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本带有探索性质的研究著作,这本教材写来读来都免不了枯燥烦琐,“后记”想轻松些,就以我喜欢的方式,开门见山做些写作背景的交代吧。
本书是文化部“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教材”之一,是在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的直接指导和推动下完成的。2010年,文化部在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研究等重要工作的同时,启动了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培训工作的需要,是本书得以产生的直接原因。
当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本书的产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实务界先后发生了三次大的文化建设热潮(当然,这与文化理论界20世纪80年代的“西学热”、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及之后学术界的相对沉寂与分化不同),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延续至新世纪初的“文化发展战略热”,各地纷纷推出各种“文化立市”、“文化大省”规划,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相对分化,各自独立的发展趋势;另一次是90年代末的“文化产业热”,是市场力量与传统文化领域的大面积融合,所谓文化经济化;再就是2002年以来,尤其是2005年以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热,可视为随着我国公共文化需求增长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加快,提高文化福利水平,实现公民文化权益的体现。每次文化建设热潮,都反映了重大的现实需求,推动着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文化产业热适度转向公共文化服务热,是我国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观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的一个缩影。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一经提出,一定程度上就质疑着“唯GDP”的发展观、“平衡”着“社会运动式”的文化创意产业热。将人们的目光从“文化是好生意”、“文化是新经济增长点”的经济关怀上部分地拉回来,拉回到去切实地考虑如何满足每个公民阅读、审美、休闲娱乐等基本精神需求,去营造社区和谐融洽的日常生活氛围,尤其是去关注困难群体的基本文化权利,去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去追寻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简言之,拉回文化关怀本身,对共同价值的认同、对非功利的审美与娱乐需求的正视、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关注等。当然,这中间的关键,是对掌控着公共资源的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责的重新审视与正确定位。
公共文化服务在我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就世界范围来看,相关的研究也起步较晚。文化问题固然是传统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文化服务被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如同文化领域被纳入公共治理范围、公共文化政策被作为公共政策的组成一样,是现代化的结果。通常认为关于公共政策的专门研究始于“二战”后,195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韦尔与勒纳合作出版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近进展》一书,主张将公共政策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被认为是现代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随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公共文化政策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才获得了普遍的关注,而差不多同时期兴起的政府“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改革浪潮,引发公共服务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公共服务学”作为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内的一门新兴学科得到快速成长。“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由于文化权利实现相对于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的实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迟至90年代中后期,公共文化政策研究才逐渐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议题。
公共文化服务涉及的具体文化内容的研究散落在诸多传统学科中,如哲学、美学、文学、图书馆学等,已有很多成果。因此,尽管公共文化服务热带动了很多问题的研究,其核心则是公共文化管理与文化政策问题的研究。换言之,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研究,主要可视为文化诸学科与公共管理诸学科的交叉领域的研究。具体就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怎样看待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依据何在?公共文化服务涉及哪些文化行业、机构?包括哪些产品、内容?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标准进行有效提供?其中,政府的责任是什么?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如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能否照搬西方经验?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该采取怎样的模式?形成怎样的结构、政策、体制、机制?……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亟须解决。
“公共文化服务学”作为一门具有巨大现实需求和理论探索空间的新兴学科,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参照,学科建设尚在起步之中。公共文化服务问题涉及面广,其在性质上,既是理论研究,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在学科归属上,与文化学、文艺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图书馆学、统计学等学科多有交叉。事实上,公共文化服务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既需要对多学科研究成果的综合,具备必要的理论高度,又要有针对现实的分析;既需要开阔的理论视野,又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面临很多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写的可以说是一本教材,其实也是一本研究专著,接到公共文化司交办这个任务时,真是有些惶恐的,担心写不出,写不好。好在公共文化司的领导及时给予了很多鼓励,让我们有勇气接受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公共文化司的信任、鼓励和支持下,在各位作者的辛勤努力下,从2012年春节后到现在,历时一年多,克服种种困难,我们终于完成了这本教材。现在,怀着忐忑的心情,呈现给大家的是我们诚实思考与努力探索的结果。
作为一份集体劳作的成果,本书的编撰者均来自政府部门或学术机构。书稿具体撰稿者共10位,基本情况为(按章节序):毛少莹(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学术总监、研究员);杨永群(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李军鹏(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柴凤春(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巡视员)、熊德昌(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办公室副主任);杨立青(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红川(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委员,四川省文化信息中心主任、研究馆员);任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士芳(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陈鸣(上海大学副教授)。
本书框架由集体讨论而成;各章节具体撰稿人参见封二;黄士芳、杨立青参与了部分稿件的审改,毛少莹负责全书的统稿及最后审订。本着尊重版权的原则,本书各章撰稿人拥有相应版权,亦文责自负。
关于本书的几点说明:
书名:考虑到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本质上是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研究,为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及国际惯例接轨,并考虑到本书的性质,确定书名为《公共文化服务概论》(而未采用之前考虑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论》或《公共文化服务通论》)。
内容:考虑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特殊国情,本书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本指导,搭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以努力全面呈现“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学理上的复杂性及中国语境的特殊内涵。全书涉及公共文化服务的逻辑起点、法理依据、政府职责、政策法规与基本制度、供给方式与机制、信息化发展、相关文化统计与发展水平及绩效评估、公共服务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等。全书力求反映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的最新进展,使读者获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认识,并建立对相关问题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其中,在借鉴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国外研究成果的时候,尽量注意其对中国现实的“适用性”或“可比性”。此外,考虑到本书作为教材,主要读者群为文化系统人员,本书也特别注意结合我国现行文化政策、文化管理体制和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既成格局和水平进行编写,努力做到既保持必要理论深度和专业高度,又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等地率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展开研究,2006年、2010年,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先后推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和《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两本专著,并三次参编(先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等合作)了《文化蓝皮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2009,2012),本书的部分作者参与了上述工作,这些成果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其中部分观点在本书中也有沿用或修正。我们对上述工作的所有参与者表示感谢。
2010年成立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以及开展的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为本书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很多启示。本书还重点参阅了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主编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资料汇编》(2010,2011)。此外,多学科的很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成果,更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参照和启示(见本书“参考文献”),我们深表感谢!
本书努力定位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也参引了很多相关研究成果。为体现我们对本书学科归属上的自我认同,我们还特别邀请了我国著名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专家,也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重要引介者武汉大学丁煌教授为本书作序。丁教授早在2006年就认为深圳推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是一本典型的公共管理的著作”,并一直对我们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丁教授此次欣然拨冗为本书作序,对本书出版的背景、意义等均有新的阐发,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谨向他致以谢忱!
另外,本书也引用了大量网上资料,这固然因为纸质出版物中相关成果的不足,也因为网络信息的便捷丰富使其在当代学术研究中扮演的角色令人不能忽视。当然,在引用网络资源,包括“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这样一些由网友自由编撰的资料时,我们特别注意严格把关,以最大限度提供准确的资讯和有价值的观点。我们由衷地感谢网络上许多无名的作者和编辑付出的劳动。再有,为增加本书的信息量、立体感,本书还以插入“延伸阅读”栏目的方式,“链接”一些术语解释、经典论述或典型案例;请深圳市文化信息办公室的马晓鹏先生选编了我国部分政策法规文献资料,整理了参考文献,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还存在很多不足。鉴于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复杂性,本书搭建框架较大,很多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限于水平、时间等,我们对本书涉及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一些难点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深入;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尝试,学科之间的“打通”与“整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限于外语水平和资料,本书对国外经验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充分;最后,本书对具体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如图书馆服务、文化馆服务等专业领域的研究不够具体。任何作品都难免存在遗憾,时间紧迫,我们只好寄希望于将来能有机会深入研究,重新修订、完善此教材,因此也特别期待各位专家、学员不吝赐教,您的任何批评和建议都将受到热烈的欢迎。
最后我想指出,近两年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高屋建瓴,组织启动了系列重要工作(示范区创建、制度设计研究、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等),不但直接推动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探索,更有力地推进着公共文化服务学的理论研究。相信若干年后回首,这些工作会在时间的“慢镜”中呈现出更多的价值和意义。感谢于群司长的信任,感谢张永新司长和白雪华处长的直接指导;感谢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协助;感谢本书所有编撰人员,尤其是李军鹏、赵红川、陈鸣三位教授的鼎力相助;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江燕女士、马洪立先生、高玲女士等诸位编辑出版人员的辛勤劳动;特别要感谢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黄士芳主任和各位同仁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感谢多年来所有给予我们指教、鼓励的诸多领导、专家、朋友以及为我们默默奉献的家人……
最后,谢谢各位读者的阅读、批评和指正!
毛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