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未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1 / 1)

我国已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时期。在“十二五”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目标之一。依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机遇,我们相信,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提供更坚实的支撑,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夯实更扎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分析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决定》其中提出的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内容之一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决定》中的第五部分专门明确了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要求,进一步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1]以《决定》为规划指导思想,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决定》中有关的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相关政策思路全部纳入到规划任务当中。因此可以预见,在“十二五”以及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公共文化建设将成为中央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执政任务加以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建设大发展机遇。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文化功能之一,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和广泛的社会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任务,未来,随着建设步伐的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促进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同时,更将切实承担起构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责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用文化的力量凝聚核心价值、巩固共同理想、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培育精神文明,推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责任和服务标准进一步明确

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该规划主要阐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基本范围、标准和工作重点,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在第十章“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中分三节明确了重点任务、基本标准和保障工程。该章节首先强调:“国家建立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等权益。”其中公益性文化的重点任务包括: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促进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公共文化场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制度化,充分发挥流动文化服务车、流动电影放映车作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和残疾人等群体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加大对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文化的支持力度;加大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逐步提高面向公众开放、展示的水平。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规划制定的“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国家基本标准,该标准非常具体,对服务项目、服务对象、保障标准、支出责任、保障水平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比如,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是城乡居民,保障标准是“公共空间设施和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10个月”,支出责任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共同负担”,保障水平是“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向社会开放”。公益性流动文化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是城乡居民,保障标准是“免费享有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图片展览、图书销售和借阅、科技宣传为一体的流动文化服务;每个乡镇每年送4场地方戏曲;每学期中小学生观看两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支出责任是“地方政府负责,中央财政适当补助”,保障水平是“基本建立灵活机动、方便群众的公益性流动文化服务网络,保障公益性演出场次”。[2]基本服务标准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支出责任明确,因而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以及人民群众实现自己的文化权益和监督政府履职情况都提供了依据。

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由于身份不同、区域不同而带来的我国的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全部解决的,但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等,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将是未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推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提出“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均衡配置,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其中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要求包括: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涉及公共服务的各类规划,要贯彻区域覆盖、制度统筹的原则要求,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打破城乡界限,统筹空间布局,制定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鼓励各地开展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有条件的可率先把农村居民纳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暂不具备条件的,要注重缩小城乡服务水平差距,预留制度对接空间。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新增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优先投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鼓励和引导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包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流动服务等手段,促进农村共享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加快建立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

“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要求包括:推进落实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对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要根据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供给规模与人口分布、环境交通相适应。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投入,加大困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加大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和公共资源配置力度。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内容有一条是“鼓励和倡导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3],说明国家已有意向考虑推进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自然公共文化服务也属于其中之列。广东省在这方面已作出政策规划的具体部署,《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纳要》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意见就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九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提出了详细的推进一体化规划。

五、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不仅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进入21世纪以来,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人类进入新的生产生活空间,即人类生存发展由以往的传统的物质空间进入一个物质与虚拟空间并存的时代,而这两个空间结合的技术载体就是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新技术、新媒体在文化工作中的应用同样改变了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载体,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四个方面的突破:一是空间的突破,由传统的、固定的物理空间向固定的、虚拟的两个空间发展;二是时间的突破,由传统的限时服务向无限时服务发展;三是方位的突破,由不可移动的服务向可流动、移动的服务发展;四是载体平台的突破,由传统的服务载体平台向现代的多样化的载体发展。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文化科技应用的未来重点工程就是“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2011年5月,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文启动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构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分级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群,建设优秀中华文化展示平台、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为通道,以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为终端,向公众提供多层次、多样性、专业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从而整体提升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保障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形成图书馆新的服务业态。到“十二五”末,使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量得到较大、均衡的增长,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 000TB,每个省级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达100TB,每个市级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达30TB,每个县级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达4TB。[4]

六、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的活力进一步激发

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已在实践层面上验证了推动公共文化发展的成效。2003年以来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入2012年后告一段落,从中央到试点省市和单位都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但以往的改革只是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并未真正在全国形成联动性效应,因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仍然是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增加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要求“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关于公益性文化改革,强调着眼于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加强绩效评估考核。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参与管理。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任务中明确提出:“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科学界定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加强绩效评估考核。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参与管理……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5]所以,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比如,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后如何提高文化馆的功能效益、推动文化馆的服务创新,既需在理论上进行探索研究,同时也要在实践上大胆尝试。

七、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但这不排斥社会资源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支持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关键是政府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源能够有效地进入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民间文化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已经明确,从不同服务领域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资源为将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补充支持力量。民间文化组织包含民间文化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三大类。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各类文化协会、民间文化团体和基金会纷纷成立。就现阶段我国民间文化社团发展水平来看,城市发展普遍好于农村,东部好于中西部,北京有民间文化社团219个、上海有242个、深圳有103个、浙江有1 246个、江苏有1 507个、广东有1 034个、江西有505个、重庆有321个、贵州有352个。[6]

对民间投资公共文化的行为也在政策上得到鼓励,文化部制定了《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个方面内容:(1)鼓励民间资本捐建或捐资助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捐助机构、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2)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兴建民间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具有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特点的读书社、书画社、乡村文艺俱乐部、文化大院、群众文艺团队、社区文化服务组织、民间文艺协会等,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3)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支持民营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采购目录。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参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7]

本章介绍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成就、存在问题、面临挑战、发展机遇和未来趋势。应该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项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任务,而是必须常抓不懈、持续重视、不断投入的艰巨任务。因此,面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环境、新需求和新技术,从中央到地方、从公共文化机构到文化工作者、从政府到民间,都应以继续深入构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指向,共同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程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考题】

1.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成就有哪些?

2.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3.你觉得你所在的城市与全国相比,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如何?

4.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请结合本地情况谈一谈。

【推荐阅读】

1.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于群、李国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陈威:《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0。

[1] 相关资料参见:http://www.mcprc.gov.cn.

[2] 相关资料参见:http://www.mcprc.gov.cn.

[3] 相关资料参见:http://www.mcprc.gov.cn.

[4] 相关资料参见:http://www.mcprc.gov.cn.

[5] 相关资料参见:http://www.mcprc.gov.cn.

[6] 陈威主编:《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53页,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0.

[7] 参见:http://www.mcprc.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