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文化服务的概念
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文化建设的新平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数字化、服务方式数字化、服务管理数字化等。数字文化服务对于消除数字鸿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字文化服务的内容
1.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数字化
公共文化服务需要适应服务对象需求和欣赏习惯的变化,开发出更多、更新的数字化形式的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一方面是将原来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通过电子化、数据化等转换,变为可以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进行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是按照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提供全新形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2.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数字化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需要不断调整,一方面是将现有的服务方式向电子化、网络化迁移,在保留传统服务方式的同时提供新的服务渠道;另一方面是开拓全新的数字化服务方式。
3.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数字化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数字化建立在服务设施、服务产品、服务人员、服务对象和服务行为等数据化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所涉及的各个方面。[1]
三、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的媒介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把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既给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式带来巨大冲击,也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提供了更新、更好的手段。
21世纪以来,国家层面有计划地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探索。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后,步伐逐步加快。截至目前,已重点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惠民工程。三大惠民工程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各级文化部门也以实施重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3年1月文化部出台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在重点内容第五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和科技融合,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支撑”中,明确五个方面的具体任务: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继续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快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加强公益性文化单位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加强移动通信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从实际情况看,前三项任务都是已有项目的延伸和深化,而后两项任务则是对各级文化部门和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面临的巨大挑战。
从各地实践来看,上海市2014年推出的“城市公共文化云”服务项目,把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与文化资源打包上“云”,通过云连接、云操作、云平台和云整合等手段,实现包括公共文化和商业文化在内的云应用,使用户如网上购物般实现自选文化产品或信息服务消费。浙江省的“浙江文化通”以移动通信网络为支撑,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单位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为公众提供搜索和阅读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公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获得自助查询公共文化资讯、查阅借阅图书及相关服务。重庆市北碚区的“公共数字文化体验平台”通过整合本地文化资源网站、多媒体移动APP终端、科技体验厅等,集合成文化馆数字化新媒体,为群众提供各类相关服务,内容涵盖群众艺术培训、文化展览、文化互动体验、阅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等。
此外,自2013年年底以来,江苏、湖北、黑龙江、陕西、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通过招标方式,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项目。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2012年年初,成都市文化局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选取地处成都近郊的郫县作为先行试点,在全国率先研发了“公共文化智能服务与管理系统”,初步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数字联动管理、服务、监督和考核体系。该系统通过联动管理、电子阅览、图书管理、政务办公、绩效考核、资源共享六大业务模块与“文化366”网站,实现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两大模块整合,实现各种公共文化资源的最大共享,也便于对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收集、反馈,及时调配资源,丰富供给。与全国其他地方的探索比较,郫县实践的创新性突出体现在服务与管理并重,实现了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全天候监管,有效地缓解了基层人少事多的矛盾,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能。在郫县试点的基础上,成都市提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传播手段的深度融合,充分整合网络文化资源,以智能联动管理、全视域虚拟体验、全方位方便接入,展开跨网络、跨终端的数字文化服务,让公共文化服务方便地融入百姓生活之中。落实到项目上,就是到2015年5月底,建成一中心(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中心)和三平台(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公共文化APP信息移动服务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统一安排部署、统一标准和接口,防止各自为政,确保互联互通。
四、数字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条块分割,标准不一。公共数字文化管理碎片化严重,各系统、各机构条块分割。
2.服务与管理分离。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和各地的实践都着眼于构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服务功能,而对管理工作则基本没有涉及,由此使得服务与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不配套,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的问题凸显。
3.资源整合不够。一是重复开发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不利于下一步的互联共享;二是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率低;三是对已有数字资源整合不足,开发利用率不高;四是分类不科学,与新媒体缺乏深度融合,资源优势尚待释放。
4.服务质量不高。不少地区,在规划和选项上,离广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存在距离。服务内容单调、及时性较差,服务方式简单、缺乏互动,群众参与率和满意度不高。
出现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首先是缺乏顶层设计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建设中涉及各级各地以及各行业信息整合、协同配合等问题,缺乏从上到下的协调运作机制。因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现象就难以避免。其次是数据库建设滞后。由于缺乏标准规范,加之各地政府部门收集整理、甄别整合公共文化资源的力量不足,民间资本介入渠道不畅,导致公共文化资源大数据建设工作难以推进,直接制约着数字化产品与相关服务的有效供给。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队伍薄弱,现有文化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与形势发展要求很不适应。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思路应包括:①加强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②建设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完善服务网络;③加强公共数字文化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④统筹实施重大数字文化工程,实现融合发展。以“标准化”解决交叉管理、重复建设等问题,这必将有助于推进数字文化服务高效发展。
扩展阅读
让数字文化更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认为,资源建设是数字文化服务的核心任务。以文化共享工程为例,10多年来,资源建设数量快速攀升,精品不断涌现,成就令人瞩目。但是,基层群众对某些资源不适用、不对路的抱怨和意见也不时可以听到。
怎样让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更好地和群众的需求有效对接及精准定位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李国新举例说,某省计划拍摄一部反映地方年画的视频专题片,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题,但设计的内容却是从年画产生的社会环境说起,追溯发展历史,展现制作工艺,分析艺术特征,评价社会影响,洋洋洒洒5集80分钟,充满了学术味道。试想,一般老百姓谁能够坐下来花一个半小时看这样一部学术性的专题片?这就是异化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目标,资源建设定位不准,结果势必是少人问津。
“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数字化只是一种手段,最终效果如何,其实还在人心。最重要的是心系百姓,要知道百姓想什么、要什么、缺什么,否则公共文化服务就成了没有沃土、不见大树的空壳。”这是“2014中国文化馆榜样人物”、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萧烨璎的口头禅。她表示,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的介入只有与基层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相对接,才能真正打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最终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数字文化的最新发展成果。
安徽省文化厅杨旭东认为,数字化文化建设要做到三个连接。一是连接资源。将国家建立的海量数字文化资源,通过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与每一位需要的公民连接起来,保障每一位公民在信息时代、现代社会中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文化权利。二是连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都应建立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这些设施里都应有电脑、有网络。公民可以利用这些设施随时看到政府的运行状态和便民服务。目前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这些设备,有的是不会用,有的是不知道用,有的是不可以用。针对这些不同情况,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除了有责任保障基层文化服务设施正常开放之外,还应该传播使用设备的所必要的知识。三是连接机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让基层百姓不仅可以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到信息时代的文化产品,而且还能借助互联网连接到外面的世界,连接到各种机会。如可以与城里打工的父母联系,可以与城里上学的子女联系,可以与另一个地方的广场舞爱好者交流,可以卖出自家的产品,可以购买各地的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