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基础[1](1 / 1)

需求决定供给。“公共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逻辑起点,两者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研究“公共文化需求”。当然,“公共文化需求”是“公共需求”的一部分,要理解什么是“公共文化需求”,首先需要对“公共需求”概念进行分析。

一、公共需求

人类的生存发展,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需要满足。如衣食住行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与信任的需求……。种种“需求”可谓五花八门,难以枚举。按照不同的视角,大体上,“需求”可分为人的“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也可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还可分为“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公共需求”等。当然,也还可以有别的分类。事实上,人类的“需求”很多,其分类也很复杂。

简单地讲,“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公共需求”等均由“个人需求”(私人需求)组成。“个人需求”也常被称为“私人需求”,或简称为“需求”。对“需求”内涵研究比较全面,获得学术界广泛认可的理论,是著名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经济学的“需求理论”(demand theory)以及一些相关应用,如系统工程学、营销学的“需求分析”(requirements analysis)等。其中,“需求层次论”对我们理解“文化需求”比较有帮助。按照“需求层次论”,“需求”可以被划分为下述五个层次:

图2-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延伸阅读2-1

需求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马斯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指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从低到高的层次: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未满足生理需求的特征:什么都不想,只想让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得脆弱。例如:当一个人极需要食物时,会不择手段地抢夺食物。人民在战乱时,是不会排队领面包的。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时,假设人为了报酬而工作。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缺乏安全感的特征:感到自己受到威胁,觉得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险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而变得紧张、彷徨不安。例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受到老师不公平的对待,而开始变得不相信这社会,变得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拥有社交生活(他认为社交是危险的),而借此来保护自身安全。一个成人,工作不顺利,薪水微薄,养不起家人,而变得自暴自弃,每天利用喝酒、吸烟来寻找短暂的安逸感。

爱与归属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征:因为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活在这世界上。例如:一个没有受到父母关怀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没有价值,所以在学校**朋友,无视道德观和理性。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无法满足尊重需求的特征:变得很爱面子,或是很积极地用行动来让别人认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虚荣所吸引。例如:利用暴力来证明自己的强悍,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医生、律师来证明自己在这社会的存在和价值,富豪为了名利而赚钱或捐款。

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对于真、善、美等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通常前面四项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是一种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缺乏自我实现需求的特征:觉得自己生活空虚,要自己去做一些身为一个“人”应该在这世上做的事,需要有能够更充实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让一个人深刻地体验到自己没有白活在这世界上的事物。例如:一个真心为了帮助他人而捐款的人;一位武术家、运动家把自己的体能练到极致,让自己成为世界一流或是单纯只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业家,真心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为这社会带来价值,为了比昨天更好而工作。

超自我实现(Over actualization),是马斯洛在晚期所提出的一个理论。这是当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充分地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时,所出现短暂的“高峰经验”,通常都是在执行一件事情时,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时,才能深刻体验到的感觉,通常都是出现在艺术家身上。例如:一位音乐家,在演奏音乐时,所感受到的“忘我”的体验。一位艺术家在画图时,感受不到时间的消逝,他在画图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跟一秒一样快,但每一秒却活得比一个礼拜还充实。

“需求层次论”被公认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为我们理解需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从“需求层次论”不难看出,每个人都有“需求”,人对“需求”满足的追求是可分出高低不同的层次和先后不同顺序的。当然,不同的“需求”是可以“重叠”“交叉”的,需求满足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外,“需求”是动态的,不同的个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需求”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拜金主义者追求财富、政治家追求权力、艺术家追求个性……显然,“需求”就个人而言,除基本的衣食饱暖等一般生存需求之外,依不同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文化修养、风俗习惯、性别、年龄、个性等,发生着丰富而复杂的变化。由于“需求”的“基础性”作用十分重要,“需求”成为了很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乃至研究起点,如经济学就有非常系统的需求理论。事实上,“需求决定供给”可谓经济学的最重要的基本原理。我们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公共文化需求决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同样是公共服务理论的重要原理。

如果说“需求”“社会需求”“市场需求”是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那么,“公共需求”则主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进行关注。这里,“公共”或者说“公共性”一词成为理解“公共需求”的关键。由第一章的论述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或曰“公共性”)概念,是指建立在社会与个人、公与私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其基础是清晰的产权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公共性涉及“公共需求”“公共领域”“公共精神”“公共部门”等诸多问题。历史地看,人类社会由于合作发展带来的复杂性,出现诸多公共事务需要管理,如路灯、国防等,因此,才出现了政府(参见本书第三章)。现代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其所拥有的公共权力,是由个人的部分权力让渡而来(这也是政府的“合法性”所在),因此,政府承担的是公共职能,只能在“公共领域”通过开展公共管理,而不能越权干预私人领域。此外,作为公共部门,政府有责任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求,并进而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

基于对“公共性”的这一理解,“公共需求”即所有个人需求中那些具有“公共性”的需求的总和。以公共管理学的眼光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需求即那些由个人和企业无法通过自身的市场活动得到满足,但又是为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良好发展所必需的需求。”[2]个人需求与公共需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常,个人需求是公共需求的基础,公共需求是具有普遍性的个人需求的某种“综合”反映。[3]

如同个人需求一样,“公共需求”也可以分出很多的类别。如公共安全需求、公共管理需求、公共卫生保健需求、公共教育需求、公共文化需求等。由于“公共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公共需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也具有不同的范围和内涵,同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比如,当一个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时,最重要的公共需求是国防。同一类别的公共需求的重要性,也往往依照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发生变化,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会发展出特定的公共需求——如突发瘟疫时,卫生医疗成为最重要的公共需求。

二、公共文化需求

1.文化需求

如第一章所述,“文化”的核心内涵,在于价值观念,在于一种解答人生价值、生活意义等所谓终极关怀,关系到道德理想、审美体验等深层精神领域、心灵世界的“形而上”的、“超越”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态度。此外,文化的外延,广泛地延伸到日常生活世界,与休闲娱乐等相融合,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娱乐形式,体现为丰富多彩的日常文化生活。显然,“文化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包括日常娱乐休闲、读书看报、唱歌跳舞、吟诗作画等需求,可以说是人类个体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超自我实现等需求的综合体现。同时,由于“文化”的外延也延展到经济领域,与众多行业相结合,生产营销创意文化产品,可创造丰厚经济价值,尤其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经济转型、现代传播技术日趋发达等因素的影响下,现代文化产业大规模发展,文化需求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需求。此外,鉴于文化在延续民族传统、维系族群身份认同、树立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文化在政治生活、国际竞争中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需求。总之,文化需求即涉及人们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文化需求既可以表现为个体的,也可以表现为族群、国家的需求。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文化需求也十分复杂,可以分出很多的种类。

按照本书第一章对“文化”内涵的分析,这里,将“文化需求”大致归结为如下四个维度的需求:[4]

一是基本文化娱乐需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维持其正常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日常的、基本的精神心理娱乐需求。这也可以称之为“基本文化需求”。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基本文化需求具有较强的公共性,通常由公共部门来提供,如广播电视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等。基本文化需求的满足情况可以由一些基本的指标加以衡量,如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人均公共财政文化投入等。

二是经济性质或产业性质的文化需求——即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相关经济行业对文化的实用功能进行开发利用,以期创造有经济价值的需求。可称为带有经济或产业性质的文化需求。这方面的需求的满足情况,也正发展出一些指标来加以衡量,如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等。

三是文化创造的需求——如社会发展对艺术家创作音乐、美术作品等高雅艺术作品的需求;对学者开展历史、哲学、文学等专业学术研究的需求。无论高雅艺术(纯艺术)还是学术研究,都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往往标志着一个时代、特定民族所能达到的文化高度,因而是人类文化之精华,十分值得珍惜。而且,这类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依赖特殊的知识储备、技艺、专业的训练、综合人文素养的积累,也往往需要个体的创造性劳动,殊为难得,因此,公共部门以资助等方式,努力满足艺术家的创作需求、满足学术界开展各项研究的需求,也成为一个事关人类文化发展、文明积累、公共利益增长的重要方面。

四是对建构价值观、文化身份认同、人生意义等所谓“终极关怀”方面的需求——所谓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包括对诸多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由价值观统领的对真、善、美的追求,给予人们生活的意义感,并培养高尚的心灵和超越的追求。每个人都需要价值观的指导,以应付复杂的生活挑战。因此,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建构着自己的价值观,并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每个民族都同样如此。换言之,价值观有个体的价值观,也有集体的价值观,对价值观、意义感的需求,是最深层次的文化需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决定人们一切行为的心理精神基础,是人类发展的灵魂、发动机和指挥棒。“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文化习俗乃至文化符号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换言之,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上述四个维度所显示出的文化需求,大体在“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与“狭义的文化”概念(主要指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之间,可视为一个基于中观层面文化概念界定的文化需求。采用这一概念进行分析,既不至于范围过广,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所有领域,又避免了仅关注传统的文学艺术、图书、博物等领域的狭隘之弊;既照顾了文化的日用、实用功能层面,更关注价值观、认同等文化的核心层面。当然,上述四大类文化需求,并非可以截然清晰划分的,事实上,四种文化需求常常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比如,文化产业生产的可以盈利的文化产品,其所承载的文化内容,满足的仍然是涉及审美、娱乐乃至人文关怀、价值观等内容的文化需求。

2.公共文化需求

文化需求同样也可以分为“个人文化需求(私人需求)”和“公共文化需求”。例如,一个人读书,阅读是他个人的需求,而当社会所有的成员都有阅读需求,政府开始兴建公共图书馆,满足的就是社会成员共同的阅读需求,这时,阅读就成为了一种公共文化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共文化需求的内容日益丰富,依据上述对文化需求四大类别的分析,现代社会中,典型的公共文化需求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表2-1 现代社会常见的公共文化需求种类及满足的形式

续表

与其他公共需求一样,公共文化需求也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早期,人类生产能力低下,衣食温饱等经济需求是其主要需求的时候,文化需求并不十分重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消除独裁统治,消灭阶级差异,实现公平正义等政治需求也是重要的公共需求。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随着经济政治文明程度的提升,公共财政实力的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文化需求日益上升,公共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得到凸显。而且对照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地域、不同族群来看,公共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如城市公共文化需求与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不同、中国人的文化需求与美国人的文化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当人均GDP分别达到1 000美元、1 600美元和3 000美元时,人们的文化需求将大幅上升,文化消费支出将大约分别占个人消费支出的18%、20%和23%。[5]而早在中央正式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前的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 000美元,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结构正快速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社会对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公共服务需求急剧增长。[6]可见,公共文化需求是动态发展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甚至不同的民族,公共文化需求的高低、种类、范围等是不同的。文化需求的差异,显现了人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充满多样性的发展状况。显然,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分析确认服务对象的公共文化需求,如同企业分析客户需求一样,是我们确定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前提。

当然,由于“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公共文化需求与其他需求,如经济需求、政治需求相比,比较难以把握,尤其难以“量化”测度。作为一种精神心理需求,公共文化需求是一种不同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或政治需求的特殊需求,文化需求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变动性,它不但受地域、民族、发展水平、时间等的影响,甚至随着需求主体的生存状况、文化水平、情绪而变化。换言之,如何测度、把握公共文化需求,需要考虑特殊的方法,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既需要适度解决又难以“彻底”解决的“世界性”的难题。关于文化需求、文化状况等的测度与统计评估,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多个国际组织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借助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不少文化统计、文化指标乃至诸如文化满意度指数等方式,来加以尝试进行(参见本书第七章)。不过,关于公共文化需求的确认,仍然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1] 毛少莹:《试论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基础》,见彭立勋:《深圳文化蓝皮书(2013)》[M],163~1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 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12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公共需求”与宏观经济学中的社会“总需求”概念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公共需求更多的是一种难以量化处理、不局限于经济(物质)需求意义的需求。而“总需求”则由于经济学研究的需要,是可以通过经济学模型加以计算量化的,侧重于经济(物质、货币)的需求。公共需求强调需求的公共性,总需求则是强调需求的总量、规模.

[4] 毛少莹:《试论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基础》,载彭立勋主编:《深圳文化蓝皮书(2013)》[M],163~17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 焦斌龙:《文化资源的产权属性演变及其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载《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第2卷,24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 一般认为,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应达到40%;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应达到55%。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目前包括文化服务在内的第三产业是33.7%,低于国际标准6~7个百分点,大约有6 000亿~7 000亿元的缺口。假定继续按照3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2%左右,低于标准值13个百分点,大约会出现41 000亿元的缺口。张晓明等:《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2004)》[M],1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