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校级管理机构,建设校级共享平台

高校应该成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统筹规划全校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与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效益评价体系,对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实行统一配置和管理。高校对大型仪器设备及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高校应该协调各学院、各学科之间大型仪器设备的配备情况,从总体上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高校应制定具体的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制度,指派专人负责日常管理、监督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学校。

高校通过校园网将高校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对外发布,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提升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平台要得到顺利推行,高校相关人员必须先转变管理理念,以提供服务为宗旨,为校内外用户提供功能齐全、稳定安全、使用便捷的服务平台,校内外用户都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使用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可以进行预约测试。

(二)设立使用基金和维修基金

高校每年应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基金和维修基金,并且通过采取有偿服务模式,在测试服务费中提取适当比例投入维修基金中,以保证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维修,避免设备因为损坏而闲置浪费。通过设立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基金和维修基金,高校可促进共享工作的平稳运行和良性循环,从而保证教学、科研顺利进行,使科研人员多出高水平的文章和科研成果。设立使用基金和维修基金既支持了科研工作,又解决了仪器运行经费、维修经费不足的问题,通过基金的支持,有力地调动了“管、用”双方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以机养机”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

大型仪器设备价值高,专业性强。为大型仪器设备配备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是保证大型仪器正常运转、最大限度发挥仪器每项功能的重要保障。高校必须正确定位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增强实验技术人员的荣誉感,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投身本职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必须重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不定期的安排技术培训和进修学习,努力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水平,切实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和地位。一旦确定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后,学校要为所购仪器设备配备至少一名固定的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所管仪器的性能指标,能熟练操作仪器,能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适时地进行轮岗,保证每台大型仪器设备有两名以上的实验技术人员管理,这样既可缓解实验技术人员不足的困难,也为仪器开放与共享机制做好了人员的保证,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技术人员之间的学习,促进实验技术人员操作水平的提高。