期,虽然铜器多了,但铜的冶炼水平还很低,冶炼的方法还很原始,特别是提高炉温的方法很原始,这极大地限制了冶金业的发展。

当时除了使用铜以外,在金属的使用方面还有黄金和铅等。在早王朝时期的墓里,彼特里发现了国王登统治时期的黄金块。另外,哈谢海姆威国王的4个黄金手镯和黄金制成的王笏保留了下来。在《帕勒摩石碑》上记载有第2王朝晚期进行的第7次和第8次清查黄金的事件:“王W……第14年,荷鲁斯祭。第7次清查黄金和土地”,“第16年,荷鲁斯祭。第8次清查黄金和土地”。这表明,当时黄金不仅被用来制作装饰品,而且是财富的重要形式之一。至于清查的原因是什么尚不得而知。早王朝时期的黄金来自何处?可能是埃及的东部沙漠地区,那里的铭文表明,在早王朝时期,埃及人就曾派遣探险队去探矿和采矿了。新王国时期有一张出自瓦迪-哈马马特的地图,可能是当时采矿者画的。此外,埃及也可能从努比亚获得黄金。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都有在那里开采黄金或努比亚人向埃及进贡黄金的资料。

早王朝时期,埃及人还使用铅,他们用铅制作指环、珠子、雕像和渔网的网坠等。埃及人使用的铅来自红海沿岸,因为在第1王朝时期埃及人的探险队就到过那里。

除了用金属工具以外,当时人们还使用石制工具。埃及有丰富的石材:玄武岩、雪花石膏石、石灰石、云斑石、黑色花岗岩、燧石、石英石、蛇纹石等。这为石制工具的流行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也为其石制工具、用具制作技术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早王朝时期,一些未被淘汰的石器的制作技术和制作工具被人们完善,其典型的例子是石钻和石制器皿的钻孔法。在前王朝时期,人们在石制器皿上钻孔还不曾采用旋转技术,因而钻的孔都很粗糙,也不均匀。在早王朝时期以后,人们采用了能旋转的平衡钻(虽然仍用石制钻),使钻孔技术大为改进,钻出来的孔更加美观、精巧了。从第1王朝保存下来的大量用雪花石膏石、石灰石、玄武岩、云斑岩、板岩、白云大理石等制作的器具反映了技术上的这种进步。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埃及的手工业部门逐渐发展,除冶金以外,还有建筑业、制陶业、造船业、纺织业、制作面包和酿酒及艺术品制造业(如雕刻)等。

建筑业。在前王朝时期,房屋等建筑最好的材料是砖坯。在希拉康波里发现的可能是一座王墓,王墓的墓墙上有画,被称为画墓,这座画墓就是用砖坯建成的。人们在涅伽达也发现一座画墓,同样是用砖坯建成的。前王朝时期的其他建筑现在已经没有了。那时建筑的水平不可能很高。早王朝时期,在建筑材料方面最大的进步是用了石头作为建筑材料。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第1王朝的坟墓和神庙已经用石头作建筑材料。不过还只是用它作隔墙、神庙的大门和地板。在萨卡拉、赫尔旺、阿卑多斯、希拉康波里等地发掘出用石灰石、沙石和花岗岩建造的建筑。在《帕勒摩石碑》中有关于用石头进行建造的建筑:“王W,第13年〔号为〕女神阿卑多斯的庙,以石头建筑。”在以后的埃及史中,石头作为建筑材料获得了广泛的运用,而这是同工具的改进、开采技术的提高和建筑规模的扩大分不开的。

制陶业。早王朝时期,埃及的制陶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已经完全用陶轮来制作陶器了。制陶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大概是没有什么疑问了,因为当时对陶器的需求量很大。这时生产的陶器都比较规范。例如,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几个陶罐,以及在彼特里博物馆收藏的几个陶罐,都很规范。

图4.2 陶罐。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4.3 陶罐。伦敦彼特里博物馆藏

造船业。在前王朝时期的一些画上可以看到当时船的形象。例如,阿拉克刀柄上的水陆战图中的船、希拉康波里画墓中的绘画里的船,还有格别陵的亚麻织品上的船等。早王朝时期,随着国家的逐步统一,尼罗河作为联系各地的纽带的意义增强了。因此,造船业有了更大的发展。铜工具的使用,为利用木材造船创造了条件。在《帕勒摩石碑》上的铭文中有关于造船的记载:第2王朝末年,“王W……第17年,第4次取得瓦塞法城,造船”(这可能是哈谢海姆或哈谢海姆威统治时期)。在第1王朝时期还有航行的记载:“王V……第X+10年,航行萨塞忒尼,击败威尔卡。”古代埃及用以造船的原料有2种——木材和纸草。纸草船早在涅伽达文化Ⅰ时期就已有了。[6]用木材造船,在前王朝时期大概已经有了。但木材来自何处?埃及原本有大量的森林,但在前王朝和早王朝时期还有没有森林我们并不清楚。如果没有,那么木材就只能来自黎巴嫩,因为后来埃及人用的好一点的木材都是从黎巴嫩进口的,例如,黎巴嫩的雪松。

纺织业。早王朝时期,埃及大概已经有了专门的纺织工匠(主要是王室和神庙的),也有作为家庭副业的纺织业。纺织的主要原料是亚麻。早在巴达里文化时期的一些遗址里已经发现了亚麻布。在早王朝时期的墓里也发现了亚麻织品。亚麻除用于织布以外,人们还用亚麻制绳,制作绳床、座椅等。除了亚麻制品,可能还用羊毛作纺织原料。

在早王朝时期,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门类是制作面包和酿酒。在王室经济和神庙经济中,它们大概也是独立的手工业部门。面包是用大麦和二粒小麦制作的,酒是用大麦和葡萄制作的。农业和园艺业的发展为面包业和酿酒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前王朝时期就已出现的艺术品制造业(如雕刻),例如,制作权标头、调色板等,到了早王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著名的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权标头、利比亚贡赋调色板、哈谢海姆威的雕像,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帕勒摩石碑》铭文中记载有“高贵的哈谢海姆威的铜制雕像的诞生”[7],现在已经有了实物(过去认为,只有到了古王国时期末期第6王朝的佩比二世时才有铜像)。在第1王朝登统治时期的大臣海马卡的墓里,艾麦里发现了一个圆盘,上面的浮雕中有动物:两只豺狼和两只羊,其中一只狼已经咬住了一只羊,另一只豺狼则正在追赶另一只羊,造型十分生动,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开罗埃及博物馆收藏的几条项链,也反映了艺术品制造的发展:用肉红玉髓、松绿石、紫晶等制作的一条项链,还有一个牛头作为垂饰;另一条项链是用faience制作而成的,它还有一个用片岩作成的甲壳虫作垂饰,这种faience材料实际上就是埃及的瓷器。另外还有石罐或石瓶的制作,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例如,在乔赛尔的层级金字塔发现的一些石瓶,以及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石罐等,可以说都是精品。埃及艺术品制造的发展,可以说是当时整个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表现:它既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又反映了手工业技术的提高,还反映了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

图4.4 海马卡圆盘。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图4.5 项链。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总之,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阶级的分化。

图4.6 石瓶。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四、阶级分化的加剧

早王朝时期,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战争的进行,阶级分化不断加剧。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化了,阶级矛盾也更加尖锐了。随着国家的统一,奴隶主在全国范围内成为统治阶级(以国王为首);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被压迫阶级。奴隶人数大为增加:第1王朝各国王墓里均有大量的人殉,其中当然有很多人是奴隶;纳尔迈权标头上说俘虏了12万人,其中也必定有很多俘虏成了奴隶。纳尔迈调色板上说俘虏了下埃及三角洲6000人,其中不少人成了奴隶。

从早王朝时期的埋葬情况(墓的大小、殉葬品的多少)也可以看出,这时阶级分化十分明显:王墓和少数贵族墓(马斯塔巴)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殉葬品极为丰富(虽然大多数被盗),例如,海马卡的墓占地达到1512平方米,还有人殉。

在萨卡拉,除了有王墓以外,还有一些属于中等阶层的墓,以及一些官吏和宫廷人员的墓,其建筑与国王和大官们的墓相比就显得十分简陋了。更不用说广大的下层群众了,他们可能没有什么像样的墓,只是挖一个坑,用席子一卷就埋葬了。可惜的是,古代埃及的民居没有保存下来。不然,从埃及民居更能看出阶级分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